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想——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想/想蘊/觀想——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一、想

(一)漢語辭典釋義

1、【想】:讀音xiǎng,動詞,形聲字。心形相聲。本義:指內在的心理活動。

(1)希望、打算、計劃、規劃。如:想,冀思也。——《說文》;那時他老人家正在用功,想中那名進士。——《兒女英雄傳》;又如:休想;想望;妄想;想要;設想;幻想;想入非非;異想天開。

(2)動腦筋、思考、思索、思維。如:入景響之無應兮,聞省想而不可得。——《楚辭·九章·悲回風》;想早勵良規。——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後來還虧得文琴替我竭力想法,找了原經手人,向週中堂討主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又如:觀想(觀察與思考,或著意想像);冥思苦想;想來想去(反覆的多方思考);想度(考慮,衡量);想象(配置組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3)懷念、惦記、思念、記得、憶起、回憶。如:思念存想,自見異物也。——王充《論衡》;覽物想故國。——杜甫《客居》;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蘇軾《念奴嬌》;以慰長想。——明·宗臣《報劉一丈書》;又如:想念;朝思暮想;

(4)推測、認為、預料、猜度、料定。如:餘讀孔氏書,想見其本人。——《史記·孔子世家論》;又如:料想;想必;想見(由推想而知道);想來(表示只是根據推測,不敢完全肯定);想當然(憑主觀推測,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不堪設想。

(5)羨慕。

2、【想】:讀音xiǎng,名詞。

(1)內在心理活動所形成的計劃、規劃等希望達到的預期目標。如:想法;理想;設想;感想、思想。

(2)指心理活動、心理現象。如:又如:思想;意想。

(3)指理論或理論體系。如:所說的這些,就是他的活思想;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綜合各家所長,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思想;又如:毛澤東思想;軍事思想;經濟思想;

3、【想】:讀音xiǎng,副詞:像、好像、如同。如:雲想衣裳花容,春風指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詞三首》

(二)佛學辭典簡釋總括(個人理解,僅供參考,若需採用,敬請慎重。)

【想】:梵語sam!jn~a^,巴利語san~n~a^,藏h!du-s/es。音譯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之一。“五蘊”之一。

1、“想”,心所名之一,指心所有法中遍行心所的“想”心所。即根塵相觸,由“受”(感覺)而形成表象、印象、概念的精神作用,引發概念及表象的作用。舉例說明什麼是“想”如下:

(1)指依感覺或知覺而起對事物或現象的認識作用,形成印象及其過程。例如:第一次見到“花”,由“受”感知“花”的存在;由“想”的精神作用,形成“花”的印象,並向心識田第八識阿賴耶中投射“花”的印象,心識田第八識阿賴耶中便記錄了關於“花”的印象以及印象形成過程的識種子。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觸之對象,與識相應而生成六種“想”(六種認識作用形成六種印象及其過程)。

(2)指形成概念,加上名稱(名言),並將形成的概念(名言),以及形成概念的整個過程,存儲於心識田第八識阿賴耶中的精神作用及其過程。例如,第一次見到“花”,由“受”感知“花”的存在同時,完成了通過“想”的精神作用,向心識田中投射“花”的印象的過程。並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想”的精神作用,形成有關“花”的紅、白、橙、綠、青、藍、紫、大、小、相狀、香不香、美不美、好不好……等等概念。在形成這個概念的同時,“花”的概念以及形成這個概念的過程,一併存儲進入了心識田第八識阿賴耶中。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與識相應產生概念(名言)、及名言形成過程。

(3)指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觸之對象,取其相,生六種想(六種各有喜歡、不喜歡、非喜歡非不喜歡三類情緒)。例如:心識田第八識阿賴耶已經存儲了“花”的印象與概念、以及印象與概念形成過程的記憶以後,一提到“花”,心裡就會浮現出“花”的相關影像、印象及相應的概念(名言),產生喜歡、不喜歡、非喜歡非不喜歡等情緒。換句話說,即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根、塵、識相應,產生“眼、耳、鼻、舌、身、意”六想。

【六想】: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對之境,而分六種想。據《大集法門經》卷下載,即:(一)眼想,謂眼根對色時,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二)耳想,謂耳根聞聲時,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三)鼻想,謂鼻根聞香時,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四)舌想,謂舌根嘗味時,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五)身想,謂身根覺觸時,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六)意想,謂意根分別諸法之時,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雜阿含經》卷二]

