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的神還原土樓,看來自客家別樣的風土人情


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形狀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

說到土樓可能就會想起大魚海棠電影中椿的家,圓形的建築中家家戶戶排的整整齊齊,走了一圈還可以回到原點,有一種別緻的美感。

但其實土樓除了圓形還有方形,有著四個拐角。土樓建築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南靖和永定,其中奇特的圓形土樓最富於客家傳統色彩,最為深入人心。

懷遠樓是雙環圓形土樓,簡氏家庭住宅,建於清宣統元年。懷遠樓最引人注目之處,在於內院核心位置的祖堂也就是家族子弟讀書的地方"斯是室"。這不禁令我聯想到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懷遠樓分內環樓和外環樓,外環樓是土木結構、內環樓是磚木結構,內環牆上的鏤空琉璃瓦是當年樓主簡新喜特意從南洋運回來的。從中可以見得土樓並不是尋常百姓可以負擔的,往往都是有錢有勢的人才有能力居住。

和貴樓又稱山腳樓,是南靖最高的土樓。這座土樓建在沼澤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樁、鋪墊,歷經200多年仍堅固穩定,保存完好。和貴樓高五層,21.5米,也就是說和貴樓是已知的所有福建土樓裡個頭最高的。

這些柱子叫做石龍旗杆。古時為勉勵塔下族人發奮讀書,便在族規中規定,凡中舉、中進士或取得一定官職的鄉賢,可在祠堂前豎石龍旗杆。這些石龍旗杆,是張氏家族重視文明教化及傳統文化思想的歷史見證物,成為一道稀世罕見的文化奇觀。

土樓也體現了福建客家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宗族們都生活在一處,上百人居住在一個圍屋裡,正體現了客家人的團結力和凝聚力,值得和鄰里間交往逐漸變少裡的我們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