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暗流”與“波浪”

我們看大海,大多數情況下只會看海面上驚濤拍浪,很少會思考海面之下的暗流湧動。

其實,再洶湧的海浪也不過發生大海表層幾十米,而下面深達萬米的暗流才是海的根本,它決定潮流去向,動靜大小。

《道德經》裡說:“有無相乘,虛實相生。”在老子看來,看不見的東西比看得見的東西更重要。暗流雖是大海的主流,卻很少被看到。

企業在商業上亦可分為形式層的“浪花”與底層的“暗流”。企業對“暗流”的忽視,導致兩個嚴重的問題:一是在浪花層招式頻出,最終抵不住一股暗流衝擊;二是試圖以浪花反控暗流,極盡折騰而毫無效果。

1

我們先從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說起,這個人的名字叫王莽。說起王莽,我們很多人的印象可能是他謀朝篡位,但他在當時也推出了很多先進的制度。而且這些制度領先當時社會幾百上千年,因此有人甚至說他是個現代穿越過去的人。

王莽當上皇帝以後,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比如,他看到奸商到處囤貨,肆意抬價,放高利貸,他就規定所有的生意都歸國有,老百姓要借錢也找國家借。又比如,他看到當時西漢有大量奴隸,但覺得奴役別人是不符合儒家道德,他就宣佈廢除。這事兒比美國的林肯先生,還領先了1800多年。

王莽以《周禮》為基礎,實行的是有點類似於“社會主義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古代史學家用“正統”的觀念,認為其是篡位的“鉅奸”,但近代帝制結束之後,王莽被很多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

但是,王莽改制的最後結果是什麼呢?是他的政權很快就被農民起義推翻了,據說他本人被砍成十八塊,最後非常慘。

王莽推行的先進制度為什麼會失敗?原因跟很多商業為什麼會失敗的原因其實差不多,就是隻看到了表層的浪花,而沒有考慮到體積龐大,難以撼動的“暗流”。

有人問《奇葩說》的製片人馬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做出了這麼一檔火爆網絡的節目?他的回答是:“其實節目就像一個生物,你可以生下它,但它怎麼長大不一定是由節目生產者決定的,它是多種力量結合的產物。時過境遷,同樣是這撥人,未必幹得出來。”

馬東的意思是,他們節目的成功其實是“暗流”湧動到一定時點的結果。這就像電影《侏羅紀公園》一句臺詞說的:“生命自有其法”,會在合適的時點自然長出來。

2

與王莽改制相類似的,是盛大遊戲這家公司早前的一項嘗試。

商業的“暗流”與“波浪”


▲31歲時,陳天橋曾是中國最年輕的首富

2003年的時候,盛大和開發《傳奇》的韓國方面鬧矛盾,最後對簿公堂,結果差點導致軟銀4000萬美元的投資泡湯。於是,陳天橋開始思考向哪裡轉型。這個轉型思考的成果,就是要推出“盛大盒子”。

所謂的“盛大盒子”其實是一個硬件:通過連接電視、電腦、手機等等電子設備,把電影、音樂、遊戲、廣告、電商等等全部連接在一起。也就是說,陳天橋要將盛大從一個遊戲公司變成一個全平臺的娛樂公司,主戰場要從網吧走向家庭的會客廳,從PC互聯網走向移動互聯網。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先進和宏大的想法。

但是這個商業想法受到了大部分人的質疑和反對,公司支持他的人少之又少。有段時間,陳天橋在每個辦公室的門口都貼著自己嘔心瀝血寫的《論轉型的實質》,苦口婆心告訴員工們這樣做的意義。即便這樣,“盛大盒子”最後還是沒有獲得成功,黯然退場。

幾年之後,另一家中國的公司也提出了類似的,用一臺硬件設備連接所有平臺的大戰略,結果大獲成功。這家公司,就是小米。

Apple Newton(牛頓)是世界上第一款掌上電腦(PDA),由蘋果電腦公司於1993年開始製造,但是因在市場上需求量低而在1997年停止了生產。

不管對盛大的盒子還是蘋果的Newton,關鍵的問題就在於當時支撐他們成功的商業暗流並沒有形成。

3

因以西方人的身份介紹推廣東方思想而聞名的英國哲學家阿蘭·威爾遜·瓦茲(Alan Wilson Watts)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問題: “到底是什麼在造船?”