2、“想”,觀想之義。

1)三種惡想:又名三惡想,或三不善想(梵tisro 'kus/ala-sam!jn~a^h!,巴tisso akusala-san~n~a^)。(1)欲想,又名貪慾想;(2)嗔恚想,又名嗔想或恚想;(3)殺害想,又名害想或惱想。《增一阿含經》卷十三雲(大正2·614c):“有此三觀想。云何為三?所謂觀欲想、嗔恚想、殺害想,是謂比丘有此三想。比丘當知,若有觀欲想,命終時便墮地獄中。若觀嗔恚想,命終時生畜生中。所謂雞狗之屬、蛇虺之類而生其中。若觀害想亦命終者生餓鬼中,形體燒然,苦痛難陳。”

欲等三覺與三想之別,淨影《無量壽經義疏》捲上雲(大正37·104b):“不起欲想,名離欲覺;不起嗔想,名離嗔覺;不起害想,名離害覺。亦可前言不生三覺,就始彰離,不起欲想嗔想害想,據終明離。未對境界,預起邪思,名之為覺。對緣生心,說為三想。”

2)三善想:梵tisrah! kus/ala-sam!jn~a^h!,巴tisso kusala-san~n~a^,(1)出要想,又名出離想;(2)不害想;(3)不恚想。《增一阿含經》卷十三雲(大正2·614c):“復有三想。云何為三?所謂出要想、不害想、不恚想。若有人有出要想者,命終之時生此人中。若有不害想者,命終時自然天上。若有人不殺心者,命終時斷五結,便於彼處而般涅槃。”

3)在家菩薩見乞者應起之三想:即(1)善知識想;(2)他世富想,又稱令後世大富想;(3)菩提基想,又稱令得佛道想。《大寶積經》卷八十二雲(大正11·474c):“在家菩薩若見乞者應起三想,何等為三?善知識想、他世富想、菩提基想。”並列舉三十三種之三想。

4)三種斷貪等煩惱之想:(1)斷想;(2)離想,又名離欲想;(3)滅想,又名儘想。《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九雲(大正27·149c):“云何斷想?答:除愛結餘結斷諸想解名斷想。云何離想?答:愛結斷諸想解名離想。云何滅想?答:諸餘順結法斷諸想解名滅想。”《大智度論》卷二十三雲(大正25·232c):“複次斷三毒故名為斷,離愛故名為離,滅一切苦更不生故名為盡。複次行者於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正智慧觀,遠諸煩惱是名離想;得無漏道,斷諸結使,是名斷想;入涅槃時滅五受眾不復相續,是名儘想。斷想有餘涅槃,儘想無餘涅槃,離想二涅槃方便門。是三想有漏無漏故,一切地中攝。”

5)唸佛時所生的三種想:(1)歸命想,(2)引攝想,(3)往生想。《往生要集》卷中雲(大正84·56b):“若有不堪觀念相好,或依歸命想,或依引攝想,或依往生想,應一心稱念。”

6)十想:指十種觀想。即:(1)無常想:謂觀一切有為法皆生滅無常。(2)苦想:謂觀一切有為法無常,皆由三苦、八苦所逼迫。(3)無我想:謂觀一切法皆苦、不自在,皆由因緣所生、無自性,故無我。以上三想為斷見惑所修。(4)食不淨想:謂觀諸飲食皆由不淨因緣所生,故為不淨物。(5)世間不可樂想:謂觀一切眾生、國土皆有過惡,不可愛染。(6)死想:謂觀眾生不免於死。(7)不淨想:謂觀自他之身皆不淨,由生至死時刻不淨。以上四想為斷思惑所修。(8)斷想:謂觀涅槃清淨無煩惱,當斷結使,證涅槃。(9)離想:謂觀涅槃清淨,當離生死,證涅槃。(10)儘想:謂觀涅槃清淨,盡結使及生死之業而證涅槃。以上三者為修無學道者所修。

7)《大乘義章》卷十四亦立“十想”,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想、滅想等十想。

3、指“想蘊”。

(三)佛學辭典簡釋

FROM:《佛學大詞典》

【想】:梵語sam!jn~a^,巴利語san~n~a^。音譯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蘊之一。系動詞 jn~a^(知)與接頭語 sam!(一切)連結而成,相當於現代語中“概念”一詞。俱舍宗以其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視其為五遍行之一。指對境之像,於心中浮現之精神作用而言。即相當於表象之知覺,乃次於“受”(印象感覺)而起之心所作用。其所依之根為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而由眼觸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觸所生之想,計有六想(亦作六想身,身表複數)。其次,依所緣境之大、小、無量之別,而有大想、小想、無量想等三想。又欲想(貪慾想)、嗔想(嗔恚想)、害想(殺害想)等三想,謂三不善想或三惡想,乃與貪、嗔(發怒)、害(加害於人)等三種煩惱相應而產生之“想”。出離想、不恚想、不害想等三想,稱三善想,乃三不善想之相反。

