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宣佈入局共享充電寶,這個被王思聰怒噴的項目為什麼這麼火

美團宣佈進軍共享充電寶,王興到底看上這個項目什麼了呢?

8月15日,美團點評首度證實共享充電業務正在推行中,美團充電寶設計為桌面式充電設備,底座為白色,配置3個不用類型的充電接口。並且只要是美團點評入駐的商家,都有機會接入該共享充電寶服務。這也就意味著,繼聚美優品陳歐入股共享充電寶,以及阿里騰訊佈局之後,又一巨頭的加入,共享充電寶這個極具爭議的項目,突然又火了起來,這個項目真的就這麼好嗎?

美團宣佈入局共享充電寶,這個被王思聰怒噴的項目為什麼這麼火

共享充電寶其實是借了共享單車的東風。在摩拜和ofo大戰之時,兩家分別融到數十億美金,並且有阿里騰訊的站臺,讓共享單車本來難走的路,在資本的衝擊之下,一路飆升,而且其使用的功能確實讓這個項目極大可能的成功,而如今兩家又開始進軍國外,足以見得這個解決最後1公里的出行方式是受到了很大的歡迎,但衣食住行歷來是剛需,而如今大城市的最後一公里出行,卻非常困難,共享單車恰恰是抓住了這個切入點。

也就是由摩拜ofo帶來的一股共享風,瞬間颳起了風口,整個中國都在共享,而最具爭議的便是共享充電寶。而藉著共享單車的風口浪尖,也讓共享充電寶少了許多前期的營銷和鋪墊,打上共享兩個字就能火,還不要說這個項目的本質是現代人手機的第二條命。

我們先來分析共享充電寶到底可行嗎?

充電寶的問世其實是借了智能機的東風吧,遙想當年功能機時代,動不動幾千毫安的電池,充一次能用好久,要充電寶能幹嘛,而智能機問世之後,因為其屏幕的增大,處理器以及系統的耗電,即便電池容量再大的手機也難以逃脫一天一充甚至一天多充的命運,而之後遊戲的火熱,視頻直播的流行,都讓智能機的電量始終處於囊中羞澀的狀態,於是充電寶來了。

美團宣佈入局共享充電寶,這個被王思聰怒噴的項目為什麼這麼火

這確實是一個神器,有了它,手機幾乎不用擔心電量問題,因為動輒上萬毫安的容量對付日常綽綽有餘,也就是說,充電寶瞄準的便是耗電量大戶。而大部分人的手機電量,都是不夠用的,共享充電寶便是瞄準了這個剛需。

但其實分析用戶的行為來看,快充以及手機的閃充加入,人們已經在出門時帶著充電器了,而一般人也會選擇一個較為輕薄的充電寶作為備用,這樣就一下擠壓了共享充電寶的市場,而這樣大批量的投放,到底該選在什麼地方。

與共享單車不同的是,共享充電寶本身自己就需要持續的續航,這對投放地方就已經有要求了,而且如今看來,市面上暫時投放的充電寶都是不支持閃充的,也就是傳統的5V2A標準充,那對於急缺電量又著急的人來講,顯然解決不了大問題。而如今看來,充電寶的項目甚至難以稱得上是剛需。

最大爭議事件

之前聚美優品CEO陳歐曾投資三億元人民幣來入股共享充電寶的龍頭企業街電,而在微博上得知這個消息的國民老公,萬達少當家王思聰立即在微博嗆聲,說道,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直播吃翔。對此陳歐也是回覆說到,做不成也權當做公益,但不要因為王思聰的不看好,而無法入駐萬達。

美團宣佈入局共享充電寶,這個被王思聰怒噴的項目為什麼這麼火

這件事讓共享充電寶再次被拉上臺面,討論其到底是否可行,有一句話形容的最為貼切,所謂汝之砒霜,彼之蜜糖,投資了的人就相信這是一個可行的項目,而如今連阿里騰訊都接連加入,無疑給這個行業添加了強心劑。

為什麼是共享充電寶?

其實從去年到現在,投資界其實並不是沒有錢,而是更加慎重。從去年開始,整個投資界開始冷靜下來,去分析一些項目的可行性,而不是之前的每項必投,創業者也發現,今年以來,融資已經不是個容易的事情了,靠情懷以及故事已經很難打動別人了。

美團宣佈入局共享充電寶,這個被王思聰怒噴的項目為什麼這麼火

如果你的項目只是一個理論,那麼投資人已經很難下定決心入局。而共享這一系列的火熱原因在於,瞄準的方向很準確,加上實物,湊成了一個看似很靠譜的項目。這也就是共享充電寶的幸運,因為這兩年,好項目靠譜點的實在太少,就導致現在一個靠譜的出來,大家一窩蜂德跟投。

如今的共享真的是共享經濟嗎?

其實並不是,我們最初講,共享經濟的原理是把社會閒散的東西集結起來,投放利用。而如今的共享經濟已經全部承成了新造一批東西,並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共享。如今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共享充電寶反而是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美團宣佈入局共享充電寶,這個被王思聰怒噴的項目為什麼這麼火

但,anyway,美團做這個還真的有點靠譜

與其他幾家投資者不同的是,美團做這個還真有點實力,畢竟美團的實力在於線下,尤其是美團的觸角已經連接了衣食住行,如果所有跟美團合作的商戶都入駐了共享充電寶,這事沒準還真被王興和美團幹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