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年電動汽車產業鏈 總結

時間總是過得太快,還來不及對2018年做細細的總結,2019已迫不及待地來到我們身邊。對於剛剛過去的2018年,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我們該用怎樣的方式去總結它?基於這樣的思考,於是有了“回顧2018: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365天”這個選題。文章旨在通過彙總過去365天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中發生的主要事件,帶大家回顧跌宕起伏的2018。

由於文字較多,文章根據月份分為(1)、(2)兩篇。本篇為第(1)篇,回顧時間範圍為2018年12月至7月。

<strong>12月

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公佈,車輛購置稅的稅率為10%,五種車輛免徵購置稅,包括設有固定裝置的非運輸專用作業車輛、城市公交企業購置的公共汽電車輛等。

12月29日,國能汽車首批NEVS 93純電動轎車交付客戶。

12月28日,神州正式收購寶沃汽車67%股權,收購價格為38.686億元。

12月28日,海馬汽車全資子公司終止與科力遠合作,原擬開發M6混合動力整車。

12月27日,新特汽車第4000臺DEV 1下線。

12月26日,長城汽車歐拉R1車型正式上市。

12月25日,工信部公告《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六批),共含新能源汽車345款。

12月24日,國家財政部發布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單體的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

12月24日,交通運輸部取消總質量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道路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

12月20日,寧德時代與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浙江吉潤汽車有限公司簽署合資經營合同,擬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

12月20日,江鈴集團和雷諾集團宣佈就進一步拓展增長迅猛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達成合作協議,雷諾集團將通過增資成為江西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重要股東。

12月19日,特斯拉在上海自貿區註冊“特斯拉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00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朱曉彤。

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改為備案管理,取消“能量型車用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應不低於300Wh/kg,系統比能量應不低於220Wh/kg”要求。《規定》自2019年1月10日起施行。

12月18日,FF公佈兩臺FF 91預量產車下線。

12月17日,電車資源發佈數據,2018年11月國內新能源專用車產銷量分別為2.24萬輛、1.5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96%、134%。2018年前11月,國內新能源專用車累計生產7.40萬輛,累計銷售5.21萬輛。

12月17日,力帆股份發佈公告稱,力帆集團擬作價6.5億元將持有的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重慶新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12月16日,萬通地產終止32億收購星恆電源。

12月15日,蔚來ES6正式上市。

12月14日,工信部公示了申報第31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產品,申報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共有57戶企業的118個型號。

12月14日,工信部和國家稅務局聯合發佈《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二十二批)》,共有273款新能源汽車入選。

12月14日,寧德時代與廣汽集團合資設立的時代廣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動力電池項目獲得公司董事會通過。

12月12日,小鵬G3正式上市交付。

12月11日,中汽協發佈數據,2018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3萬輛和16.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6.9%和37.6%。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4萬輛和10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3.6%和68%。

12月10日,乘聯會發布數據,2018年11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12.9萬輛,同比增長57.8%,環比增長10.7%;1-11月累計銷量84.5萬輛,同比增長89.3%。

12月9日,上市公司堅瑞沃能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12月7日,安徽江淮汽車決定自2018年12月8日起,召回2015年1月27日至2015年12月28日生產的部分江淮iEV5純電動汽車,共計4248輛。

12月6日,工信部制定發佈《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辦法》,《辦法》共七章四十七條,簡化了企業和產品類型,優化了准入管理流程,建立了開放的檢驗檢測制度、針對新業態發展需要的新制度、貨車委託生產管理制度,完善了監督檢查措施,明確了法律責任。《辦法》將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12月4日,工信部公示《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六批)審查結果,新能源汽車共345款。

12月3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12批)》,共包括66戶企業的133個車型。

12月3日,江西發改委網站相關信息顯示,愛馳上饒工廠已經擁有了江鈴乘用車的生產資質,將借用江鈴生產資質代工。

12月3日,蔚來發布2018年11月交付及生產數據:截至11月30日,蔚來向用戶交付了3089輛ES8,較上月增長96%,總累積交付達8030臺。

<strong>11月

11月30日,因制動助力真空泵失效,北汽召回69358輛純電動汽車。

11月30日,北汽新能源第30萬輛純電動汽車下線。

11月29日,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發佈關於Faraday Future(FF)對恆大健康的第二次緊急仲裁結果,賈躍亭方敗訴。

11月29日,合眾新能源汽車變更法人代表,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退出,由合眾新能源創始人方運舟取而代之。