此外,想為觀想之意。《大品般若經》卷一,有無常想等十想之說;《往生要集》卷中亦謂,修唸佛時,即是住于歸命想(一心歸佛)、引攝想(為佛所引導)、往生想(往生淨土)等三想之中。[《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俱舍論》卷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入阿毗達磨論》捲上]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想】:(梵sam!jn~a^,巴san~n~a^,藏h!du-s/es)。指造成概念及表象之作用,或指所作之概念及表象。依感覺或知覺而起認識作用時,如“紅花”、“白布”之紅、白、花、布等等概念,或造成概念之功能即為想,即浮現心中之相。“想”有苦想、樂想、無常想、不淨想、厭惡想、大想、小想等,為五蘊之一,心所法之一。俱舍家以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家以之為五遍行之一。

《俱舍論》卷一雲(大正29·4a):“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此復分別成六想身,應如受說。”此中,所謂六想者,即指眼觸所生之想、耳觸所生之想,乃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之想,隨所依六根之不同,而有六種不同之想。

《成唯識論》卷三(大正31·11c):“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此謂“想”系取所緣境像於心中而安立之,以安立故,起種種名言。亦即若無此取像之想,則無由施設名言。

◎附一:〈三想〉(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一)三種惡想:又名三惡想,或三不善想(梵tisro 'kus/ala-sam!jn~a^h!,巴tisso akusala-san~n~a^)。(1)欲想,又名貪慾想;(2)嗔恚想,又名嗔想或恚想;(3)殺害想,又名害想或惱想。《增一阿含經》卷十三雲(大正2·614c):“有此三觀想。云何為三?所謂觀欲想、嗔恚想、殺害想,是謂比丘有此三想。比丘當知,若有觀欲想,命終時便墮地獄中。若觀嗔恚想,命終時生畜生中。所謂雞狗之屬、蛇虺之類而生其中。若觀害想亦命終者生餓鬼中,形體燒然,苦痛難陳。”

又,《無量壽經》捲上雲(大正12·269c):“不生欲覺、嗔覺、害覺。不起欲想、嗔想、害想。”此中,關於欲等三覺與三想之別,淨影《無量壽經義疏》捲上雲(大正37·104b):“不起欲想,名離欲覺;不起嗔想,名離嗔覺;不起害想,名離害覺。亦可前言不生三覺,就始彰離,不起欲想嗔想害想,據終明離。未對境界,預起邪思,名之為覺。對緣生心,說為三想。”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似破淨影之後說而取前說,彼文雲(大正37 ·154a):“今即三覺之因如次三想,取境分齊方生欲等故。然即不貪名利故不生欲覺,不惱眾生故不生嗔覺,不損物命故不生害覺。三覺不生必絕三想故亦兼之。”

(二)三種善想:三善想(梵tisrah! kus/ala-sam!jn~a^h!,巴tisso kusala-san~n~a^),(1)出要想,又名出離想;(2)不害想;(3)不恚想。《增一阿含經》卷十三雲(大正2·614c):“復有三想。云何為三?所謂出要想、不害想、不恚想。若有人有出要想者,命終之時生此人中。若有不害想者,命終時自然天上。若有人不殺心者,命終時斷五結,便於彼處而般涅槃。”

(三)在家菩薩見乞者應起之三想:即(1)善知識想;(2)他世富想,又稱令後世大富想;(3)菩提基想,又稱令得佛道想。《大寶積經》卷八十二雲(大正11·474c):“在家菩薩若見乞者應起三想,何等為三?善知識想、他世富想、菩提基想。”並列舉三十三種之三想。

(四)三種斷貪等煩惱之想:(1)斷想;(2)離想,又名離欲想;(3)滅想,又名儘想。《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九雲(大正27·149c):“有三想,謂斷想、離想、滅想。……(中略)云何斷想?答:除愛結餘結斷諸想解名斷想。云何離想?答:愛結斷諸想解名離想。云何滅想?答:諸餘順結法斷諸想解名滅想。”又,《大智度論》卷二十三雲(大正25·232c):“複次斷三毒故名為斷,離愛故名為離,滅一切苦更不生故名為盡。複次行者於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正智慧觀,遠諸煩惱是名離想;得無漏道,斷諸結使,是名斷想;入涅槃時滅五受眾不復相續,是名儘想。斷想有餘涅槃,儘想無餘涅槃,離想二涅槃方便門。是三想有漏無漏故,一切地中攝。”

