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數字科技 金融之後的“產業×科技”生意經

京东数字科技 金融之后的“产业×科技”生意经

2018年11月20日舉行的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宣佈京東金融升級京東數字科技。企業供圖

由2013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元年走來,到現在不到短短五年的時間內,京東數字科技以己之名,打響了行業戰略升級戰。作為一家科技公司,京東數字科技以產業既有知識儲備和數據為基礎,以不斷髮展的前沿科技為動力。最近,其代表詞從“科技金融”發展到“金融科技”,現在又變成了“數字科技”。

2018年9月17日,京東金融採用了最簡單直接的舉動,低調地彰顯自己不是一家只有金融業務的公司,品牌升級後的公司名稱為“京東數字科技”。將“數字科技”直接作為名稱,在互聯網圈子實屬罕見,其拓展數字邊界的決心不言而喻。

品牌升級拓展數字邊界

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不過短短五年的時間內,整個行業的風向標卻歷經多次變更,從最早的P2P到2015年監管收緊下的Fintech提法,到如今數字科技的衍生。曾經標榜“用科技顛覆金融”的互聯網公司紛紛開始“不做金融”,螞蟻金服轉移業務重心走向技術服務,百度金融步入分拆最後階段,樂信提出不參與金融業務競爭……互聯網公司對“去金融”“重科技”已經達成了共識。

可以說,京東數字科技的這一舉動,都足夠為金融領域創新者們帶來一次反思,即發揮自身科技公司的優勢,以“合作者”之姿長遠發展。

按照數字科技的說法,金融之後京東數字科技會做什麼?

一方面,京東金融積累了13年的電商及金融科技經驗,累計服務4億個人用戶,擁有線上線下商戶800萬家,都使京東數字科技妥妥地站在“數字之巔”。另一方面,早在去年2月,京東數字科技專門成立了京東城市計算事業部。海量多維數據能夠在京東城市提供的城市計算平臺上彼此“對話”,進而實現一座由數字科技打造的智能之城。佈局智能城市變得水到渠成。

作為“城市計算”理念的提出者,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城市計算事業部總經理、京東數字科技首席數據科學家鄭宇教授在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中日韓智慧城市與城市計算論壇上就表示,京東城市聚合整個集團在電商、物流、金融、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等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產、學、研、管、用一體化創新機制,打造出了一套能夠讓多方共同服務於智能城市建設的“城市操作系統”。

該系統基於城市計算平臺產品提供的大數據和AI能力,可以高效支撐城市交通、環境、能耗、民生政務、公共安全、產業規劃和商業運營等多個領域的垂直應用,為城市打造從合理規劃、到高效運維、再到精準預測的閉環和可持續發展生態。

據瞭解,京東城市作為智能城市落地的抓手,目前已經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福州、雄安、宿遷、成都等地建立合作,通過平臺化、生態化運營和融合商業模式,提供點、線、面結合的頂層設計加上跨領域的城市應用。

“數據+AI+IoT”助力業務深耕

當然,不同機構紛紛出具智能技術優化城市的新方案,螞蟻金服提出“移動智慧城市”,阿里雲發佈“城市大腦”,騰訊推出“超級大腦”,百度開放“百度大腦”,都在以新興技術為我們打開無限可能,讓城市煥發出新的生機。

在鄭宇教授看來,一家真正做好智能城市、服務智慧社會建設的科技公司,一方面要有頂天的技術能夠帶動產品和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要通過產業落地,獲得源源不斷的數據、推動核心技術持續領先和在應用上的戰鬥力。

去年11月20日,新升級的京東數字科技在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宣佈了包含京東金融、京東城市、京東農牧、京東少東家、京東鉬媒等多個獨立子品牌。

備受關注的是,2017年的“豬臉識別”賽題在去年實現了應用轉化,走出實驗室,形成了“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神農系統(SaaS)”三大模塊的智能養殖解決方案,並獨創了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設備,以打通養殖全產業鏈。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京東數字科技進入養豬產業與此前一些互聯網公司是自己養豬截然不同,京東數字科技是以智能解決方案服務大中型養殖企業,幫助養殖企業實現互聯網化、數字化和智能化。

據瞭解,基於京東數字科技AI系統的“豬臉識別”算法能夠快速關聯某隻豬的生長信息、免疫信息、實時身體情況,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異常原因,並通知飼養員對症下藥。根據不完全統計,如果整個中國養殖業應用這一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大中型養殖企業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節省飼料8%-10%,縮短出欄時間5-8天,每年至少可以降低行業成本500億元。

依託京東數字科技的“數據技術+AI+IoT”三大技術核心能力的京東農牧,也讓我們開始期待高新技術“養豬”帶來的科技革命,對於生產端和行業壁壘的改變。

“產業×科技”初現乘數效應

眼下,京東數字科技推出“產業×科技”戰略,想要使技術應用體現價值。在鄭宇教授看來,京東城市提出的“智能城市”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針對城市痛點,京東城市提供智能交通、智能環保、智能能源、智能信用、智能規劃、公共安全、電子政務的七大解決方案。

同時,在空氣質量監測、城市違章停車檢測、大數據管網水質預測、信用城市、救護車站點選址及實時調度優化、城市路網交通狀態實時掌控、AI火力發電、AI預測城市區域人流及流轉項目應用案例中,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與產業對接、融合。

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京東城市依託城市計算這一多學科交叉的新興領域,不但建立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積極推進“產學研管用”一體化進程,還組建了世界級學術委員會。

2018年11月20日,京東在JDD-2018大會上宣佈:要給城市裝上操作系統。這個系統將基於京東城市計算平臺,實現數據“說話”,通過AI算法,讓整個城市運營和公共服務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

就如麥肯錫所說:“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我們看見了京東數字科技的數據科學與商業智能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不僅僅是技術和創新,也包括我們的城市,正在發生著實際價值的轉移。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王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