11月28日,寧德時代擬向銀行申請不超1100億元的授信額度。

11月28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組織召開網約車順風車進駐式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新聞通氣會,滴滴存在7個問題,以租代購被點名。

11月27日,蔚來第10000臺ES8下線。

11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公告《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五批),新能源汽車共475款。

11月26日,駒馬集團正式宣佈已完成C輪15億元融資,由普洛斯、遠洋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聯合投資,駒馬將全力開啟新能源物流車全國佈局。

11月25日,車和家此前“年產15萬輛電動場地車項目”停止建設,改由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租用廠房,產能可達10萬臺。

11月23日,工信部發布《關於擬撤銷名單的公示》,截至2018年10月底無產量或進口量的車型共計199款,擬從《目錄》撤銷。

11月22日,財政部開展2016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清算。

11月20日,電車資源發佈數據,2018年10月國內新能源專用車共計生產1.15萬輛,同比降低12%,環比增長28%;10月新能源專用車共計銷售6430輛,同比下降29.19%,環比增長37.16%。2018年前10月,我國新能源專用車共計銷售3.7萬輛,同比增長12%。

11月20日,新海宜終止增持陝西通家,陝西通家業績補償無力支付變向“債轉股”。

11月1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發佈《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計劃表示,將力爭用3年時間大幅提升充電技術水平,全面優化充電設施佈局。

11月19日,威馬汽車投資的動力電池項目在四川舉行開工儀式,項目總產能15GWh。

11月16日,東風風神E70 500、眾泰Z500EV Pro、哪吒N01於廣州車展上正式上市。

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佈聲明稱,公司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

11月12日,乘聯會發布數據,2018年10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近十二萬臺,同比增長84.49%,環比增長21.41%。2018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72.54萬臺,超過去年全年銷量。

11月9日,中汽協發佈數據,2018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6萬輛和13.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8.1%和51%。2018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9萬輛和8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0%和75.6%。

11月7日,工信部公告《特別公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第1批)》,對於被特別公示的企業,暫停受理其《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

11月6日,奇瑞新能源艾瑞澤5e 450正式上市。

11月5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11批),共包括77戶企業的161個車型。

11月5日,國能新能源進入工信部第313批公告,正式獲得發改委、工信部“雙認證”。

11月5日,工信部和國家稅務局聯合公佈了《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二十一批)》,共有294款新能源汽車入選,並公佈了撤銷《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車型名單,名單共包含58家企業的157款車型。

11月5日,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1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人民政府組織開展低速電動車清理整頓工作,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加強低速電動車規範管理。

11月2日,動力電池企業陝西堅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如經審計後公司2018年全年淨資產為負,根據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暫停公司股票上市。

<strong>10月

10月31日,廣汽集團公告稱,同意廣汽本田新建新能源車項目,預計產能達12萬臺/年,廣汽本田新建新能源車項目計劃總投資29.9億元。

10月31日,新特汽車DEV1正式下線,並宣佈批量交付市場。

10月29日,2018第二屆中國新能源物流車綠色城配大會在深圳坪山正式召開。

10月28日,2018第三屆中國深圳新能源汽車(物流車)挑戰賽在長安PSA研發中心測試跑道開賽。

10月24日,國軒高科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達成超過40億元的電池供應訂單。

10月24日,戴姆勒出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管理的吉利集團(新業務)有限公司宣佈,雙方將在華組建合資公司,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

10月23日,斑馬快跑完成3億元融資。

10月19日,公安部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優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管理的通知》,新能源方面,文件指出,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落實新能源貨車差別化通行管理政策,提供通行便利,擴大通行範圍,對純電動輕型貨車少限行甚至不限行。

10月18日,電車資源發佈數據,2018年9月,新能源專用車共計生產8983臺;銷售4688臺,同比下降39.56%,環比增長52.90%。

10月18日,奇點汽車株洲智能新能源商用車基地開工,奇點汽車正式進軍新能源商用車領域。

10月18日,車和家發佈理想製造ONE。

10月18日,長安逸動EV460正式上市。

10月17日,據公安部交管局消息,截至2018年9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2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78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0.53%,新能源貨車25.4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11.46%。

10月17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成功摘得上海臨港裝備產業區Q01-05地塊工業用地,並與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正式簽訂土地出讓合同。

10月16日,雷諾集團與華晨汽車在法國巴黎與遼寧省政府代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推動輕型商用車業務在華髮展。

