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家公司預報年度業績 33家預計淨利潤翻番

據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22日,兩市共有184家公司發佈年度業績預報。

從數據顯示來看,這184家公司的業績狀況整體表現尚可,有33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有100%以上的增長(按預計淨利潤最大變動幅度這一指標排序,下同),此外,另有93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呈現增長,也即,在這184家公司中,有126家公司預計淨利潤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佔總數的比重約為68%。

預計淨利潤增長最高的是濮耐股份,公司在公佈的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中預測,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幅度在950.00%至1000.00%之間,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3297.93萬元至24407.35萬元。業績變動的原因,公司解釋稱,是因為預計銷售價格和銷售量增加帶來利潤增長。

從淨利潤(按預告淨利潤下限這一指標排序,下同)這一指標來看,這184家公司中,預計淨利潤最高的企業是海康威視。公司在此前發佈的三季報中預測,2018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幅度在10%至30%之間;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區間在103.52億元至122.34億元之間,業績穩定增長的原因,公司的解釋是“經營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除海康威視之外,另有14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將超過10億元。從這些公司的公告內容中可知,業績平穩增長、產品價格提升、大客戶相關業務盈利能力提升新項目順利導入帶動公司利潤水平持續改善等是主要原因。

不過,從數據顯示來看,也有部分企業在2018年虧損的可能性極高。

從預告淨利潤同比的增減情況來看,有9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將有100%以上的下滑,也即,這些公司在2018年虧損的概率極高。從預報類型來看,這9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稱是“首虧”。從預計虧損的金額情況來看,有3家公司提及,可能淨利潤虧損金額將超過億元門檻。

虧損的原因來看,除了受收入減少、成本上升影響導致虧損之外,商譽減值等也是一些公司虧損的重要原因,“公司對收購形成商譽的減值計提進行了預估,年末公司將聘請專業機構對商譽減值所涉及的全部權益可收回價值進行評估,從而最終確定商譽減值計提數。”公司在公告中無奈地解釋。

此外,從一些虧損企業所屬行業中也可以看出,行業的變化,也是企業難以“獨善其身”的重要原因,“受光伏行業政策變動的影響,公司相關產品盈利能力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有公司在財報中解釋。

時下正逢兩市三季報發佈高峰期,對於投資者而言,參考企業的基本面情況的同時,仍需注意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