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正成為昆明東川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發財樹”

隨著市場對花椒需求量的不斷增大,花椒種植已經成為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


花椒正成為昆明東川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發財樹”



昆明市東川區種植花椒起步較晚,據拖布卡鎮松坪村窯坪子小組原會計現年56歲的彭長生老人回憶,1979年,當時農林局科技員從昭通引進300粒花椒種子到拖布卡公社(現拖布卡鎮)培育,松坪村分得5株花椒苗,是現在松坪花椒種植的起始。經過近40年的發展,如今拖布卡鎮已是全區花椒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而松坪村窯坪子小組更是滿山遍野種下了花椒,已幾乎沒有空地。

“我家近些年來大約種了97畝花椒,目前已掛果約有8畝,2018年花椒收入約為4.6萬元,每畝平均6000餘元。目前花椒才進入初果期,隨著其它花椒陸續掛果達到盛果期,收入會實現翻番增長。”彭長生老人如是說。


花椒正成為昆明東川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發財樹”



據瞭解,2016年,東川區林業局開始著手推廣花椒種植,於當年規劃種植了3000畝。2018年全面推開,預計種植面積達萬畝以上。目前,青花椒鮮果價格高、市場穩定,是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經濟樹種之一,是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

花椒一般從栽種開始,4年即掛果,每畝地可栽植花椒74株,第4年進入掛果期後當年可採摘鮮花椒150公斤,2018年售價約為18-22元/公斤,每畝可為群眾帶來3000元左右的收入。

下一步,東川區林業局將繼續擴大花椒種植力度,鼓勵大戶集中流轉閒置耕地,採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支部﹢農戶”和訂單農業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花椒產業,使之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發財樹”。(舒德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