青龍:再接再厲精準推進 以決戰決勝的信心打贏脫貧攻堅戰

長城網10月29日訊(記者 周亞彬)10月29日,河北省委召開了第三次縣(市、區)委書記脫貧攻堅“擂臺賽”。中共青龍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霍春利在脫貧攻堅“擂臺賽”上介紹了青龍縣脫貧攻堅的經驗。

青龙:再接再厉精准推进 以决战决胜的信心打贏脱贫攻坚战

中共青龍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霍春利在脫貧攻堅“擂臺賽”上發言。記者 耿佳 攝

青龍縣是秦皇島市唯一的國定貧困縣,2017年底共有貧困人口2003戶、5364人,綜合貧困發生率1.13%。通過實施總投資30億的“十大脫貧工程”,全力攻克貧困堡壘,以“零漏評、零錯退,高群眾認可度”順利通過國檢驗收,實現了高質量脫貧摘帽。

秦皇島市委市政府精選了110名副縣級後備幹部帶隊進駐貧困村。縣級精選40名精兵強將充實縣扶貧辦,選派94名科級後備幹部隊進駐所有非貧困村聯村幫扶。精選1.1萬名幫扶責任人,對2.5萬貧困戶(含脫貧戶)全覆蓋幫扶,安排幫扶項目800多個、資金1.5億元。

“青龍縣緊扣‘兩不愁三保障’找準穴位,精準攻堅。從產業、基礎建設、民生三方面大力發展,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霍春利介紹,青龍縣狠抓以板栗為主的農林產業,全縣林果面積達到126萬畝,實現“人均3畝果、收入4000元”,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引導群眾以土地、資金入股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扶持增收項目1150個,建成光伏扶貧項目40.5兆瓦、手工業項目44個、國家旅遊扶貧村26個,構建了“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金融機構”產業扶貧模式,每個貧困戶至少有2項增收產業帶動,年人均增收2180元。同時,還開發了村級護林員、保潔員等公益崗位,幫助2.7萬貧困群眾穩定就業。

據瞭解,青龍縣近兩年來籌資16億,新改建村道714公里,超以往10年總和;建成農水工程1.8萬處,結束“靠天收”歷史;實現農村垃圾治理全域市場化,所有村建成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衛生室,實現動力電、寬帶網到村入戶。

“新改建中小學校59所、提高職業教育水平、引導‘兩後生’免費接受職業教育,增強致富能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財政全額資助‘四類人員’參保,實施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服務,受益7.3萬人次。易地搬遷6268人,地毯式改造危房1.5萬戶,無能力翻建特困戶財政兜底幫建安全房,實現安全住房全覆蓋……”霍春利在“擂臺賽”上介紹,除了聚焦民生改善,青龍縣還積極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農村黨員與貧困戶建立緊密幫扶關係,365名黨員帶頭髮展致富產業,輻射貧困群眾1萬餘人,以“先富”促“共富”。推行“以獎代補”,解決“政府幹、群眾看”難題,群眾自建村道600多公里,自主脫貧意識顯著增強。

霍春利表示,青龍縣將以此次“擂臺賽”為契機,再加壓、再奮進,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全力備戰省考、國考,為確保河北省在國家扶貧成效考核中進入“好”或“較好”行列做出青龍應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