(五)唸佛時所生的三種想:(1)歸命想,(2)引攝想,(3)往生想。《往生要集》卷中雲(大正84·56b):“若有不堪觀念相好,或依歸命想,或依引攝想,或依往生想,應一心稱念。”

◎附二:〈十想〉(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十想,指十種觀想。即:(1)無常想:謂觀一切有為法皆生滅無常。(2)苦想︰謂觀一切有為法無常,皆由三苦、八苦所逼迫。(3)無我想︰謂觀一切法皆苦、不自在,皆由因緣所生、無自性,故無我。以上三想為斷見惑所修。(4)食不淨想︰謂觀諸飲食皆由不淨因緣所生,故為不淨物。(5)世間不可樂想︰謂觀一切眾生、國土皆有過惡,不可愛染。(6)死想︰謂觀眾生不免於死。(7)不淨想︰謂觀自他之身皆不淨,由生至死時刻不淨。以上四想為斷思惑所修。(8)斷想︰謂觀涅槃清淨無煩惱,當斷結使,證涅槃。(9)離想︰謂觀涅槃清淨,當離生死,證涅槃。(10)儘想︰謂觀涅槃清淨,盡結使及生死之業而證涅槃。以上三者為修無學道者所修。

上述十想,修之者能斷三界結使,證得無漏聖果。又,《大乘義章》卷十四亦立十想義,作五門分別,但十想名義稍有不同,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想、滅想等十想。

[參考資料]:《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雜阿毗曇心論》卷二;《阿毗曇甘露味論》捲上;《順正理論》卷二;《顯揚聖教論》卷一;《大乘五蘊論》;《成唯識論》卷三;《俱舍論光記》卷一、卷四;《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末)。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想】:(術語)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於心上,以為起言語之因者。與一切之心相應而起。《俱舍論》四曰:“想,謂於境取差別相。”《唯識論》三曰:“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 編)

【想】:p1228。《瑜伽》三卷七頁雲:“想云何?謂了像。又云:想作何業?謂於所緣,令心發起種種言說為樂。”

二解:《瑜伽》五十五卷二頁雲:“想云何?謂三和合故,施設所緣,假合而取。此復二種。一、隨覺想,二、言說隨眠想。隨覺想者:謂善言說人天等想。言說隨眠想者:謂不善言說嬰兒等類、乃至禽獸等想。想作何業?謂於所緣、令心彩畫言說為樂。”

三解:《顯揚》一卷三頁雲:“想者:謂名句文身熏習為緣,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取相為體,發言議為業。如經說:有六想身。又說:如其所想而起言議。”

四解:《成唯識論》三卷二頁雲:“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

五解:《俱舍論》四卷三頁雲:“想、謂於境取差別相。”

六解:《界身足論》上二頁雲:“想云何?謂想、等想、現想,已想、當想,是名想。”

七解:《品類足論》一卷三頁雲:“想云何?謂取像性。此有三種。謂小想、大想、無量想。”

八解:《品類足論》二卷十五頁雲:“想云何?謂想、等想、增上想,已想、想類,是名為想。”

FROM:《藏傳佛教辭典》(中華佛典寶庫編)

【想】:事物之相浮於心上,而為生起語言的原因者,藏文譯作:“安立名號之識,明取不共境相之識”。《佛學詞典》

五遍行之一。自力辨察各自對境不共形相之心所。《藏漢佛學詞典》

力能感覺事物形相差別之心。義同想蘊。《佛學名相》

想/想蘊/觀想——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二、想蘊

FROM:《佛學大詞典》

【想蘊】:梵語sam!jn~a^-skandha。蘊為積聚之意。佛教謂一切有為法之積聚有五種類別,想蘊即其中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惡邪正,或想像眼、耳、鼻、舌、身、觸之種種“情想”,積聚之,稱為想蘊。《俱舍論》卷一(大二九·四上):“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四、《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參閱“五蘊”1212)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想蘊】:(術語)五蘊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惡邪正種種情想,聚之故,名曰想蘊。《俱舍論》二曰:“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想蘊】: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六想者,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觸想觸、著法想法也。)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 編)

【想蘊】:p1228。如五蘊中說。

二解:如名色差別中說。

【名色差別】:p0586。《瑜伽》九卷十九頁雲:受蘊云何?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云何?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云何?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云何?謂一切了別種類。如是諸蘊,皆通三界。四大種云何?謂地水火風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種所造色云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欲界具十;及法處所攝假色。色界有八;及法處所攝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色。

三解:《五蘊論》二頁雲:“云何想蘊?謂於境界、取種種相。”

