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一碗魚粉毀了十年感情,你應該學會的情緒管理術


別讓一碗魚粉毀了十年感情,你應該學會的情緒管理術


醒來只有我一個人

分不清黃昏或清晨

空氣微冷有甚麼在流逝慢慢降溫

一顆心往下沉

畢竟只是太短的夢

彼此終於退回陌生

我加上你兩個人不等於我們

——王力宏 《兩個人不等於我們》


Yummy曾經邀請來自東京的生命狀態優化師、精神動力取向心理諮詢師李雨潭女士,為我們講述過一個非常難講的話題——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問題應該如何處理。現在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製作一本你的情緒詞典,重塑童年圖示

講師 / 李雨潭

一碗魚粉引起的情緒變化


別讓一碗魚粉毀了十年感情,你應該學會的情緒管理術

課程一開始,我們聽到了一碗魚粉的故事。

某天晚上,我們在北京的簋街吃了一碗特別好吃的魚粉,我們窮盡所有的詞藻來形容那揮之不去的美味,安利朋友一定要去嘗一嘗。但當朋友吃過之後,很遺憾,對這碗魚粉的評價並不高,甚至覺得有些難吃。

我們聽到好友的反饋非常失望,心情瞬間從分享的驚喜變成了不能收穫相同感受的沮喪。朋友的否定似乎意味著自己的品味特別差勁,我們懊惱、我們自責,開始害怕好友因此瞧不起自己,心想著如果當初不多事,不安利他去吃,就不會這樣了吧。也有可能,我們會對這位朋友憤怒:我覺得好吃的東西好意分享,為何你偏要說不好吃呢?真是不識好歹,沒有品位。

在這個故事中,每個人都有對應的畫面感可以代入。原本的事件只是你吃到一碗覺得非常不錯的魚粉想要分享,就可以逐漸發酵,引發那麼多的情緒反應。是我們小題大做、沒事找事、無理取鬧、作的要死嗎?是我們過於自我、不夠善解人意、不尊重他人嗎?

不過是一碗魚粉,兩個擁有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成長經歷的人可能就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所以,兩個人不等於我們,我們常常在親密關係中,因為不能與對方共生而產生強烈的失望,尤其是女性朋友,我們總是特別渴望和對方深度分享一些親密感受,當對方瞭解或明白我們的感受時,我們就獲得了某種確認,變得不再那麼孤單。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

別讓一碗魚粉毀了十年感情,你應該學會的情緒管理術

生活中,我們經常無名火起,不知道那根引線在哪裡被什麼瞬間點燃,成了他人心目中一言不合就爆炸的壞脾氣的人。

有一點心理學基礎的人可以知道,這些壞脾氣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都曾受到過不同程度的創傷。很多人會誤以為,只有父母離異、家人去世這種量級的事件才叫做創傷。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李雨潭老師的女兒剛滿四歲,在日本上保育園。最近一段時間,小朋友回家後跟母親聊天的需求明顯增加了,經常會告訴媽媽,誰誰誰搶走了她的玩具,很喜歡的某個老師離開了學校,自己很喜歡的某個小朋友突然更愛和別人玩了……一個四歲的孩子,不知不覺中在短時間內向父母表達了自己各種挫敗的感受。讓我們意識到原來在孩子的世界裡,任何一點被排擠、被打擊、被冤枉、被誣陷、被侵犯、被忽略等感受都可能成為他們心中的創傷或挫折。

我們常常說,小孩子什麼都不懂,要用最溫暖的顏色和最純真的心引領孩子的成長。但如果這些每天都在發生的創傷和挫折不能經過成人的處理和轉化,孩子是沒有辦法自行消化的。他們只能壓抑自己,將一大團糟糕的情緒吞嚥下去,吞到無意識裡,堆積到我們感覺不到的地方。

這種處理辦法特別像家中突然有客來訪,我們來不及收拾,慌亂間將髒衣服之類的東西一股腦塞進衣櫃,關起門來,創造一個沒有汙垢的空間。但關起來,就代表著不存在了嗎?如果這些髒衣物沒有被及時清理出來,洗好曬乾摺疊歸納,最終的結局肯定是發黴發臭。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成長的每一天,都靠自己用壓抑、吞噬情緒的方法來處理事件,天長日久,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下來,會發生什麼呢?我們的潛意識裡被塞進了太多太多隱形的創傷性情結,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緒都會變成我們的情緒按鈕,隨隨便便就可以被任何人按到,就地引爆。

一張結婚的床上躺著六個人


別讓一碗魚粉毀了十年感情,你應該學會的情緒管理術


公園裡,一對單身男女在相親,肉眼看是互相獨立的兩個人,但男女的背後,卻各自跟著自己的父親、母親,和彼此的幾個前男友、前女友們。

在這對男女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留下那些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人的影子。這些人會直接影響他們的人格結構、思維模式、行為習慣、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應激方式和內在的需求。簡單來講,這些決定了我們在什麼時刻、遇到什麼事情時會有什麼樣的情緒反應。

