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之花——從民族舞演員成長為西北方面軍最好的狙擊手

其實蘇聯紅軍中有許多奮戰在一線,戰功卓著的士兵,他們的事蹟一點也不比其他交戰國的士兵差,只不過國內懂俄語的人太少,以至於無人問津。

就有這麼一位勇敢的姑娘,戰前是一位民族舞舞蹈演員,戰爭爆發後,她毅然拿起武器保家衛國,在整個戰爭中共消滅了129名法西斯分子,她就是阿塞拜疆族姑娘濟芭·帕夏·克澤·加尼耶娃(Qəniyeva Ziba Paşa qızı, 1923年—2010年)。

戰地之花——從民族舞演員成長為西北方面軍最好的狙擊手

現代數碼技術復原的彩照

根據一些文獻史料記載,濟芭·加妮耶娃於1923年8月20日出生在阿塞拜疆的沙馬基市,而《人民功勳》項目則認為她出生在哈薩克斯坦的奇姆肯特市,而阿塞拜疆蘇維埃百科全書上則記載她出生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古麗斯坦市,總之出生年月是確定的,但出生地卻一直存在著爭議。濟芭的父親是阿塞拜疆人,而母親是烏茲別克人。她14歲時失去了雙親成為了孤兒:1937年濟芭的母親遭到了清洗,而父親帕夏·加尼耶夫為了挽救她的性命不得不不承認她是自己的女兒。同年,濟芭來到了塔什干,進入了烏茲別克斯坦音樂團的舞蹈部門。1940年,她搬到了莫斯科,成為了莫斯科國立戲劇藝術學院表演系的一名大學生。當戰爭爆發的最初幾天裡,她像數十萬蘇聯學生一樣,自願參軍入伍,奔赴前線抗敵。加尼耶娃在射擊速成班裡學會了如何使用機槍以及狙擊步槍,同時還掌握了偵察技能。1941年11月7日,她作為莫斯科共產主義第3師的一員,隨部隊參加完紅場閱兵後,直接開赴前線保家衛國。

戰地之花——從民族舞演員成長為西北方面軍最好的狙擊手

根據兵役局的檔案資料顯示,1941年10月16日,濟芭·加尼耶娃在莫斯科州莫斯科市紅色普列斯尼亞區的軍事委員會登記參加工農紅軍。入伍後,她先後在列寧格勒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麾下作戰。她作為一名無線電操作員兼狙擊手,曾16次穿越前線進入敵佔區執行偵察任務,通過無線電將重要的敵情發回部隊,她被認為是師裡面最好的狙擊手之一。

1941年10月,她成為了莫斯科共產主義第3師的一名步槍手,並不斷的磨練自己的狙擊技能。1942年1月,在莫斯科共產主義第3師的基礎上重建了步兵第130師(第二次組建)。1942年春,加尼耶娃隨該師調入西北方面軍後積極參與前線的作戰行動。她與同為共青團員的戰友妮娜·索洛娃一起被選中,組成了師裡的狙擊行動小組。根據《人民功勳》[1]的資料顯示,1942年4月12日至5月23日,濟芭·加尼耶娃作為步兵第130師獨立摩托化步兵偵察第151營的狙擊手兼偵察員,在黑村、盧涅沃村、奧熱斯岑村和佳吉列沃村地區的行動中,擊斃德軍20人,其中包括2名軍官。而在弗拉基米爾·謝爾蓋耶維奇·穆爾曼採夫撰寫的《偉大的衛國戰爭中的蘇聯女性》一書中則認為她在此期間擊斃了21名希特勒分子。在戲劇藝術家塔希爾·薩拉霍夫的回憶錄裡記錄了他與加尼耶娃的談話內容,加尼耶娃曾對他說:“塔希爾,在戰爭中我親手殺死了129名法西斯分子。”

