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代帝王,迷信所謂的長生不老之術,結果毒死自己

晉哀帝,複姓司馬,名丕,字千齡,父親是晉成帝司馬衍,母親是周貴人。司馬丕生於公元341年,卒於公元365年,於公元361年登基,在位一共5年,司馬丕死後葬於安平陵,諡哀皇帝。

他一代帝王,迷信所謂的長生不老之術,結果毒死自己

司馬丕是晉成帝司馬衍的長子,但當公元342年,22歲的司馬衍駕崩之時,司馬丕與弟弟司馬奕尚在襁褓中。外戚庾冰為了保住庾家在東晉朝廷中的權勢,便建議司馬衍選擇胞弟司馬嶽作為繼承人,而非由司馬丕繼承皇位。於是晉成帝將司馬嶽立為儲君,司馬嶽登基後又將自己的兒子司馬聃立為太子,將司馬丕封為琅琊王,後來又擔任散騎常侍,中將將軍,驃騎將軍等官職。

公元344年,司馬丕的叔叔靖康帝司馬嶽在位3年便駕崩,太子司馬聃繼承皇位,是為晉穆帝。司馬聃在登基17年後也駕崩,此時司馬丕已經成年,靖康帝司馬嶽的妻子,也就是司馬丕的嬸嬸褚太后認為,司馬丕本來就是皇室正統,何況當初皇位本來也應該傳司馬丕,於是下令司馬丕繼承了皇位。

他一代帝王,迷信所謂的長生不老之術,結果毒死自己

父親晉成帝司馬衍的皇位,就此再次傳回了兒子手中,此時的東晉王朝依然面臨著內憂外患,馬皮丕表現出一個明主應有的樣子。對外,司馬丕派遣將領率領水軍援助洛陽,對內,司馬丕則下詔減輕繁重的賦稅,以及嚴苛的刑罰。司馬丕還曾經親自下地耕作,以此鼓勵全國發展農業。當自己喜得一子後,司馬丕更是下令大赦天下。

然而,司馬丕和歷代帝許多帝王一樣,迷信長生不老之術,並且按照道士傳授的修煉辟穀,服食丹藥,無論大臣怎麼勸阻,司馬丕一概置之不理。結果是司馬丕藥性發作而患上疾病,以至於長期無法理政,只好再次由褚太后臨朝聽政。

他一代帝王,迷信所謂的長生不老之術,結果毒死自己

公元365年,司馬丕因服食丹藥過多而病重,不久之後駕崩於西堂,司馬丕死後被葬於安平陵,諡哀皇帝。

晉哀帝司馬丕在位時間雖短,但也採取了一系列有利國計民生的經濟政策。與此同時,司馬丕向其叔父司馬嶽一樣,是位有名的書法家。如果司馬丕能夠始終保持開明勤政的作風,或許在他統治期間,東晉的實力還能更上一層樓。

然而不幸的是,司馬丕雖然年紀輕輕,卻迷信所謂的長生不老之術,他的荒唐做法不僅損害自己的健康,也終止自己開明的帝業,可謂是令人痛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