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貸款20億買兩塊地,當時被許多人笑,現在卻賺了2千億

許多成功的投資家在他們所處時代的時候,總是被許多人嘲笑。因為許多真正成功的投資,都是跟大環境背道而馳的。

40年前貸款20億買兩塊地,當時被許多人笑,現在卻賺了2千億

在電視劇《大時代》中,丁蟹就曾經用了這一招的時候,在股災的時候發了一大筆橫財。

其實真正賺大錢的投資,都是必須遵循人棄我取,背道而馳的理論。李嘉誠、鄭裕彤、呂志和等富豪發家,都是捉住了香港幾次地產的低迷期,成功抄底才獲得了今天的成功。如果按照正常的經營,想要完成快速積累財富是不可能的。

其實香港商業歷史上最成功的投資,應該是距今差不多40年前,世界船王包玉剛收購了九龍倉。這筆收購可以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九龍倉是一家成立了19世紀的公司,當時公司主要是在香港經營碼頭跟倉庫等生意。

40年前貸款20億買兩塊地,當時被許多人笑,現在卻賺了2千億

不過到了70年代末的時候,九龍倉的碼頭已經快要不能滿足於市場的需求。隨著世界航運業的發展,新式的貨櫃碼頭開始出現,九龍倉的舊式碼頭節節敗退。因此當時九龍倉的股價長期處於低迷。不過九龍倉也不是一無是處,因為九龍倉手裡的不少舊碼頭跟舊倉庫都是位於香港最旺的地方。這些地皮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當時李嘉誠跟包玉剛都發現了九龍倉的真正價值。李嘉誠在1979年就對九龍倉發起了收購戰。這段經典的故事在《大時代》中也有演繹。當時李嘉誠初出茅廬,實力還不足以跟九龍倉背後的股東對抗。

在李嘉誠跟怡和洋行為了九龍倉在市場上進行收購戰的時候,市場也早就風雲突變,許多股民也聞風而至,瘋狂搶奪九龍倉的股票。九龍倉的股票也開始水漲船高。這個時候匯豐出面斡旋,李嘉誠不得不放棄了收購行動。

40年前貸款20億買兩塊地,當時被許多人笑,現在卻賺了2千億

李嘉誠在前一年跟匯豐一起重建了華人行,剛剛跟這個香港的財神爺結下了友誼。李嘉誠知道在香港做生意,不管是誰都不能不給匯豐銀行的面子。

這個時候包玉剛收購了李嘉誠手中20%左右的九龍倉股票。這筆交易李嘉誠大賺了5千萬,包玉剛則獲得了一大筆的九龍倉股票。包玉剛真正的目的,是想要九龍倉手中的兩塊地皮。

其中一塊就是位於香港西九龍廣東道旁邊,另外一塊就是位於香港的銅鑼灣。這兩塊土地,當時一塊是建了一箇舊碼頭,一個是蓋了一箇舊電車廠。這些物業當時已經開始衰敗。不過包玉剛卻看到了這兩塊土地未來在商業上的價值。

40年前貸款20億買兩塊地,當時被許多人笑,現在卻賺了2千億

為了搶到這兩塊土地,包玉剛不惜不停加價,從市場上收購九龍倉的股票。1981年,為了一舉擊敗九龍倉背後的怡和洋行,他從匯豐銀行貸款了20億元,收購了九龍倉過半的股票,從而完全控股了這家公司。包玉剛也成功拿下了這兩塊土地。

當時整個九龍倉是值不了這麼多錢,即使把九龍倉所有土地都拿來發展房地產,也賺不回這20億。許多人都嘲笑包玉剛只懂海上生意,不懂陸地上的生意。

不過包玉剛有自己的打算,因為他的計劃,不是用這兩塊地來發展房地產,而要來發展商業廣場。不過隨後幾年是香港地產的低迷期,包玉剛自己也患上癌症。於是這兩塊土地就一直沒有被正式開發。到了80年代末,包玉剛的女婿吳光正終於完成了岳父的心願。

40年前貸款20億買兩塊地,當時被許多人笑,現在卻賺了2千億

當時許多人都建議吳光正把這兩塊地跟其他公司一起發展房地產,不過吳光正最後還是用來發展商業中心。其實這兩塊地的地契長達999年。如果發展房地產無疑是非常浪費。不過如果發展商業中心就不一樣了。

當時雖然是地產的低迷期,許多商業中心的空租率非常高,但是香港未來的經濟一定會變好的。包玉剛跟吳光正都非常看好香港的未來,於是才有如今的海港城跟時代廣場。

這兩個物業如今每年可以給包玉剛家族貢獻超過100億港幣的租金,雖然包玉剛已經去世多年,看不到這些,不過歷史證明了他過人的眼光。包玉剛家族靠著這兩塊地皮至少賺了2千億。

40年前貸款20億買下兩塊地,當時被許多人笑,現在卻大賺了2千億,其實包玉剛的商業眼光還在李嘉誠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