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雨中拒絕打傘 實際行動感動萬隆

周總理雨中拒絕打傘 實際行動感動萬隆

回顧周恩來的“外交路線圖”,印度尼西亞的萬隆是難以忽略的一個座標。1955年春,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抵達萬隆,出席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開啟了新中國外交事業的新篇章。

“沒有周恩來,萬隆會議便不可能成功。”已故萬隆會議秘書長魯斯蘭·阿卜杜加尼,生前曾這樣告訴記者。

在獨立大廈力挽狂瀾

萬隆是印尼西爪哇省的省會,距離首都雅加達約180公里。那裡群山環抱,氣候涼爽,有“爪哇巴黎”的美譽。

如今的萬隆,是印尼第三大城市,人口約250萬。市內道路曲折複雜,但萬隆會議的舉辦地——獨立大廈,卻非常好找。一條“亞非大街”(這條街得名於亞非會議)把萬隆市區分成南北兩部分,獨立大廈就坐落在市中心的臨街位置。這是一棟乳白色的三層建築,一根根旗杆矗立在四周,顯示著這個地方的莊重。

在獨立大廈斜對面,就是萬隆最古老的飯店——豪曼飯店。當年,參加萬隆會議的亞非各國代表,就是從這個飯店出發,步行到會場的。2005年亞非峰會期間,印尼總統蘇西洛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等與會各國領導人,曾按當年的路線,一路從豪曼飯店步行到獨立大廈。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獨立大廈主樓大禮堂內的陳設還基本維持著1955年的原貌。禮堂內正中偏左的位置放著一個木製講臺。萬隆會議的開幕式、閉幕式,以及周恩來總理的那次著名演講,就是在那裡進行的。

記者在印尼駐站期間,曾多次到獨立大廈採訪,每次站在禮堂內,都會產生時光交錯、如同親歷那段特殊歷史的感覺。

1955年4月18日,萬隆會議如期召開。會議的前兩天,由於一些反共國家的阻撓,會議偏離了主題,陷入僵局。看到這種情況,周恩來決定改變原定只散發書面稿、不發言的計劃,臨時要求發表演講。

19日下午,周恩來身著淺灰色中山裝,從容不迫地走上了講臺。人們完全沒有想到,他的第一句話是:“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他接著說道:“我們共產黨人從不諱言我們相信共產主義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存異的。”

周恩來18分鐘的演講結束後,會場內立刻爆發出長時間的掌聲。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等站起來與周恩來擁抱、握手錶示祝賀。尼赫魯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演說。”吳努則說:“這個演講對抨擊中國的人是一個很好的回擊。”就連在上午還大唱反共調子的菲律賓代表,也忍不住上前與周恩來握手:“這個演說是出色的,十分和解,充滿了民主精神。”

1980年,在亞非會議25週年之際,印尼政府在獨立大廈內建立了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

記者看到,在紀念館的展廳內,除了介紹主辦國的部分,照片最大、篇幅最多的就是關於中國代表團和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的內容。其中,一塊展板上摘錄了周恩來當年的發言:“現在,我首先談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問題。我們應該承認,在亞非國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但並不妨礙我們求同和團結。”展板旁邊陳列著幾幅“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的圖片。在萬隆會議召開之前,國際反動勢力和臺灣當局相互勾結,企圖謀害出席亞非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和周恩來總理,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致使中國代表團部分工作人員和中外記者11人遇難。

“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2005年,當年的亞非會議秘書長、印尼資深外交家魯斯蘭·阿卜杜加尼先生,在家中接受了記者的專訪。當時,魯斯蘭先生已年過九旬,但依然精神矍鑠。

魯斯蘭告訴記者,萬隆會議召開前夕,在是否邀請中國參加的問題上,曾經歷了一番激烈的討論。蘇加諾總統堅決主張邀請中國,因為“沒有中國的參加,亞洲就不完整”。當時,有的國家認為,作為共產黨國家,中國的參與可能會讓其他伊斯蘭國家“望而卻步”。“但事實上,亞非各個受到邀請的國家,都表現出積極、熱情的態度。”魯斯蘭說,當年,聯合國成員國還只有60個,但參加亞非歷史盛會的國家就達到了29個,這充分證明,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是能夠坐到一張會議桌前的。

魯斯蘭先生讓秘書拿出一摞當年的老照片,指給記者看。他說,他對萬隆會議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的演講。“他的演講非常坦誠。我很敬佩他。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周恩來入情入理的發言,使會議回到了正常軌道。最後,大會通過了十項原則,內容包括:尊重一切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承認一切種族的平等、承認一切大小國家的平等,不干預或干涉他國內政等。魯斯蘭先生指出,萬隆精神的核心就是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實現和平共處。50年來,雖然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是對話、求和平的準則依舊適用。

“哭聲比雨聲還大啊!”

當年,在周恩來總理抵達萬隆後,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收到了一封署名為“覺醒了的暗殺隊員”的信件。信中說,臺灣特務組織了一個28人的“敢死暗殺隊”,準備在會議期間行刺周總理。在此情況下,當時有報道說,在亞非會議期間,周總理的安全問題面臨考驗。

作為當時華僑社團中華總會的聯絡部副主任,現年81歲的印尼華人邱章龍,參與組織了中國代表團在萬隆會議期間的安全保衛工作。他表示,萬隆僑社特地邀請曾為中國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做過貢獻的萬隆洪門洪義順公會,來擔任保衛工作。在迎接周總理的車隊時,他們還安排一些會武術、身強力壯的大漢,分散在成千上萬的歡迎人群中。

會議期間,周總理和陳毅元帥住在達曼薩里10號——華僑郭貴盛的別墅。這棟別墅位於市中心一個獨立的高坡上,便於警衛,且交通便利。別墅內使用的全都是華僑自願提供的傢俱。為了讓自己的傢俱被選用,僑胞們爭執不下,最後只好採取折衷方案——每家的傢俱都選用一些。為了保證中國代表團的食品安全,僑團派專人去不同地方採購,送交代表團前,華僑們自己都要先嚐一嘗。此外,華僑們還組織了160多輛新型轎車供代表團使用,自己則充當司機,分批日夜輪流值班。

在周總理參加亞非會議期間,達曼薩里10號別墅外,總是圍著許多華僑群眾。他們從早到晚守候在那裡,等待與周總理見面。有一天,周總理從會場回來,天上突降暴雨。他見到在別墅外等候的100多人都沒打傘,自己也拒絕打傘,冒雨和大家一一握手問好。所有人都激動得哭了起來。“哭聲比雨聲還大啊!”邱章龍老先生說到這一動情處,立時熱淚盈眶。他告訴記者,雖然已時隔50多年,但他現在做夢時,還是會時常想起萬隆會議,夢見周總理。

世事滄桑,當記者想要尋訪達曼薩里10號時,卻發現它已經蹤跡難覓。然而,周總理在萬隆展現的偉大人格魅力和政治智慧,卻不會因一事一物的逝去而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