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劉慶邦到周口講學

中華龍都網訊(周口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洪濤 通訊員 任動 文/圖)4月3日,被譽為“中國當代短篇小說之王”的著名作家劉慶邦,來到周口師範學院,與莘莘學子分享創作心得,動情講述了他與母親生活的點點滴滴。

劉慶邦是從周口沈丘走出去的著名作家,他當過農民、礦工和記者。他的短篇小說《鞋》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神木》《啞炮》分別獲第二屆、第四屆老舍文學獎。他的多篇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德、意大利、西班牙等文字。劉慶邦現為中國煤礦作家協會主席,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我每年清明節都要回到老家沈丘縣給母親掃墓,母親去世15年了,我這是第15次回老家給母親掃墓,從沒有間斷過……”當日上午,講座剛一開始,劉慶邦就深情地講起了此次回鄉掃墓的感受,言語中透露出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母親是我的第一個老師,她不僅給了我生命,還給了我精神和靈魂;如今,母親不在了,我還在,我在繼承著母親的生命……”正是有著對母親深厚的情誼,讓劉慶邦在陪伴、守護病重的母親期間,用記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了母親的點點滴滴,也才有了《我就是我母親》這本書。

《我就是我母親》是劉慶邦的一部長篇非虛構作品。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作家的一段特殊的心路歷程與生命體驗。該書上部寫母親患病住院治療的日子,下部寫母親病重辭世的最後日子。

在當日的講學中,劉慶邦著重介紹了這部書,他說,當初並沒有想過要把日記發表,母親過世後,有一天他將這些日記翻出來看時,眼角溼潤了,於是,他整理出了4萬多字的文稿,最終成就了這本《我就是我母親》。該出一經出版,引起廣泛關注,有評論家稱該書是一部當代的“世說新語”。

當日,劉慶邦還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並就如何寫好散文和學生們進行了交流,劉慶邦說,散文可以想像,但是不能虛構,只有心魂、心靈的驅使才能寫好散文。在講課中,劉慶邦列舉動了小說家的散文和散文家的散文的不同,講到精彩之處,學生們報以熱烈掌聲。

在與大學生熱情互動之後,劉慶邦還為學子們簽名贈送了《我就是我母親》、《杏花雨》兩本書。

據悉,此次劉慶邦是受周口師範學院文學院邀請來周口參加“周口作家大講堂”活動,該活動自2017年開始,每年邀請周口作家代表,來周口師範學院文學院講學,與文學院師生面對面交流,激發教師們的研究和同學們的寫作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