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有8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 萬能險不再是主角

險資鬆綁,舉牌再度席捲而來。

2018年已有8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 萬能險不再是主角

12月華夏人壽舉牌了凱撒旅遊(7.110, 0.08, 1.14%),11月份國壽資產成為通威股份(8.700, 0.01, 0.12%)第二大股東。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8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不過和2016年的“舉牌”相比,今年的舉牌從“賺快錢”轉變為“賺大錢”。

而且當前A股市場處於較為低迷的時刻,保險資金的積極入市對提升投資者信心,維護市場穩定將發揮重要作用。

萬能險不再是主角

2018年已有8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 萬能險不再是主角

根據凱撒旅遊的公告,華夏人壽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凱撒旅遊5%股權。本次股權轉讓,是3家轉讓方根據其經營發展需要,同時考慮凱撒旅遊的旅遊業務和華夏人壽保險業務間天然的共生關係,為凱撒旅遊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3家轉讓方,為第二大股東凱撒世嘉及其一致行動人新餘杭坤、新餘佳慶,其中後兩家通過這次轉讓,出清了對凱撒旅遊的持股。此次轉讓涉及4018.8萬股,轉讓價格為6.45元/股,合計約2.59億元人民幣。

華夏人壽承諾,本次受讓股份的資金為自有資金,符合監管要求。華夏保險方面稱,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在合法合規且不違背相關規則和承諾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時機增持凱撒旅遊股份。

11月30日,通威股份公告稱,首隻專項產品“國壽資產-鳳凰系列專項產品”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購買通威股份7397.63萬股(約佔總股本的1.91%),加上已持有的約3.09%股份,國壽資產通過受託管理資金累計購買公司股份達到5%,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更早的10月14日,精達股份(3.030, 0.04, 1.34%)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特華投資與華安保險簽訂股份轉讓協議,轉讓其所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1.7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9%。轉讓完成後,特華投資持有精達股份2.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2.8%,華安保險持股9.99%,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華安保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司投資精達股份是期望通過選擇投資優質的民營上市公司,優化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提升資金運用收益。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至少有7家險企舉牌了8家上市公司:除了上述三家之外,還有百年人壽舉牌嘉澤新能(4.450, 0.06, 1.37%)、天安人壽舉牌奧瑪電器、平安人壽舉牌中國中藥、平安人壽與平安養老聯合舉牌久遠銀海(22.330, -0.43, -1.89%)。

和2016年的險資潮舉牌相比,今年舉牌的主角從萬能險變成了更為長期的產品。例如,舉牌華夏幸福(28.340, 0.55, 1.98%)的平安人壽,其認購資金來自平安人壽的壽險賬戶。舉牌通威股份的資金則來自中國人壽(21.550, 0.27, 1.27%)資管-工商銀行(5.370, 0.02, 0.37%)-國壽資產-鳳凰系列專項產品(第2期)、國壽資產-滬深300和中國人壽-股份分紅,三個賬戶累計持有通威股份1.94億股,佔總股本比例5%。

長線資金“賺大錢”

2018年已有8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 萬能險不再是主角

2018年險資的舉牌意圖已大有不同。

如國壽資產表示,投資通威股份將採取積極友善的財務投資人策略,一方面協助企業優化治理結構,提高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協調中國人壽系統內外資源,與通威股份在綜合金融服務領域開展深度協作,積極探索以股權、債權等多種方式支持優質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

“今年的險資舉牌和前兩年的操作確實有一定區別,以前更傾向於財務投資,特別是有些保險公司買而不舉,基本就是在二級市場上賺差價,半年、一個季度就可以完成一波操作。今年這種情況大為改善,不少保險公司的投資更多是集中在自身產業的上下游,是中長期的投資,屬於戰略佈局。”華南一傢俬募基金負責人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對於今年險資的舉牌行為,投資者的態度也更為理性。如2016年某險資大舉買入梅雁吉祥(2.930, 0.00, 0.00%),持股比例達到4.95%,一度成為梅雁吉祥的第一大股東,但買入後一個月,便清倉套現,獲利約1.5億元。

這種類似短炒的行為曾備受質疑,並遭到原保監會約談。由於該險資的介入和清倉,梅雁吉祥的股價也被跟風拉起和砸下,給投資人帶來不小的傷害。

今年這種情況則非常少見,如華安保險舉牌精達股份,並沒有激起多大的市場水花,12月17日,精達股份的收盤價僅3.03元,低於華安保險的舉牌價。17日,凱撒旅遊的收盤價為7.07元,也和舉牌價6.45元相差不大,並未出現明顯異動。

“現在入場肯定不是為了賺‘快錢’,而是賺‘大錢’,由於今年市場波動幅度較大,導致一些優質的上市公司出現流動性危機,險資此時介入可以撿‘便宜’。比如目前一些優秀的創業板公司,每年的業績約有20%-30%的增長率,而市盈率僅20倍左右。一旦市場信心重啟,估值得到修復,收益很大。”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表示。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今年A股的調整已經充分反映了經濟下行的預期,2019年去槓桿的方向不變,但節奏或放緩,市場流動性也會進一步改善,投資者的信心將隨著利空因素的邊際改善逐漸提振,所以2019年可能出現恢復性上漲的行情,A股市場有望重回3000點之上,對於長線資金來說是佈局的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