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栳寺,幾面平整的牆,依稀可見昔日的恢宏軒昂

栲栳寺位於老湖鎮辛店鋪村鳳凰山下。“栲栳”釋義為用柳條編成的容器,形狀像鬥,也叫笆斗。鳳凰山三面環繞,北高南低,面朝東平湖,遠看確像栲栳,也稱栲栳山。寺前古橋的石碑上載“東平州治之西北三十里……有栲栳山焉……亦因而名之”。

栲栳寺,幾面平整的牆,依稀可見昔日的恢宏軒昂

栲栳寺,幾面平整的牆,依稀可見昔日的恢宏軒昂

栲栳寺,幾面平整的牆,依稀可見昔日的恢宏軒昂

栲栳寺,幾面平整的牆,依稀可見昔日的恢宏軒昂

栲栳寺相傳始建於宋代,座北朝南,掩映於青松翠柏間,景色怡人。寺院原有2米高的磚砌圍牆,大門前置石虎一對,石碑四座,均為記載栲栳寺歷代維修的經過。院深約100米,入大門,自南向北依次是舊樓、新樓、大殿,新舊二樓均為石結構,樓高7.5米,二層,四角起脊。大殿正房三間闊20米,仿泰山天貺殿。殿中有臺,臺上供奉太上老君,紅光滿面,寬衣博帶,雙目碩大,炯炯有神。院中有一水井,井水與風凰山泉相通,水質清洌甜美,四鄉八里尚有人前來取水待客。院西北角落建有藥王廟,內塑藥王孫思邈金身,相傳藥王歷遊名山,曾在此山採藥濟世,為方圓百里百姓治病,達數年之久。寺後不遠處為玉皇大帝廟,廟勢恢宏軒昂,氣宇非凡,為東平境內所罕見。

栲栳寺,幾面平整的牆,依稀可見昔日的恢宏軒昂

栲栳寺,幾面平整的牆,依稀可見昔日的恢宏軒昂

栲栳寺,幾面平整的牆,依稀可見昔日的恢宏軒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