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的5大關鍵指標!

自從專業分工以來,整個世界都是在交易,大規模的交易就是商業,有商業就有商業模式。市面上講商業模式的喜歡雲裡霧裡、簡單事情複雜化,為的是讓自己看起來更專業。

什麼是商業模式?其實很簡單,就是掙錢的結構。

那什麼是結構?結構就是整體如何排列組合,包括時間和空間各個元素的排列組合。

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的5大關鍵指標!

所以,商業模式包括三大方面:

第一個是盈利,包括成本、利潤、現金流,這個商業模式的三個關鍵財務指標。

第二個是整體,又或者說閉環,你這條掙錢的路能否走通,比如你做電商平臺,必須有平臺、賣家、有買家、有物流公司、有支付工具等,這些才能滿足網上購物整個消費閉環。只有能產品或服務能順利傳遞到用戶,商業模式才算完成整體閉環。

第三個是結構,你是做哪一個環節。比如阿迪耐克,主要做研發設計和品牌運營兩大環節,其他生產製作和渠道分銷就交給第三方。結構就是整個商業模式是不是良性的,能不能持續。是大家都有錢掙,還是一家或少數幾家吃肉,另外幾家湯都沒得喝?

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結構更加扁平化,每個環節都更多指向用戶,讓用戶更多參與整個商業模式的設計和體驗,基於用戶的評價和數據完善商業模式流程和結構。

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的5大關鍵指標!

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有以下幾個關鍵特點或者說指標:

高效獲取

高效是互聯網經濟的特徵之一。BAT為什麼成為中國最厲害的互聯網公司、最主要就是高效,高效連接人與信息,人與商品,人與人。

滴滴基本沒有自己的車輛,但為什麼成為最大的交通運輸工具和平臺之一,最主要的就是能夠快速連接人與車,讓閒置車輛資源得以盤活。

當然,這一切都是基於前臺和後臺的技術支撐、平臺設計和運營管理。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和共享,連接和共享的本質就是高效。凡是不能幫助用戶節省時間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都將被淘汰。

深度體驗

除了高效之外,從電商到O2O到現在的新零售,都是讓消費者有更深度的體驗,電商只滿足效率,O2O只滿足效率和體驗,新零售滿足效率、體驗和精準服務。

新零售的核心是建立會員數據庫,通過大數據重構人、貨、場,讓用戶享有比電商和O2O更深的體驗。

比如線下體驗到好的產品,但是不想立馬提回家,可以線上下單,線下送貨,又比如線上看到好的產品,但不知道是不是貨真價實,於是可以自己到線下門店甚至門店上門送體驗品驗貨。

​但這一些的關鍵都在於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才能精準匹配會員需求,才能最大限度減少終端庫存。

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的5大關鍵指標!

眾人參與

互聯網商業模式一定是輕資產的,平臺設計規則,用戶輸出內容甚至需求,供應方提供商品或服務,激活產業鏈閒散資源,實現整個行業資源優化配置。

而要實現用戶選擇、決策和消費者簡單,就必須整個產業鏈都為用戶服務,為用戶節省時間,降低成本,簡化決策,提升體驗!

所以,互聯網商業模式一定是前臺很簡單,為的是用戶體驗,後臺很複雜,為的是決策科學。前臺不簡單,用戶體驗不好,後臺不復雜,模式容易複製。

利潤多元

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設計一定不能僅從用戶身上獲取利益,因為用戶最大的價值其實是規模價值,而要更多從行業中上游甚至跨行業獲取利潤,平臺入駐費、廣告推廣費、工具使用費等等。

個性定製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用戶的話語權越來越高,用戶對公司的商業模式設計越來越重要。主流自媒體平臺都採用大數據推薦算法模式,看你想看的,通過分析你的背景資料、閱讀歷史、生活和工作環境,來推薦你想看的內容。即使推薦不精準,也可以由用戶人工選擇是否對這方面的內容感興趣。

用戶越來越多參與商業模式的整個環節,比如設計,品牌可以網上發起投票,用戶決定設計款式和風格,比如傳播,用戶的意見和評論將越來越被設為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

互聯網商業模式必須基於互聯網特點出發,必須將互聯網視為一種工具、一種思維和一種精神,為用戶提供高效、深度、定製化服務,同時降低用戶決策成本,提升決策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