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邦:夫人看了落淚好幾次

刘庆邦:夫人看了落泪好几次

繼去年的長篇小說《黃泥地》之後,中國煤礦作家協會主席、北京作協副主席劉慶邦本月又推出了醞釀10年的力作《黑白男女》。當過農民、礦工、記者的劉慶邦,一直專注於現實主義寫作,鄉土和礦區兩大題材是他的最愛,此番新作聚焦礦難後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重建,劉慶邦坦言:“我一直強調要超越行業寫人的情感,講普通人在災難面前互相溫暖、自尊自強自立的故事。”

電影《盲井》改編自劉慶邦的中篇小說《神木》,曾獲得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多項大獎的他,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心願,“就是想寫一部煤礦礦工家屬的長篇,這個長篇醞釀10年終於實現了。”1996年,還是《中國煤炭報》記者的劉慶邦去發生瓦斯爆炸的平頂山採訪,“那幾天我的情感一直受到很大的衝擊,一再對自己說不要哭、不要哭,但是當面對遇難礦工家屬的時候,看他們悲痛欲絕的樣子,眼淚還是止不住一次又一次流出來,那時候就想寫點東西。”於是他寫了報告文學《生命悲憫》。

這篇紀實作品發表在《中國煤礦文藝》後引起了煤炭部領導的注意,“當時煤炭部副部長寫了一封公開信,信裡說我懷著對礦工的深情,從生命價值的角度用豐富的、感人的細節寫了這個事故,希望全國煤礦的管理幹部都要讀一讀這篇文章,對這些礦工的生命安全真正負起責任來。”《生命悲憫》在煤炭行業產業的影響是他所沒想到的,“後來我去煤礦採訪,吃飯的時候,餐廳外面站了很多人,他們說要見見我,想給我敬一杯酒。動了心寫的東西才會觸動讀者,引起共鳴。文藝作品為人民服務,這絕對不是一句虛妄的話。”

因此他有了一個更大的心願:“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用複雜的故事、豐沛的細節、飽滿的情感、眾多的人物,讓更多讀者讀到。”這個心願也成為他蒐集更多素材以便創作的持久動力。在《黑白男女》之前,應《人民日報》的約稿,他寫了短篇小說《清湯麵》,通過礦工家屬開的小麵館體現礦工和家屬的人性溫暖,“可以說《清湯麵》是《黑白男女》小試牛刀的前奏,也可以說《黑白男女》是紀實文學《生命悲憫》的虛構版,它們是一脈相承的。”

劉慶邦並不諱言生死,甚至提到了自己失去親人的經歷:“我9歲失去父親,我是長子,給父親送葬、摔盆,心靈上受到很大的刺激。父親去世兩年後祖父逝去,緊接著是一個弟弟,他生在困難時期,嚴重營養不良,得了佝僂病,長到七八歲還是沒了。父親和祖父去世,我也難受,但哭得不是很厲害,到弟弟死的時候,我哭得非常厲害,哭到手腳冰涼,渾身抽搐,一下子昏過去。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生死,文學作品也不可迴避這個問題。”

雖然直面生離死別,但是新作中劉慶邦沒有正面寫血淋淋的礦難,而是聚焦礦工家屬的情感和生活,“我沒有直接寫礦難和礦工,而是寫礦工的家人,我想要超越煤礦寫人的情感、寫人性。文學作品是以情感為審美核心的,情感是任何藝術的支撐點,衡量藝術作品好不好,就看情感飽滿不飽滿。”這部被譽為“心靈畫卷、人生壯歌、生命禮讚”的溫暖新作,感動的第一位讀者是劉慶邦的夫人,“我的第一位讀者是我夫人,因為我寫小說還是手寫,我一邊寫,我夫人一邊給我敲到電腦裡。夫人感動落淚好幾次,我說太好了,可以把我的第一位讀者感動,希望別的讀者讀了不僅能得到心靈的慰藉,還能從中汲取一種不屈的精神力量,那麼我的願望就算是實現了。” 新報記者 仇宇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