四解:《廣五蘊論》三頁雲:“云何想蘊?謂能增勝取諸境相。增勝取者:謂勝力能取。如大力者、說名勝力。”

五解:《俱舍論》一卷十一頁雲:“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此復分別,成六想身。應如受說。”

六解:《品類足論》二卷十四頁雲:“想蘊云何?謂六想身。即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

七解:《集異門論》十一卷一頁雲:“云何想蘊?答: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想蘊。諸所有想者:云何名為諸所有想?答:盡所有想、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如是名為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想。云何未來想?答:若想、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想。云何現在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想。若內若外者:云何內想?答:若想、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想。云何外想?答:若想、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想。若粗若細者:云何施設粗想細想?答:觀待施設粗想細想。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想;則有尋有伺想名粗。若觀待有尋有伺想;則無尋唯伺想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想;則無尋唯伺想名粗。若觀待無尋唯伺想;則無尋無伺想名細。若觀待色界想;則欲界想名粗。若觀待欲界想;則色界想名細。若觀待無色界想;則色界想名粗。若觀待色界想;則無色界想名細。若觀待不繫想;則無色界想名粗。若觀待無色界想;則不繫想名細。如是施設粗想細想。如是名為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想勝想?答:觀待施設劣想勝想。復如何答?答:若觀待有覆無記想;則不善想名劣。若觀待不善想;則有覆無記想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想;則有覆無記想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想;則無覆無記想名勝。若觀待有漏善想;則無覆無記想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想;則有漏善想名勝。若觀待無漏善想;則有漏善想名劣。若觀待有漏善想;則無漏善想名勝。若觀待色界想;則欲界想名劣。若觀待欲界想;則色界想名勝。若觀待無色界想;則色界想名劣。若觀待色界想;則無色界想名勝。若觀待不繫想;則無色界想名劣。若觀待無色界想;則不繫想名勝。如是施設劣想勝想。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想?答:過去未來想。云何近想?答:現在想。複次云何遠想?答:若想、過去,非無間滅;若想、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想。云何近想?答:若想、過去,無間已滅;若想、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想。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想蘊者:云何說名想蘊?答:於此想蘊,顯想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想蘊。”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 著)

【想蘊】:為五蘊中的第三位。《大乘廣五蘊論》曰:“云何想蘊,謂能增勝,取諸境相。增勝取者,謂勝力能取,如大力者,說名勝力。”又、《成唯識論》曰:“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想蘊的想,即心所有法中遍行心所的想心所,以其功能重要,所以在五蘊中列為想蘊。六識緣境時,想心所於所緣之境,加以了別,構成概念,再施以名言——即於所緣之相上加以名稱。於境取像,施以名言,此名言是未出口的名言,亦即無聲的名言。例如眼識緣一四腳平面的東西,想心所即給加上桌子的名稱。

FROM:《阿毗達磨辭典》(中華佛典寶庫 編)

【想蘊】:問:想蘊何相?答:構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構畫種種諸法像類,隨所見聞覺知之義起諸言說,見聞覺知義者,眼所受是見義,耳所受是聞義。自然思構應如是,如是是覺義,自內所受是知義,諸言說者,謂詮辯義。

FROM:《藏傳佛教辭典》(中華佛典寶庫編)

【想蘊】:五蘊之一。三或四緣聚合之後,即能了知義理、名言,生起想象,分別辨察外境差別不相混淆之心,同類眾多蘊積一體,稱為想蘊。 《藏漢佛學詞典》

想/想蘊/觀想——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三、觀想

FROM:《佛學大詞典》

【觀想】:即集中心念於某一對象,以對治貪慾等妄念。或為進入正觀而修之一種方便觀。《坐禪三昧經》卷下(大一五·二八一中):“行菩薩道者,於三毒中若淫慾偏多,先自觀身,骨、肉、皮、膚、筋、脈、流、血、肝、肺、腸、胃、屎、尿、涕、唾,三十六物,九想不淨,專心內觀,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之令還。”此謂修“九想觀”能斷淫慾。又《觀無量壽經》謂,修“日觀”等,能方便入極樂依正之真觀。密教於初發菩提心之行者,亦屢設種種方便之觀想,如觀想諸尊之形像、三摩耶形等,藉此觀想而去除妄念,信樂倍增,進而以有相入無相,泯除一切能所差別之見,體證萬法平等,而與本尊相應。[《安像三昧儀軌經》;《大日經疏》卷十一、卷十四;《大毗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下]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觀想】:(術語)想浮於心也。《觀無量壽經》曰:“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安像三昧儀軌經》曰:“一心觀想如來一切圓滿之相。”

想/想蘊/觀想——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