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十月三日,友人相邀,上午九點多鐘從縣城出發,沿仙陽湖北線行,11時許達維新集鎮遊覽。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友人夫婦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均畢業於維新(當年稱石門四中),後一直在外求學、工作。重返故地,時過境遷,一片汪洋,故跡難尋。聞“四中”校園仍在,驅車數里,欣然往之。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令人感慨萬千……睹物思情,友人夫婦立於此,凝眸校舍,似在問:當年的同學,你們還好嗎?作為同是60後的我,也被感那份強烈的懷舊情結所感染,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寢室裡,應該是學弟、學妹們留下的字……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巧遇98屆的三位校友,他們分別來自深圳、長沙、石門,也為那份校園情懷而來到這裡……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曾經的操坪,而今的砂石場……

懷舊 · 拜訪原“石門四中”校園

校園之情,感同身受,惜筆墨愚鈍,難書情懷,故以伍綏支先生之《仙陽賦》隨之。

仙 陽 賦

——伍綏支

今之維新,亦名仙陽,人心古樸,風習淳良。 山川秀美,流彩溢光。 峻嶺蜿蜒,扼湘北之門戶;群峰環繞,踞荊楚之屏障。小河西流,發洪荒於太古;紫氣東來,演文明於滄桑。 遠眺白人巖之壁立,慈心蕩蕩;近看八戶山之雄偉,梅峰雙雙。筆架山、大同山、三臺山,高聳橫陳;毛家坪、燕子坪、含水坪,連片接壤。 戰國春秋,古城堤遺蹟尚在;廟堂巍峨,朱紫寺古剎何忘。桑坪者,九間鋪村之前稱;官鋪者,百戶衙門之弘張。 仙人開山,範銀灣之牛腳;秀才辨字,金銀泡之神缸。烏龜巖、涼風洞,大開眼界;雲邊寨,跑馬場,小試鋒芒。 善人洞,喻好人之平安;殺人埡,咒強人之猖狂。石板古道,袁公渡羊腸九折;曲徑通幽,滴水洞瀑布百丈。 雞公嘴、羊角尖,因地理附會而得名;石牛嶺、野豬塔,皆圖騰崇拜之意象。磨爬拐起名細膩;豬娘背出口粗獷。賈家村風景明媚;丁家峪村史輝煌。 陰灣廟灣,本屬比鄰;常家萬家,都是村莊。山蒼蒼其翠微,水潺潺而絕響。彩虹雲忂,斯人同賞。 水草繽紛,魚遊兔走之情趣;奇石突兀,馬騰象踏之形狀。 指溝壑之縱橫,數河柳以成行。屋舍儼然,綠樹紫竹;小樓錯落,青瓦紅牆。 店鋪如雲,維新場市井之繁華;揮汗成雨,山裡人趕集之熙攘。 聽民謠於俚俗,唱山歌之嘹亮。東鄰西舍,相扶相幫,聚族而居,遺風漢唐。若夫夜朗氣新,崗陵羅列,徐之以清風,皎之以明月。異草奇花,清瑩秀澈。流螢點點,高低明滅。遠渾天碧,玉樹相接。乃使夾山含嗔,壺瓶變色!然則仙陽者,不曾取寵於美人,未嘗獻媚於遊客,養在深閨,不矜名節。或曰:此地有良田萬頃,盛產豆麥稻梁。誠夏之勝境,亦石邑之糧倉。柑桔飄香,蜚聲海外,油桐礦產,譽滿江南。嗚乎!識沃土膏腴也如此,顧三楚之茫茫! 維我伍氏,望族泱泱,世居寶地,源遠流長,人文蔚起,祖德流芳。挽草為記,安廣祖奠基原莽;平亂徵苗,彥才公威震蠻荒。 天禧公將軍世襲,謀略勝勇;天禎公雲南觀察,守土邊疆。天桂公臨清司馬,名載史冊;昊生公紹興知府,政績昭彰。 列宗列祖,輔國定邦,文治武功,壯我仙陽!心之曲,琴之弦,宮之商,膽氣衝而歡歌起,東方白而紅旗揚! 欣逢盛世,改革開放,持續發展,美化家鄉,社會和諧,安定寧康。若乃洪患無情,恐傾洞庭之波;抗災有策,遂設水庫之防。造福後昆,築大壩於皂市;服從全局,淹維新於汪洋。天人落淚,傷田園之將失;孤雁流哀,悲草木其如喪!嗚呼噫嘻!吾想乎水色天光,一覽無際,煙波寂寥,高山獨舉。物華不再,千年水底。鳥跡不至,落霞誰侶?時耶運耶!人貴立志,既壽且昌,效法先祖,努力肇創,再造仙境於人間,直掛曉珠於天上。將欲做移民,遷遠方,不令兩鬢早染霜;離故土,頌詞章,賦罷仙陽人斷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