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牛肉,太谷餅!一塊牛肉有什麼特色?盡享譽千年

平遙牛肉,太谷餅!一塊牛肉有什麼特色?盡享譽千年

平遙牛肉

哇!!!看見這牛肉有沒有流口水,今天咱們還是吃的老念頭,聯繫的吃了好幾天的面。今天我們要換換口味了,吃點牛肉吧。平遙牛肉,太谷餅!這是一句山西的固話,意思就是在讚美平遙牛肉,和太谷餅的美味,今天咱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平遙的牛肉,為何如此出名。

平遙牛肉,太谷餅!一塊牛肉有什麼特色?盡享譽千年

平遙牛肉,山西省平遙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山西有句古話:“平遙牛肉、太谷餅”就是讚美平遙牛肉的美譽.

平遙牛肉久負盛名,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清嘉慶年間,邑人雷金寧及其子孫三代,在城內文廟街設有興盛雷牛肉店,長達百餘年。到光緒末年,又有任大才與其子任仰文在城內西大街成牛肉鋪,所制牛肉可與興盛雷牛肉相媲美,均為正宗產品.

平遙牛肉,太谷餅!一塊牛肉有什麼特色?盡享譽千年

平遙牛肉,傳統制作工藝獨特,從生牛屠宰,生肉切割、醃漬、鍋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鹽、用水以至加工的節氣時令等,都十分講究。依靠當地特有的土壤、水質、氣候、人文等因素,採用考究的選料方法和獨特的醃、滷、燉、燜製作工藝,所產牛肉,色澤紅潤,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醇香可口,營養豐富,具有扶胃健脾之功效。經國家肉類食品質檢中心檢測,平遙牛肉鈣、鐵、鋅含量分別比一般牛肉高127%、59%、32%,維生素均比一般牛肉高。

平遙牛肉,太谷餅!一塊牛肉有什麼特色?盡享譽千年

平遙牛肉加工的手工技藝全面繼承了“老字號”的傳統。在加工工具上僅憑“五個一”,即一塊肉、一撮鹽、一隻缸、一口鍋,不加色素,其色紅潤,不用作料,綿香可口。在加工工序上,從一頭牛的篩選到出肉,概括為五個字,即相、屠、醃、滷、修五大工藝流程。

平遙牛肉,太谷餅!一塊牛肉有什麼特色?盡享譽千年

相必健:健牛為本

相看肉牛,篩選嚴格。“非病、非殘、非犢之健牛,方選為本。”目測肉牛無病、無傷殘,年齡不低於四歲,體貌呈長方形或圓桶形,體軀深厚,胸前端、尾根部兩側突出豐滿。手壓牛脊部、腰部、肋部、肘部有厚實感,體重不低於300千克方可入選。

屠必靜:刀穩筋連

肉牛宰殺時,講求淨、靜、穩。好的屠宰師,往往眼明手快,手起刀落,殺牛剔骨、切割牛肉塊前後僅需15分鐘。宰後剔肉時,技師十分注意保持包骨皮與牛組織神經、肌肉連接不斷裂。

醃必足:窖藏醃足

肉牛宰殺後,整體肉按部位切割。每頭牛,冬季切割16塊,春、夏、秋宜小,切割20塊。肉塊切割好後,就是撒鹽醃製了,與傳統工藝不同的是,把過去傳統的手工刀縫中撒鹽、肉案上揉搓工藝,改進為細小針孔自動注射鹽水和機械滾揉及全封閉無菌控制。

滷必精:老湯煮肉

在平遙牛肉傳統加工工藝中,滷肉工藝尤為縝密。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把火煮改為夾層鍋自動控制蒸氣煮肉,不加鍋蓋,好讓異味和水分蒸發出去。用急火沸煮2小時,慢火燉煮8小時,最後滅火燜燉2小時,使鍋中的煮肉慢慢熟化。

修必正:去糟取精

平遙牛肉的傳統加工工藝中,晉商的誠信守義貫穿始終,自古熟肉都要經過嚴格的分類整修才能出售。通過整修,去糟粕、留精華、整成形。根據部位、優劣劃定價格。

平遙牛肉,太谷餅!一塊牛肉有什麼特色?盡享譽千年

平遙牛肉流傳千年,享譽全國,就是靠的一絲不苟的工藝,相信各地的小夥伴也經常到平遙古城旅遊過,不知道有沒有吃過當地的牛肉呢。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吃貨朋友們請關注哦,一起了解更多地域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