10月15日,乘聯會發布數據,2018年9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近十萬臺,同比增長69.48%,環比增長17.15%。2018年1~9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60萬臺,同比增長近1倍。

10月12日,中汽協發佈數據,2018年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4.4%和54.8%。2018年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5萬輛和72.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3%和81.1%。

10月11日,寶馬集團宣佈,將收購華晨寶馬部分股權,將持股比例提升至75%。同時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聯合宣佈,股東雙方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

10月11日,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10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在新能源車方面,通知指出,加大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推廣應用力度,對大力淘汰老舊車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有關企業和人員依照有關政策及時給予經濟補償。

10月9日,2018蜂集萬採快遞物流裝備暨物料採購博覽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10月8日,福田汽車發佈《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預掛牌轉讓北京寶沃汽車有限公司67%股權的公告》,宣佈公司擬在北京產權交易所預掛牌轉讓所持有的全資子公司北京寶沃汽車67%的股權。

10月8日下午,FF發表了官方聲明“喊冤”,宣稱提起仲裁是因為“投資方恆大單方面對於與FF母公司早前所簽訂的投資合約條款出現多條違約”。

10月7日,恆大健康發佈公告,指責賈躍亭半年耗盡恆大8億美元,又向恆大提出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未達目的後提出仲裁,要求剝奪恆大融資同意權以及解除所有合作協議。

<strong>9月

9月30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10批),共包括104戶企業的212款車型。

9月30日,重慶金康新能源進入工信部第312批公告,正式獲得發改委、工信部“雙認證”。

9月27日,北汽新能源在上海A股正式宣佈掛牌上市,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北汽藍谷。

9月27日,眾泰汽車和福特智能出行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簽署最終合資協議,雙方各出資50%,組建眾泰福特智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9月27日,啟迪桑德公告稱,公司擬在湖北省孝昌縣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廢舊鋰離子電池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約1.24億元。

9月25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開展新能源乘用車、載貨汽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各新能源乘用車、載貨汽車生產企業應於2018年10月底前完成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9月25日,東風日產軒逸·純電正式上市。

9月24日,電車資源發佈數據,2018年8月,新能源專用車生產6877臺,同比增長3.7%,環比增長14.2%;新能源專用車銷售3066臺,同比下降29.6%,環比增長35.1%。2018年前8月,國內100家企業共生產新能源專用車3.1萬臺,同比增長5.47%。

9月21日,贛鋒鋰業發佈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與Tesla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可延期三年),特斯拉指定其電池供貨商向公司及贛鋒國際採購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年採購數量約為公司該產品當年總產能的20%。

9月20日,比亞迪秦Pro EV500正式上市。

9月19日,一汽奔騰X40 EV400正式上市。

9月17日,吉利集團通過旗下子公司,注資5000萬元在武漢設立了湖北吉利衡遠新能源科技公司。

9月12日,蔚來汽車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鐘上市。

9月11日,中汽協發佈數據,2018年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9萬輛和1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9%和49.5%。2018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0.7萬輛和6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4%和88%。

9月11日,乘聯會發布數據,2018年8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8.4萬臺,同比增長六成。2018年1-8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50萬臺,同比增長1倍。

9月10日,威馬EX5正式上市。

9月9日,比亞迪30GWh動力電池項目簽約儀式在西安舉行。

9月6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9批),共包括108戶企業的288個車型。

9月6日,奇瑞新能源進入工信部第311批公告,正式獲得發改委、工信部“雙認證”。

9月4日,工信部發布《關於開展新能源客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儘快對本公司生產的新能源客車產品開展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工作。

9月4日,長安汽車發佈公告稱,將以1元人民幣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和10%股權,收購完成後,長安汽車持有長安鈴木100%股權,納入公司合併報表。

9月3日,上汽通用汽車與寧德時代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在汽車電池技術領域開展積極探索。

<strong>8月

8月31日,歐拉iQ、北汽新能源EC3、東南DX3 EV400、廣汽ix4在成都車展上正式上市。

8月30日,比亞迪宋EV 500正式上市。

8月27日,廣汽新能源傳祺GE3 530車型正式上市。

8月22日,電車資源發佈數據,2018年7月新能源專用車產量6022輛,環比增長62.31%。2018年1-7月新能源專用車總產量為2.43萬輛。2018年7月,新能源專用車共計銷售2270輛,同比負增長36.3%,環比負增長133%。1-7月新能源專用車銷量達22887輛。