同樣是一管牙膏,太太每天幫先生擠好遞上,有的先生認為太太溫柔貼心,懂得照顧人,而有的先生會覺得太太是不是看不起他的自理能力:難道我還是孩子嗎?我自己不會動手嗎?你是嫌棄我連牙膏都擠不好嗎?就這樣越想越委屈,越想越生氣,然後衝著太太發了一次脾氣。這位發脾氣的先生真的是對太太有意見,不愛她嗎?其實不是,是太太無意識的行為喚起了先生內在的創傷性體驗。

如果我們在親密關係當中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我想我們首先可以嘗試停止譴責和攻擊自己。這是一個涉及到每個人從小到大的成長創傷有沒有機會被充分看見、處理、轉化的問題,它不僅僅是由你的伴侶和你的互動造成的,它也是一個家庭系統的問題,甚至是一個家族裡面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創傷的代際傳承的問題。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尋求一種關係。和自己的關係,和伴侶的關係,和父母的關係,和孩子的關係,和朋友的關係,和他人及世界的關係。我們通過關係來支撐自己,完成自我認識和確認,最終感受自我價值。

為什麼他感受不到我的痛苦


別讓一碗魚粉毀了十年感情,你應該學會的情緒管理術



北大的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老師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概念,那就是空心病的存在。研究表明,很多人並沒有抑鬱症,他們只是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和生活的意義,每天過的都很空虛。

這些有著空心病跡象的人,往往都是虛假自體過分龐大所造成的。他們從小就沒有機會按照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慾望生活,以至於長成了別人眼中、當然主要是父母眼中的樣子。這樣一來,如果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遭遇了某些嚴重創傷,如果我們的感受總是被父母忽視、否認,甚至遭到指責,那我們就會習慣壓抑,傾向於隱藏自己的感受。尤其是一些童年時期被寄養到老人身邊、父母長期缺席的「留守兒童」,他們長期體驗著「被拋棄」的感受,以至於成年後潛意識裡依舊會覺得「我會被拋棄」、「我沒有價值」、「連父母都沒辦法兌現守護我的承諾」。所以他們在親密關係中非常容易焦慮,沒有安全感,隨時隨地擔心自己會「再一次」被拋棄。

壓抑得多了,慢慢的,我們就會變得麻木,或者是在稍微出現一點不那麼好的感受時,會選擇用酒精、香菸,甚至毒品來幫助自己完成這個自我麻痺的過程。常見的自我麻痺方式還有:沉浸在悲傷的音樂當中,或者去睡覺,或者用刀片劃上自己的身體,讓身體的疼痛蓋過心靈的痛楚等等。總之就是怎麼感受不到情緒怎麼來,因為感受到這些情緒之後,又得不到合適的處理實在太痛苦了,為了不承受這種痛苦,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情感隔離的防禦方式。

這樣的人感受不到自己,不能接納自己,自然也不能夠接收他人的感受。所以他們在遇到對方表達感受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否定,或者嘗試干預。

「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不算什麼。」

「你想得太多了。」

「你去睡一覺就好了。」

「要不你還是喝點兒熱水吧。」

「你也有責任啊,也不能完全怪別人吧。」

這些話傳遞過來給人的感受就是傾訴之後更難受了:我們每一次尋求理解,都被對方丟過來一個非常粗暴的「安慰」一次次打回,即便是數十年之久的深厚感情,也會被情緒暴力擊退,曾許下一輩子諾言的朋友、戀人,甚至是血濃於水的親人,都會在這種情緒暴力面前內心崩潰。

這些感受不到的,被我們硬生生壓下來的情緒,最後也許會變成偏頭痛,變成慢性胃炎,變成肌肉痠痛、月經不調,甚至是變成腫瘤等軀體症狀。

除了這些軀體症狀,更不容忽視的還有因此產生的心理症狀,比如焦慮症、抑鬱症、恐怖症、強迫症,甚至是總是愛上不愛自己的人,總是喜歡所謂的渣男,總是受虐,熱衷於一夜情,喜歡做第三者,總是喜歡和性工作者一起玩耍,戀愛成癮,性成癮,酒精成癮,甚至是毒品成癮……這些成癮的方式都屬於代替表達自己情緒和需求的現實症狀,我們身邊來來去去卻一個也留不下的人,就是這些症狀的客體。

所以說,當我們出現任何一種情緒的時候,無論是憂鬱、焦慮、擔心、著急、難過、委屈、無奈還是失望,都不必急著趕走它們、否定它們、隔離甚至是壓抑它們。試著告訴自己,整合與完善自己個人結構的機會終於來了。

從現在開始,完成我們和愛人,和自己,和他人,和世界的深度連接與交流吧。


別讓一碗魚粉毀了十年感情,你應該學會的情緒管理術


這裡是Yummy,新女性的慾望管理賬號,同Yummy一起,發現你的愉悅新世界。

愉悅指南/故事/測評/陪伴,關注公眾號:Yummy精選(yummylife2015)

萬人驗證,讓伴侶激情重燃的小玩意,請了解:伴侶激情重燃的小玩意(https://h5.youzan.com/v2/feature/QkeYBso84X) ;

個人諮詢預約/教程,請添加微信個人號“yummy貧乳小仙女(ID: yummy201807)”,留言“頭條號”,可獲得首次免費答疑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