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聚葡萄糖糖尿病人能吃嗎?

有一位女性糖尿病患者曾經諮詢我們的醫生,問到:有一盒高營養蛋白質粉,是雙蛋白,裡面含有低聚果糖和各種氨基酸,上面寫明瞭無外加蔗糖和葡萄糖,請問聚葡萄糖糖尿病能吃嗎?

請問,聚葡萄糖糖尿病人能吃嗎?

這樣的疑問產生之後,我們首先要明確讓我們糖尿病患者產生疑問的食物它的成分到底是什麼,有沒有明確的糖粉添加最為重要。

針對上述這個問題,聚葡萄糖是一種具有保健功能性的食品組分,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水溶性膳食纖維。進入人體消化系統後,產生特殊的生理代謝功能,從而防治便秘,脂肪沉積。

患者所說的種蛋白粉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的,糖尿病人的治療和保健是要注意飲食,特別是主食,澱粉類的食品,高熱量的食品控制的,並需要少吃多餐來控制血糖的升高。

請問,聚葡萄糖糖尿病人能吃嗎?

醫生檢查血糖水平與血糖儀


聚葡萄糖除具有不溶性膳食纖維所特有的明顯增加糞便體積、增強通便、降低腸道癌的風險等的作用外,還具有不溶性膳食纖維所不具備或不明顯的功能,如結合清除體內的膽酸,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更容易引致飽腹感,能明顯降低飯後血糖水平等。

(1)低熱量

聚葡萄糖是隨機聚合的產物,糖苷鍵種類多,分子結構複雜,難以生物降解。

聚葡萄糖經過胃和小腸時不被吸收,約30%被大腸內微生物發酵,生成揮發性脂肪酸和CO2等,約60%從糞便中排出,產生的熱量只有蔗糖的25%、脂肪的11%。由於聚葡萄糖的發熱量極低,很少能轉化為脂肪,不會引起肥胖。

(2)調整腸胃功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

由於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道平衡,攝入高纖維膳食是維持消化道健康的關鍵。

聚葡萄糖作為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縮短食物在胃內的排空時間,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可縮短內容物(糞便)通過腸道的時間,降低結腸的壓力,減少腸內有害物質和腸壁接觸的時間,促進腸道運動,增強結腸的滲透壓,從而稀釋胃腸中有害物質的濃度,並促使它們排出體外。

因此,聚葡萄糖可有效改善腸道功能,促進排便,消除便秘,預防痔瘡,緩和有害物質所導致的中毒和腹瀉,改善腸內菌群和輔助抑制癌症的作用。

(3)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的益生元

聚葡萄糖是有效的益生元,被攝入人體後,在胃腸道上半部分並不被消化,只是到了胃腸道的下半部分被髮酵,這有利於腸道有益菌(雙歧桿菌、乳桿菌)的繁殖,並抑制有害菌如梭狀芽孢桿菌和擬桿菌。聚葡萄糖被有益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如丁酸等,降低了腸道pH值,可以幫助抵抗感染,並降低癌症的危險性。因而,聚葡萄糖能給食品配方師提供有益於消化道健康的益生元配料。

(4)降低血糖反應

聚葡萄糖能改善末稍組織對胰島素的感受性,降低對胰島素的要求,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阻礙對糖的吸收,且聚葡萄糖本身不被吸收,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非常適於糖尿病患者食用。聚葡萄糖相對血糖反應只有5- 7,而葡萄糖有100。

(5)促進礦物元素的吸收

膳食中添加聚葡萄糖能夠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可能是因為聚葡萄糖在腸道中被髮酵產生短鏈脂肪酸使腸道的環境酸化,而酸化環境增加了鈣的吸收。日本的Hitoshi Mineo教授等發表在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01)上的研究表明:隨著聚葡萄糖的濃度在0-100mmol/L增加時,小鼠空腸、迴腸、盲腸、大腸的鈣吸收作用呈遞增趨勢。


正因為聚葡萄糖有如上的健康功效,我們便不難看出它的功能特性。

1、調節脂類代謝:聚葡萄糖可在小腸內造成一層膜,並纏裹部分食物脂肪,能有效限制消化道內脂肪的吸收,促進類脂化合物的排洩,增加飽腹感,減少進食量,從而達到調節血脂,減少脂肪堆積,預防肥胖等功效。

2、降低膽固醇:聚葡萄糖能吸附膽汁酸、膽固醇變異原等有機分子,抑制總膽固醇(TC)濃度升高,降低膽酸及鹽類的合成與吸收,降低人體血漿和肝臟膽固醇水平,防治冠狀動脈硬化,膽石症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

3、減少糖量吸收:聚葡萄糖可阻礙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接觸,抑制增血糖素分泌,促使葡萄糖吸收減慢,從而降低餐後血糖水平,充分發揮胰島素的作用,防止糖尿病。

4、預防治便秘:聚葡萄糖能在人體腸道中吸水膨脹並保持水分,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道蠕動,加速排便頻率,起到潤腸通便和預防便秘的作用。

5、能夠排毒養顏:聚葡萄糖能有效調節腸道pH值,改善有益細菌的繁殖環境,使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群迅速擴大,從而抑制腐生菌生長,防止腸道黏膜萎縮,並及時將體內毒素和代謝廢物排洩,避免毒素從皮膚排出,達到美膚養顏的效果和預防痔瘡、胃腸炎、結腸癌等疾病的發生。

目前,就2型糖尿病來講,我們在注意飲食方面的調整,運動的調整,合理用藥以及科學合理的監測血糖之外,還需要結合腸道菌群的調整,使腸道內的有益菌、有害菌或致病菌、中性菌達到一個動態平衡,維持在最佳水平,對糖尿病的預防及治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於提升免疫力,及緩解由糖尿病引發的便秘有非常好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