1942年5月23日,濟芭在攻打列寧格勒州莫爾沃季茨基地區的大夫拉戈沃村的戰鬥中擊殺了7名敵人,但在途中她被敵人的迫擊炮彈片擊中身負重傷。

生命垂危的她奇蹟般的搭上了一架飛往莫斯科的飛機,併火速送往醫院救治。在她未脫離危險期的日子裡是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什維爾尼克(1946—1953年擔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妻子悉心照料,後來濟芭還因血液中毒差點沒救得過來,是瑪利亞整整十一個月未曾離開過病床半步的照顧,才讓她活了下來。當她甦醒後,瑪利亞喜極而泣的抱住她說道:“你知道嗎?所有的正常女性一般只會帶自己的孩子9個月,而我帶著你11個月。”當濟芭傷愈出院後,什維爾尼克夫婦將這位阿塞拜疆姑娘接進了自己的家庭。

為了表彰她在戰鬥中的英勇表現,蘇聯當局授予了她紅旗勳章、紅星勳章和保衛莫斯科獎章。

她的英雄事蹟通過《共青團報》在整個蘇聯廣為流傳。她的照片和用狙擊槍擊殺法西斯分子的事蹟被登載在了蘇聯所有的中央和地方報紙上。當納粹德國的鐵蹄企圖染指高加索地區和巴庫油田時,她呼籲高加索地區的婦女同胞站起來保家衛國。

1942年《女工》雜誌的第19和第20期上,發表了她的高聲疾呼:

“敵人正在蠶食我們美麗。雄偉的高加索。山區婦女們:哥薩克人、車臣人、卡巴爾達 - 巴爾卡爾人、阿塞拜疆人、格魯吉亞人、亞美尼亞人——每個生活在高加索和外高加索這片天空下的人們,都會幫助你的丈夫和兄弟們,趕走那些破壞我們家鄉的強盜般的敵人!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油、棉花、果園裡的果實來擊敗敵人!讓我們捍衛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捍衛家園,詛咒那些企圖奴役我們的野蠻人!為了自由、尊嚴和榮譽!我們不會將自己家園拱手讓給敵人我們!讓敵人去死吧!讓我們鋒利、強硬的武器給他們帶去恐怖的死亡吧!"

步兵第518團前團委書記季耶夫斯基中尉在自己撰寫的文章《我親愛的莫斯科人》中這樣描述這位阿塞拜疆姑娘:

“在莫斯科共產主義師,我結識了來自戲劇藝術學院的一年級學生濟芭·加尼耶娃。在前線的磨練中,她掌握了狙擊技能,併成為西北方面軍中最好的狙擊手之一。在第二次負傷後,濟芭在醫院裡待了大約兩年,他為活下來跟病魔搏鬥,為康復而努力奮鬥。而她對知識渴望也同樣如此。戰爭結束後,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先後獲得了本科和研究生文憑。“

1945年,濟芭在烏茲別克斯坦導演納比·加尼耶夫拍攝的電影《塔希爾與祖赫拉》中飾演波斯舞者。

戰地之花——從民族舞演員成長為西北方面軍最好的狙擊手

電影《塔希爾與祖赫拉》的海報

戰爭勝利後,濟芭·加尼耶娃與阿塞拜疆外交官託菲克·加德洛夫結為連理,後者當時是蘇聯駐土耳其大使館的工作人員。 後來濟芭與丈夫回到了莫斯科,這對夫婦育有一子,名叫馬拉特·加德羅夫。

回到莫斯科的濟芭·加尼耶娃開始研究歷史,最終成為東方學的博士、教授和語言學負博士。 1955年至1956年,她擔任巴庫高級黨校的語言和文學系主任。 自1956年起,她擔任蘇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的副所長。1985年,在慶祝衛國戰爭勝利40週年之際,她作為親歷這場戰爭的老兵榮獲了1枚1級衛國戰爭勳章。

[1] 1個與偉大的衛國戰爭有關的電子數據庫的名稱,全稱為《1941—1945年偉大的衛國戰爭中的人民功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