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試吃轉基因米氣壞崔永元 轉基因商業化待解

相關推薦

近日,方舟子等“挺轉派”志願者湖北試吃轉基因大米的事情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對此,曾製作紀錄片質疑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崔永元表示,這類試吃或違反了科學倫理,許多志願者或並不清楚轉基因特性,另轉基因大米在運輸中或存在基因漂浮的危險。對後者,主辦方表示轉基因大米只有在花粉傳播中才會實現基因漂浮,因此崔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方舟子试吃转基因米气坏崔永元 转基因商业化待解

國內轉基因大米上,方舟子與崔永元一直爭鋒相對。前者認為轉基因米是大勢所趨,後者認為轉基因大米安全性難以保證。沸沸揚揚的爭吵下,消費者對於轉基因大米也心生猶豫。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指出,雖然近期農業部陸續展開關於轉基因生物證書的發放工作,3個品種的美國轉基因大豆與玉米也被批准進入中國市場,但目前轉基因產品商業化仍舊需要一段時間。

受全球可耕地面積逐年退化與中國自有國情影響,未來我國農業發展需要從機械化生產與提高農業技術上努力。轉基因技術作為新興農業技術的一種,自然得到了提倡。然而與轉基因製藥不同,轉基因大米由於初期未被大眾熟知,轉基因大米商業化的進程遭遇了嚴重阻礙。在此因素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章良建議國內生物農業技術公司再“撐一撐”,等到轉基因糧食作物商業化的時候。

業界指出,轉基因農作物由研究到進入市場,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5年應用於轉基因的研究,15年時間用於對產品的安全性檢測等。部分人對轉基因產品抱持偏見,這需要由政府主導進行“撥亂反正”。作為高科技產品,民眾對轉基因食品不理解在意料之中,由政府憑藉公信力出面,向大眾進行科普,這將消除民眾對轉基因食品的誤解,有利於解決國家糧食安全,也將對轉基因食品產業帶來巨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