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英德“嶺南第一洞天”——寶晶宮

寶晶宮位於英德市南郊7.2公里處的燕子巖山脈中,佔地9平方公里,景區主要由寶晶宮溶洞、碧落洞、天鵝湖、’獅子山、英石園、摩崖石刻群六部分組成。

洞內有一百多個石景,石筍、石柱林立,石花、石幔千姿百態,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寶晶宮溶洞輝煌氣派,面積達三萬多平方米,踞廣東溶洞之最;洞內有一百多個石景石鐘乳玲瓏剔以其雄、奇、壯而著稱,有“嶺南第一洞天”的美譽。

廣東英德“嶺南第一洞天”——寶晶宮

景觀特點

由寶晶宮溶洞、碧綠湖、碧落洞和獅子山等景區組成,溶洞是這裡的最大看點,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在景觀燈的照耀下,顯得分外迷人,更有“嶺南第一洞天”之稱。

來到景區,未入“宮”門,其風景色已讓人駐足:三面環山、平靜如鏡的寶晶湖倒影著山色,幾座青翠的孤山錯落湖濱,九曲木橋連接湖心亭臺,舟泛湖中,美景天成。

寶晶宮溶洞已開放遊覽的有三層,上到二層、三層需要走上百個石階,給人一種在洞中爬山的感覺,非常有意思。洞內石筍、石柱林立,石花、石幔千姿百態,石鐘乳玲瓏剔透,絢麗多姿,有的如花鳥蟲魚、有的似飛禽走獸,景色獨特。洞壁上還保存有一百二十多則摩崖石刻,歷史意義深遠。

廣東英德“嶺南第一洞天”——寶晶宮

石灰岩洞主要分成兩大類,

一類為構造性洞穴,即洞穴形成主要受構造支配;

第二類是外動力形成洞穴,即洞穴形成是由地下水溶蝕而成。

地下水面一般呈平坦近水平形態,因此巖洞也呈近水平狀態,它能切過傾斜的地層。寶晶宮卻是兩者兼而有之,上洞即為沿岩層傾斜面形成的構造性洞穴;而底層還有積水的地下河所在,即為沿地下水面附近發育的外動力形成的洞穴。此外,一般巖洞可按氣候分為冷洞和暖洞,冷洞是洞口在上方的巖洞,當空氣冷卻後,由洞口沉積到洞穴底部,致使洞內氣溫保持較冷,即使洞外夏天高溫,洞內聚積的冷空氣不能逸出,故洞內仍比洞外冷,故稱冷洞。而暖洞則洞口在下方,洞體在上方,夏天暖空氣由洞外進入,浮上洞內,到冬季天冷,仍因氣暖輕浮,不能從下口流出,故冬天洞內仍保持夏天氣溫,稱為暖洞。寶晶宮上層為暖洞,而下層又為冷洞,又集冷、暖洞於一洞之中,這在國內也不多見。

廣東英德“嶺南第一洞天”——寶晶宮

夢幻螢火蟲洞

溶洞的第三層,是寶晶宮暖洞,此洞常年溫度保持在24℃左右,溫度溼度和人體適宜,是陸生螢火蟲適合繁衍生息的棲息地,曾經這裡聚居著成千上萬的螢火蟲,但隨著景區的不斷開發以及遊客數量的遞增,對螢火蟲的棲息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現在不管是在鄉野間還是我們的溶洞都很難看見螢火蟲的身影。現在為了還原螢火蟲昨日的風采,重拾我們的記憶,只能採用現代高科技手段打造出一個夢幻螢火蟲洞,綠光閃閃的特製螢火蟲激光燈照射在這個陰暗溶洞的洞壁上,像是無數螢火蟲發出的耀眼光茫,閃爍的燈光與溶洞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交相輝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