可能很多人一聽,覺得這個問題很可笑:當然是人在造船了。但提出這個問題的阿蘭認為,“是大海本身用它徹底的嚴謹性,選擇了功能適應的船隻,摧毀了不適應船隻,從而在本質上塑造了船隻。”

因此他的意思是,船不是人造的,而是大海造的,只有那些適應大海的船隻才能最終留存了下來。

造船的人的確是可以製造出各種形態的船,但製造出來的船能不能存在呢?必須得是大海說了算。縱然工匠有再多的奇思妙想,都沒有用。大海選擇了什麼是對的船隻、什麼是錯的船隻。

阿蘭的這個哲學命題拿到商業上來說,就是一個商業模式或者產品形式,不完全由企業自己決定。一個商業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與社會底層龐大的“暗流”相適應,如果適應不了,就是船毀人亡,屍骨無存。

王莽改制、盛大盒子、蘋果牛頓最後結果都不好,原因就在於他們造了一艘不是大海選擇的船。

商業的“暗流”與“波浪”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的《原則》一書,最近在中國非常受歡迎。達利歐在書中與阿蘭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所有的工具都不是我們創造出來的,而是大自然塑造出來的。人類的創造性活動,不過是發現大自然已經塑造好的東西。

像飛機,就是源於瞭解了大自然的不同系統而被創造出來。萊特兄弟試驗對了,是因為他們創造出來的東西符合自然選擇。那些不能適應自然選擇的物種,一直在滅絕。只有那些迎合了那些規律的人和物,才能一直很好的存活下來。

同樣的,商業與其依附的社會暗流相互協調適應就顯得非常重要。有一個很好的商業創意,但與“暗流”不適應,結果自然是不會成功的。

沿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重新審視一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就會更明白其中的含義。巨人的肩膀,不僅僅會讓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更重要的是:站在肩膀上,意味著你已經站在了一股長時間形成的暗流之上,順勢而為去做事情。

4

回到公司內部的組織層面,也同樣存在著一套暗流體系。

這股暗流,你也許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卻實實在在決定著、影響著很多規章制度的執行效率,左右著公司的運行。很多企業的規章制度之所以不能湊效,是因為嚴重低估了這股暗流的力量。

為了更好的看清組織運行邏輯,我們不妨可以把企業的組織形式分成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其中,正式組織就是看得見,有明確崗位職責的組織,可以稱為“明組織”。非正式組織,就是我們說的“暗流”或者“暗組織”。

非正式組織是指一些正式組織成員之間的“暗網絡關係”,它與正式組織有聯繫,但又獨立於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形成以後,其成員由於利益關係一致、對一些具體問題的認識基本一致,或者在性格、業餘愛好以及感情相投的基礎上,產生了一些被大家所接受並暗自遵守的規則。

當“明組織”制定的規章制度與“暗組織”的需求一致時,兩種組織的行動方向就會趨向一致,但是如果一旦相背,效率就會極大的降低,甚至會受到抵制。

我們看到很多歷史劇中,就存在大量類似的暗組織。儘管皇權高高在上,但是有時候皇帝實際上卻使不上力。原因就是他要用的“力”與暗組織的利益衝突,沒法執行下去。

商業的“暗流”與“波浪”


在很多公司,正常權力結構之外,還會圍繞某一個有特殊身份的群體有另外一個權力結構。如果這種權力結構足夠強大,甚至可以左右正常權力制定的規章制度。這個權力結構中的核心人物甚至可能處在一個並不高的位置上,但卻是變革、執行的關鍵節點。正式組織在做決策時,一定要考慮這個“暗權力結構”的影響。

大部分情況下,公司的非正式組織關鍵節點在中層這一級比較多。管理者也許發現,公司要實行轉型改革時,最大的障礙既不是在高層,也不是在一線員工,而是在中層。在改革中,中層會形成一股阻礙改變現狀的“暗流”。

中層的特殊性在於,他們一方面瞭解公司高層的想法,但是又缺乏高層的整體視野和戰略能力,他們非常清楚一旦變革就極有可能失去自己長期建立起來的小“山頭”。另一方面,中層對於一線員工而言又是上司,掌握著他們的生殺予奪。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操控了改革向下的執行效果。按照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的說法,公司中層是“烤熟的鵝”,沒有高強度的神經刺激不會把市場的情況反映進來。

5

暗流有時候就像一個手機或者電腦的操作系統。

平時我們在使用各種應用軟件的時候,表揚也好,吐槽也罷,都會把關注力投放在軟件身上,而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沒有操作系統,這些軟件連生存的基礎都沒有。

因此,操作系統是一個商業系統運行的根本。什麼樣的操作系統上面,適合佈局什麼樣的APP。如果把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或者產品看做是系統之上的一個個APP的話,其功能設計就要建立在其基本的規則上,否則就無法運行。

一個良好的操作系統,上面會自然生長出很多好的應用出來。這個好的操作系統,有可能是一個好的組織架構,一套好的基本規則,也有可能是一個好的文化體系。

按照馬雲的說法,阿里今天龐大的商業體系的建立都與文化價值觀有關。那麼這個阿里的價值觀就是這個公司的底層操作系統。

如果我們往上回到一個國家層面,我們也可以找到這個國家的操作系統。比如,美國在短短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原因就在於他們一開始建國時,就建立起來一套高效的底層“操作系統”。

商業的“暗流”與“波浪”