8月22日,遊俠汽車宣佈完成B+輪3.5億美金融資。

8月1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寶騰控股在杭州簽署深化新能源領域戰略合作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成立新合資公司,股比50:50,共同深化在新能源以及智能化領域的合作。

8月17日,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共同出資打造的長安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南京江寧開發區。

8月14日,恆大健康發佈公告稱,Faraday Future於中國設立了運營總部,命名為恆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8月13日,工信部發布《關於建立乘用車雙積分配置信息序列號有關事項的通知》,建立乘用車雙積分配置信息庫,提高車型與產量匹配準確度。

8月10日,中汽協發佈數據,2018年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萬輛和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3.6%和47.7%。2018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0.4萬輛和4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和97.1%。

8月10日,乘聯會發布數據,2018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7.1萬臺,同比增長64.29%,環比下降1.13%。2018年1~7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42.27萬臺,同比增長1.1倍。

8月9日,福田汽車注資1億元設立子公司,以獨立運營新能源商用車業務。

8月8日,開瑞K60EV正式上市。

8月8日,前途K50正式上市。

8月3日,吉利汽車8萬臺純電動轎車項目獲批,總投資超32億元。

8月3日,遠景集團收購日產汽車電池公司AESC。

8月2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8批),共包括111戶企業的385個車型。

8月2日,小鵬汽車正式宣佈完成簽約總額40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

8月1日,深圳容一電動科技有限公司發佈公司解散公告。

<strong>7月

7月29日,萬通地產擬31.7億收購星恆電源78.28%股權。

7月29日,雲度π1 Pro和π3 Pro正式發佈。

7月25日,工信部發布《堅決打好工業和通信業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到,要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支持推廣新能源汽車,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

7月25日,江鈴集團與寧德時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7月24日,電咖汽車完成20億元Pre-A輪融資。

7月24日,奇瑞eQ1小螞蟻400正式上市。

7月23日,工信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能源局聯合發佈《關於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

7月22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對南京銀隆產業園項目進行解封。

7月21日,一汽夏利發佈公告稱,董事會決定以不低於1元的價格對外轉讓全資子公司一汽華利100%的股權。

7月21日,銀隆新能源(南京)產業園項目遭到法院查封。

7月20日,電車資源發佈數據,2018年6月共生產新能源專用車3710輛,環比下降33%。6月新能源專用車銷量達5297輛。

7月20日,2018第二屆中國新能源汽車測試評價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坪山召開。

7月17日,華晨寶馬8.15億購買寧德時代電池產能建設項目。

7月16日,公安部交管局官方微信發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99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62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4%,全國將全面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

7月11日,中汽協發佈數據,2018年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6萬臺和8.4萬臺,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1.7%和42.9%。2018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1.3萬臺和41.2萬臺,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4.9%和111.5%。

7月11日,神州租車與五龍電動車簽訂備忘錄,神州租車擬以每股0.06港元的價格認購90億股五龍電動車,同時,還將認購6億港元可換股債券。

7月10日,乘聯會發布數據,2018年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7.17萬臺,環比降22%,同比增長74%。2018年1~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35萬臺,同比增長1.2倍。

7月10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7批),共包括110戶企業的342個車型。

7月1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四部門共同發佈了《關於節能 新能源車船享受車船稅優惠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到,將對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船稅。

7月10日,長城汽車發佈公告稱,長城汽車與寶馬股份的全資子公司寶馬(荷蘭)控股公司在德國柏林簽訂了《關於設立光束汽車有限公司的合資經營合同》,雙方擬共同出資成立中外合資公司光束汽車有限公司。

7月10日,奧迪與華為於德國柏林共同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智能車聯網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7月10日,特斯拉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抵達中國上海,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

7月6日,多氟多子公司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3億Ah能量型動力鋰離子電池組項目基本建成。

7月6日,東風科技擬收購東風電氣100%股權,拓展新能源驅動電機。

7月5日,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投資50億元成立合資公司。

7月5日,北汽與奧動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開啟新一輪深入合作,並聯合舉行了“換出新世界”——北汽新能源車電價值分離商業模式啟動發佈會。

7月5日,眾泰E200 Pro高續航版車型正式上市。

7月3日,錢江鋰電獲吉利商用車1億元動力電池系統採購訂單。

7月2日,拜騰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產業協同作用,在平臺技術、投資入股、零部件採購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