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打力,黃雀在後,最終他笑到了最後

戰國時,齊國很想要把旁邊鄰居宋國給佔了,經過多方運籌帷幄,終於攻滅了宋國,戰國間的形勢陡然嚴峻起來。

韓 趙 魏三個國家,稍稍打了個盹,睜開眼就發現自己隔壁挺能打的鄰居突然被人給滅了,連祖宗牌位都沒保住,頓時大為驚慌,只覺得唇亡齒寒,要趕緊亡羊補牢。

秦國這時發現自己失算了:齊國一口就吞了宋國,實力更強,自己跟它一西一東,怎麼看,怎麼都覺得是個危機重重。

借力打力,黃雀在後,最終他笑到了最後

於是秦國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在魏國獻上安邑之後,馬不停蹄地四處進行友好出訪,開高檔酒會邀約五國領導人,商量共同討伐齊國的事。

而且為了表示誠意,秦國還送了兩名質子到趙國和燕國做擔保。

很快,秦、韓、趙、魏、燕,五國伐齊聯盟成立。

聯盟推舉燕國將軍樂毅為五國共同宰相,由他帶領五國軍隊滅掉齊國,瓜分齊地。

於是,五個各懷鬼胎的國家各自帶著自己的兵馬上路了。

其中,五個國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魏國。它藉著這次五國伐齊的機會一心一意攻佔宋地,把齊國佔領的還未來得及鞏固的宋地攻佔了一大片,魏國在上面設置了兩個很大的郡。也因為多了這一大片地盤和地盤上的人口,魏國的國力又上了一個臺階。

這次五國伐秦,魏國收穫第二大。

借力打力,黃雀在後,最終他笑到了最後


現在來說說收穫第一大的燕國。

燕昭王作為一個存在感很弱的小國,成為最終的勝利者。樂毅帶著五國聯軍攻伐齊國,不僅幫助燕昭王報了多年前父兄被殺、險些亡國的仇恨,更是狠狠劫掠了齊國一把,弄得齊國元氣大傷。

而樂毅攻佔齊國,只用了兩場重要戰役就攻入了齊國。這兩場戰役,一場是濟西戰役,一場是秦周戰役。

而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濟西、秦周這兩場戰役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有點小孩子過家家的味道。齊國敗得很莫名,直讓人懷疑是不是剛剛攻佔了宋國所以齊湣王的腦子裡進了水。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場戰役是個怎樣的情形。

借力打力,黃雀在後,最終他笑到了最後


首先我們來看濟西之戰:

樂毅帶著五國軍隊首先攻取齊國靈丘作為進攻據點。齊湣王聽到消息,下令調動全國主力軍,任命齊國著名將領觸子擔任主將。

觸子開始挖掘地壕準備誓死報效祖國。

誰知這邊剛剛流完激動的眼淚,齊王就派人來了,對觸子說:“爾要好好打,認真打,打出風格打出水平!如果不能,就要殲滅你的宗族,把你家祖墳給掘了,讓你的祖宗們屍骨無存!”

可憐觸子本來想著齊王派人是來勉勵他的,而齊王實際也確實派人勉勵他的,但是這勉勵的內容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士可殺不可辱。觸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五國軍隊進攻,雙方剛一交手,觸子便下令鳴金收兵,五國進攻,齊軍潰散。樂毅大破齊軍,觸子不知所蹤。

一場好好的戰役就這樣被齊湣王這個長舌婦給破壞掉了。

借力打力,黃雀在後,最終他笑到了最後


下面我們來看秦周之戰:

齊軍大敗,觸子被齊王一席刻薄話刺激得不見了人影,但齊國還有忠誠衛國的將軍:達子。

濟西潰敗之後,達子收攬剩下的軍隊,帶領他們退守秦周,也就是齊國都城臨淄以西的地方,準備無論如何,也要死守臨淄。

首戰大敗,主帥失蹤,士兵們士氣低落。達子就派人向齊王提議,要求多發賞金鼓舞士氣,但立馬遭到齊王拒絕。士兵們一聽齊王拒絕發賞金,更加沒有了打仗的信心。

於是秦周之戰,齊軍再次大敗。主將達子戰死。

齊湣王帶著太后逃走,樂毅攻入臨淄,將齊國的金銀財寶祭器統統運到了燕國,並在此後陸續攻下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

借力打力,黃雀在後,最終他笑到了最後


現在再來說說逃跑的齊湣王。

五國伐齊,楚國開始沒參與。但看到戰況激烈,齊國大敗,便打算來分一杯羹。

但現在五國伐齊成效初顯現在加入未免吃香太難看,於是楚國反其道而行之,派大將淖齒帶著萬人大軍以幫助齊國為名,打算一邊觀望一邊趁機收復之前被宋國取走的淮北地,同時趁著齊王勢微,控制住齊國政權,將其變成傀儡國。

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淖齒不多久就跟齊湣王發生了矛盾,在莒國東廟將齊湣王殺死。

一代雄主就此隕滅。

繞了一圈,這次五國聯軍,燕國本是戰國七雄中最小最弱的一個,但卻以小博大,最終成為最大的贏家。由此可見,借力打力,黃雀在後,才是最高明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