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臨空經濟區首批項目推進有力 “口”字形道路雛形初現


資陽臨空經濟區首批項目推進有力 “口”字形道路雛形初現

實地採訪成資大道。資陽日報記者 秦建華 攝


資陽日報訊(記者 蒲敏)10月23日,資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發佈會前,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四川在線等十六家媒體記者到臨空經濟區資陽片區建設現場實地採訪,瞭解項目推進進度和整體情況。

 建設現場

建築工人往來穿梭

大型機械同步運行

在臨空經濟區資陽片區建設現場,大型器械轟鳴,建築工人來來往往穿梭忙碌。自7月19日首批項目集中開工以來,工程在雨季中要進度,在資陽的紅色沙土中求質量。

據介紹,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域、全面、全速推進的要求,總投資103.5億元的首批項目集中開工以來,臨空經濟區資陽片區全力推進成資大道、縱二路、三賢路、縱三路骨幹路網建設,形成了“口”字形16公里道路施工便道全線貫通、挖填方全線作業、橋樑隧道啟動施工的全面建設態勢。高峰時,現場作業人員達到460人以上,220餘輛大型機械同步運行。

正在推進建設的成資大道,離沱東有25公里里程,建成後將連接資安路(資陽到安嶽的快速通道),打通成都到天府國際機場到資陽到安嶽的快速通道。縱二路南連迎接鎮,北連成資渝高速路。縱三路連接成渝高速公路,未來成渝高速在資陽將建成三個出口,其中一個就位於臨空經濟區的縱三路。三賢路東接槐樹中路,通過幸福大道片區,經過沱四橋連接城東高鐵站。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臨江鎮寶珠村,大家看到的是縱二路的隧道終點建設點。目前,在這個建設點工作的工人和管理人員達到50名以上,正在作業的是碎石樁施工。”臨空經濟區資陽片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向媒體詳細介紹了該工作點的推進情況。

據介紹,資陽的紅沙土土質偏鬆軟,首批項目整體開工後,因雨季的到來,實際作業時間不到兩個月。為了保證進度和質量,只要天氣晴朗,工地就會實施兩班倒,用全天作業的形式追求進度;而大批碎石的使用也克服了部分作業點土質鬆軟的問題,保證了回填路基的質量。

設計上,為了貫徹“先定山水再定城”的整體思路,成資大道採用分離式路基保住了雁棲湖湖景和坡邊景觀;縱二路二分路的設計在維持丘陵原貌的基礎上,將雙向車道一分為二,保證了沿途的丘陵風貌;成資大道三層立交橋建設為將來的車輛分流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截至目前,“口”字形道路開闢施工作業用地820餘畝、產業用地回填1030餘畝、路基施工16公里,累計完成挖方約420萬方,填方約480萬方,片石拋填6000方、加筋土工布鋪設8000平方米。

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存告訴記者:“‘口字形’道路的建設是在給資陽臨空經濟區搭建骨架。例如成資大道建成後,從成都市的紅星中路出發,途經天府國際機場,過資陽可直達安嶽。這條路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不會在資陽境內設置任何交通燈,將實現真正的無障礙通行。”

 新聞發佈

立足國際分步推進

注重規劃創新先行

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資陽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鄧鋒榮通報了相關的規劃建設情況。

臨空經濟區資陽片區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一區兩片”的重要組成部分,距天府國際機場12公里,規劃面積99平方公里。

用放眼全球的戰略定位,臨空經濟區資陽片區堅持“先定山水再定城”的理念,建設內陸開放重要戰略支點——開放之城; 建設臨空經濟創新發展高地——活力之城;建設怡然蜀鄉宜居產業新城——生態之城。

在空間上著力構建“一城一區多鎮兩軸兩帶”空間結構。專項規劃上,系統編制交通、市政、環境等方面的14項專項規劃,形成了完整規劃體系引領高品質建設。

資陽市結合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綱要》審時度勢,將臨空經濟區工作目標鎖定為“臨空示範”:明確在2018年建立健全規劃體系,全面啟動“三橫三縱”骨幹道路建設;

明確2020年與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同步建成交通運輸、口岸物流、商務服務等配套設施,形成較完備的企業入駐條件,與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同步達成臨空製造業、臨空綜合服務業初步集聚;

明確到2025年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完善,三草灣先進製造版塊、清泉生產研發版塊具有一定規模,臨空商務服務、健康養生、旅遊休閒等產業發展較為成熟;

明確到2030年臨空製造、高端服務產業集群全面形成,都市農業發展明顯,建成國際一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一期項目推進成資大道、嬌子大道西延線、產業園區汙水處理廠等15個項目,以三縱三橫道路為重點,加速形成內聯外暢的交通條件,以雁棲湖生態環境打造為重點,著力構建山、水、城和諧共生的城市形象。

下一步,二期項目將圍繞打造內外交通、提供產業用地、營造環境形象、形成功能配套等編制的54個內容開展,計劃在2019年—2020年陸續開工。目前正在抓緊開展項目立項、可研等前期工作。

媒體關注

成資同城化發展

讓機遇和差異並存

在發佈會結束後的記者提問環節,各大媒體不約而同地將關注點聚焦在了“成資同城化發展”上。

鄧鋒榮表示,成資同城化發展將進一步擴大資陽的“成渝中心”區位優勢,臨空經濟區資陽片區建成後,距天府國際機場12公里,距成都市中心68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69公里,距蓉歐快鐵始發站青白江78公里,距長江航道瀘州港198公里,位於成渝經濟區直線經濟走廊的腹心位置,將成為“一帶一路”向西、向南、向東開放的內陸前沿區,讓資陽有更多機會對話世界。

而生態優勢和綠水青山,既是導入產業的最大資本,也是在成資同城化發展過程中尋找差異化發展路線的支點。

未來的臨空經濟區資陽片區,將圍繞《規劃綱要》明確導入臨空製造業發展依賴性強、附加值高的高端製造業,重點佈局通信與網絡設備、電子元器件、智能儀器、生命科學等業態;發展臨空綜合服務功能組團,通過總部經濟、電商物流等業態,培育航空展示、康養度假、臨空商務、高端品牌等新經濟模式;充分利用64平方公里非建設用地,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田園綜合體,打造都市高端休閒農業標杆。並用功能完善的城市配套,拉伸這方沃土的發展張力;用規劃建設的自來水廠、汙水處理廠、變電站、通信、學校、醫院、文化等公共設施80餘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氣,對標25萬人口城市,讓群眾、企業員工、遊客共享成資同城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