再比如我們談到日本、德國、瑞士等國家的工匠精神時,會發現他們都是非常注重軍事傳統的國家。他們這種文化底層的操作系統中,就植入了守紀律、重細節、自律等工匠精神需要的特質。這種特質決定了他們在做產品時的態度和追求,很難被沒有這種操作系統的國家學到。當然,這種底層系統的運用如果走向一種反面,也可能造成世界級的災難。

沒有哪種操作系統是一直完美的,它也需要升級換代。很多公司的創新之所以推行不下去,是因為操作系統嚴重老化,運行任何新的應用軟件都會“死機”。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公司想求變就是“死機”,不想“死機”就繼續運行原來的“軟件”。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做的首先就是要優化自己公司的操作系統,甚至完全更新成新的系統。蘋果手機的流行,不僅僅是去掉了按鍵,使用了觸屏,更重要的是換了一個完全不同以往的操作系統。否則,今天那麼多的強大APP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企業都有改變系統的能力和必要,擁有這種能力的是少之又少的企業。這就像很多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建設,只可能是少數幾家大企業的“特權”,大部分中小企業只是去做應用就夠了。如果你硬要逆流而上,那摔相就可能很難看了。

6

如果順著“操作系統”這個思路下去,我們還可以明白為什麼產品的成功要順應消費者。作為消費者的人本身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操作系統,這就是人性。如果商品對消費者有效,說明它是能適應人性的。

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設計產品一定要符合人性,否則產品就極有可能走向失敗。不管是西方講“七宗罪”,還是佛家講“貪、嗔、痴、慢、疑”,都是對人性底層系統的解構。

美國的領導力專家傑拉爾德·溫伯格(Gerald M.Weinberg)在課堂上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選擇一段大家都感興趣的視頻節目,然後要求學員在看視頻的時候,首先把自己的十指順其自然地交叉。然後,他又要求每個人雙手的位置更換一下,也就是按照不自然的方式交叉手指。這時,很多人會略微感到某種手上的不適應。

接著,溫伯格會要求你繼續看視頻。過了十分鐘後,很多人發現手的姿勢已經不自覺地恢復到了最先前的自然狀態。溫伯格和學員開玩笑,誰如果真的能夠堅持這種不自然的方式一小時,他就給這個人1美元作為獎勵。結果一個小時過去了,全班上百個學員中只有一位學員保持了原有的姿勢。這位學員事後說,這是他一生中所賺到的最艱難的1美元。

這個實驗反應了習慣的力量,新的東西會給它帶來不適應。在商業上,如果違背這種底層的力量,必然會帶來消費者的天然排斥。

商業的“暗流”與“波浪”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智能家居展覽會,發現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產品,叫智能水杯。這個智能水杯的開發者倡導人們每天喝八杯水,他們認為這樣才是一個健康的生活狀態。但是很多人會忘記喝水,於是這個智能水杯為了解決這個痛點就應運而生了。該智能水杯要求使用者在手機上安裝一個APP,然後APP會監測你的喝水情況,並且在每一杯水喝下去之後給用戶反饋進度、身體變化等等。

這是一個典型反人性的產品設計,它將一個簡單的喝水的過程裹挾上了各種外掛,增加了比日常生活多得多的操作步驟。由於用戶懶惰的底層人性很難轉變,即使用戶因為嚐鮮買了這個產品,也不會堅持用,而且還會跟周邊的人抱怨。這種負面的接觸傳染會一層層往下傳遞,必然帶來市場的萎縮,最後產品在獲取第一批嘗新用戶後,就會快速退出市場。

如果符合人性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喬布斯當年發佈沒有鍵盤,只有觸摸屏的手機時,很多人捏了一把汗。在他們看來,一個手機沒有鍵盤,與習慣不符合,除非你配上一個手寫筆。但是喬布斯考慮到了一個更原始的習慣:人類一出生就是習慣用手指進行活動的。直接用手指對手機進行操作,更符合人類基本的習慣。

最終,喬布斯證明了自己是對的,用戶也很快就適應了用手指的操作,成為這個時代最為偉大的產品之一。

7

商業的大勢是暗流湧動,而浪花則是暗流湧動的外在形式。

浪花歡騰,往往會讓人產生美麗的幻想,讓很多人急於著迷於浪花的力量。我們追風口、炒概念、追流量,無疑是在浪花層面的爭奪。但是這些浪花有的是暗流湧動帶來的,有的則是浪花與浪花之間碰撞帶來的美麗泡沫。

即使是“暗流”,背後推動它的,還有更強大的力量。就像這海洋的潮漲潮落,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有了太陽和月亮的這種“暗力量”。作為一個漁民,如果你只關心浪花本身,就很難找到規避風險的有效辦法。你冒然坐船出海,換來的可能是灰飛煙滅。當年影響二戰走向的諾曼底登陸計劃,如果不計算太陽和月亮的週期,是不會那麼順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