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凇、雨凇——傻傻分不清(來源:新華網)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見過北國的大雪,才會明白什麼是“天下蒼茫”,雨雪形成的壯麗景觀是冬季不可錯過的,而霧凇、雨凇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霧凇


霧凇、雨凇——傻傻分不清(來源:新華網)


王亮亮 攝

霧凇其實也是霜的一種,是由冰晶在溫度低於冰點以下的物體上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粒狀結構沉積物。其形成過程是:當過冷水霧(溫度低於零度)碰撞到同樣低於凍結溫度的物體時,便會形成霧凇。

霧凇可分為兩種,晶狀霧凇是過冷卻霧滴在溫度低於0℃的物體迎風面撞凍而形成的,呈半透明毛玻璃狀,密度比較大,形成時風速較大;粒狀霧凇是由於冰面與水面的飽和水汽壓差,使得過冷卻霧滴蒸發,霧凇凝華增長而形成的,呈乳白色鬆脆粒狀起伏,密度比較小,形成時風速不大。過冷卻水比較充足一般形成晶狀霧凇,過冷卻水比較少一般形成粒狀霧凇。

雨凇


霧凇、雨凇——傻傻分不清(來源:新華網)


王亮亮 攝

超冷卻的降水碰到溫度等於或低於零攝氏度的物體表面時,所形成玻璃狀的透明或無光澤的表面粗糙的冰覆蓋層,叫做雨凇。

雨凇比其他形式的冰粒堅硬、透明而且密度大(0.85克/立方厘米),和雨凇相似的霧凇密度卻只有0.25克/立方厘米。雨凇的結構清晰可辨,表面一般光滑,其橫截面呈楔狀或橢圓狀,它可以發生在水平面上,也可發生在垂直面上,與風向有很大關係,多形成於樹木的迎風面上,尖端朝風的來向。根據它們的形態分為梳狀雨凇、橢圓狀雨凇、匣狀雨凇和波狀雨凇等。

雨凇大多出現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個多月內,起始日期具有北方早,南方遲,山區早、平原遲的特點,結束日則相反。地勢較高的山區,雨凇開始早,結束晚,雨凇期略長。如皖南的黃山光明頂,雨凇一般在11月上旬開始,次年4月上旬結束,長達5個月之久。據統計,江淮流域的雨凇天氣,沿淮的淮北地區2至3年一遇,淮河以南7至8年一遇。但在山區,山谷和山頂差異較大,山區的部分谷地幾乎沒有雨凇,而山勢較高處幾乎年年都有雨凇發生。

景色雖美但也要及時預防

冰雪的世界,銀裝素裹,因為特定的氣象條件,形成了美輪美奐的景觀,但美麗的背後也不能忽視其帶來的影響。霧凇結構緊密,密度大,對樹木、電線及某些附著物有一定的破壞力。雖然雨凇晶瑩剔透,美輪美奐,但它卻是一種災害性天氣,不易剷除,破壞性強,它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我們也要及時預防可能發生的危害,儘可能減少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