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腫脹、疼痛不退,試試中醫“熱敷”療法,簡單實用

骨折病人手術後的護理

骨折是常見的骨科疾病,日常生活中由於不注意發生骨折的現象很常見,現在醫院一般採用手術和手法復位治療,治療完成後,患者肢體通會出現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可以引起疼痛,對於術後恢復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手術之後的康復對於骨折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骨折”腫脹、疼痛不退,試試中醫“熱敷”療法,簡單實用

骨折後出現腫脹的原因

骨折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機體創傷。一般情況下需採取手術或者手法復位等方案治療,特別是採取手術治療的,在手術中創口組織會出現出血、組織細胞滲液等現象,這是正常的身體反應,也是造成手術後患者肢體腫脹的主要原因。手術操作引起患者血管斷裂,致使靜脈血液迴流受阻,在加上手術後要求患者儘量減少活動,肌肉組織活動隨之減少,導致淋巴即靜脈迴流不暢,還有就是手術後的包紮固定不當,也會引起受損部位的腫脹。

“骨折”腫脹、疼痛不退,試試中醫“熱敷”療法,簡單實用

腫脹的危害

一般情況,在手術後72小時內,腫脹都應該消失,肢體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有的患者出現長時間的腫脹疼痛,不單給患者帶來痛苦,也給術後肢體的恢復帶來極大的困擾,嚴重影響到受損部位的癒合,臨床上經常採用各種物理療法來對腫脹部位進行消腫治療,以促進骨折部位的癒合,並降低手術併發症的出現。

中醫學認為,人體骨折後,體內經脈受損,造成營血妄行,阻滯脈絡,淤積於皮膚,則出現腫脹,由於氣機瘀滯,氣血運行不暢,久瘀不散。不通則痛,而新血未生,肌筋破壞,遂出現活動受限,肢體疼痛的現象。故而治療應遵循活血消腫、化瘀止痛的原則。

“骨折”腫脹、疼痛不退,試試中醫“熱敷”療法,簡單實用

消腫止痛的中醫熱敷療法

消腫止痛的辦法很多,今天我們介紹一種臨床經常採用的中醫熱敷療法,來治療患處腫脹。熱敷療法多用於骨折及軟組織損傷患者的治療。

處方:紅花、木瓜、龍血竭、透骨草、制乳香各30g,當歸、川烏、白芷、羌活、骨碎補、土鱉蟲各20g。

製法:將上述藥品研磨成細分,越細越好,用50度以上的白酒進行浸泡,時間為一天。

使用:將製作好的藥粉裝入布袋中,加入30分鐘,將藥包放置於患者腫脹肢體部位來回熨燙,緩慢移動,注意:要避開手術部位,溫度要控制到微燙,但不可燙傷皮膚,每次20分鐘,每天做2次,一週為一個療程。

方解:方中制乳香、血竭、紅花、當歸、土鱉蟲、白芷共奏活血化瘀、消腫生肌、通絡止痛之效;羌活、川烏、骨碎補、透骨草有強筋健骨,溫經通絡,化溼除痺之功效。諸藥合用,研磨成粉,用酒調和後加熱貼於患側,藥力與熱能借助酒的行散能力滲透於患者筋骨間,達到舒筋緩急、溫經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同時,熱敷能是加快藥物吸收的條件,亦是提升藥效的關鍵。在中藥熱敷過程中,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密切關注患者皮膚耐受情況,並調節溫度,避免燙傷,以滿足臨床治療要求。

“骨折”腫脹、疼痛不退,試試中醫“熱敷”療法,簡單實用

結束語

骨折病人手術後的護理非常重要,千萬不可大意,術後的護理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恢復速度,有效減少併發症的出現。要做到以下一點,一是保證患側肢體處於高位,加強靜脈血液的迴流,有助於消除腫脹和疼痛。二是保證患者恢復期的營養,增加營養以加強患者的恢復速度。三是在腫脹和疼痛消除後積極對受傷部位進行手法治療,促進細胞的代謝,保證骨折部位的癒合。老話說了:“三分治病,七分養病”,一定要做好術後的護理工作,保證疾病的康復。敬請關注《岐伯小醫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