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重慶的小面,最開始因為是“窮”!

網紅重慶的小面,最開始因為是“窮”!

重慶小面的真正面目是窮!

在中國“南稻北麥”的飲食格局中,卻獨有那麼一座南方的城以面文明,這就是重慶!近兩年來重慶這座城市在媒體炒作的推動下漸漸變成了網紅,輕軌從樓中穿過的李子壩、小天鵝打造的洪崖洞、模仿世博會的國泰藝術中心,都成了來這座城市打卡的聚集地。當然我們今天的主要目的是還原小面的真正面貌!

網紅重慶的小面,最開始因為是“窮”!

重慶的山地以前也是產麥子的!

說到小面第一反應肯定是重慶!面是麥子的產物,其實在以前重慶、四川地區也是要種植麥子的,冬季播種芒種時節收割,但是產量不多,每戶大概也就1000斤左右,主要是以賣麥子為主,以此增加收入;後來重慶、四川地區的勞動力大量外流,漸漸的種植小麥的也就變少了,甚至可以說少得可憐!所以重慶、四川地區他是有食麵的這個傳統的,就是現在的農村地區晚上仍有食麵的習慣,不過常常是以乾麵為主(店中用的常常是水面)!所以小面肯定是從農村走向城市的,因為是先有村再有城!

網紅重慶的小面,最開始因為是“窮”!

洪崖洞漸漸成為了打卡的聖地!

小面另外一個名稱為“素面”,無論是“小”還是“素”給人的感覺就是不豐富、不富裕;的確也是這樣,小面是一個不富裕時代的產物,我相信最初的小面配料肯定沒有現在的這麼複雜,並且最初的目的就是解決外出人的溫飽!包括現在在重慶這座城裡打拼的人,吃小面(沒有澆頭)的收入都不是太景氣!因為成本低所以價格低,一夾面,一夾時令葉菜就是小面的最初模樣;但是隨著物質的逐漸豐盛,慢慢的澆頭也就開始豐富起來了,什麼肥腸、牛肉、豬肉這些開始澆水在了面上,這才是這座網紅城市現在意義上的“小面”。

網紅重慶的小面,最開始因為是“窮”!

簡潔充實才是小面的文化基因!

重慶小面以麻辣為主,然而辣椒傳入中國不過區區四百年左右,並且它最先出現在蘇州的園林中當盆栽,所以我相信人們給這桌城市定位的“辣”並不是這座城市最開始的面貌,反而可能是“麻”比“辣”的歷史更加悠久,因為在重慶、四川地區的深山中也是野生花椒是常見的,由此推斷“小面”最開始的味道或許是“麻”味為主!舌頭麻木後對食物的其他味道就不是太敏感了,這樣有利於吞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