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个著名的相术大师叫许负,传闻她19岁封侯,汉文帝都认她做干妈,这是真的吗?

寻根拜祖


秦末汉初,有一个叫许负的相术大师,在古代堪称第一女神相。由于她的突出贡献,刘邦封她为侯。古代女子被封侯,这可是少之又少。

(许负剧照)

一、出生就出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天下归于秦。

也是这年,河内郡温县县令许望得一千金,奇的是此女生下来,手中就攥着一块刻着文王八卦的玉。更让人称奇的是,此女百日能言。乡人惊为“异人”。

正好秦始皇称帝不久,诏令天下,上报祥瑞之事,所以地方官便将此女作为祥瑞之兆上奏朝廷。

秦始皇得知后,认为这是吉兆,便赏赐百镒黄金给许望,命他贵养此女。

许望感激不尽,于是给此女改名——许莫负,意思是要她千万不要辜负了朝廷的美意。另外对许莫负的养育更是不敢怠慢。

众人得知许望家有秦始皇重赏的神女后,不远千里要一睹风采。一时许家大门前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扰得许家不得安宁。

对于布衣百姓,许望都想法把他们打发走。但对于达官贵人,许望却无法拒绝,因此极为烦恼。

就在他烦恼之际,却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这一现状。

原来,年幼的许莫负对这些猎奇的人通常只会有两种表现:一个是哭一个是笑。后来人们发现,凡是惹她哭的人,回去后都厄运连连;但惹她笑的人,却喜事不断。

这下众人才明白,许莫负果然是神女。但更多的人认为她的哭声不祥,所以为了躲避灾祸,大家干脆不上门看热闹了。

(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二、老师不敢教的学生。

许望见许莫负4岁说话就像大人一样有条有理,于是请了一位大儒给她开蒙。

大儒发现许莫负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不足半年竟认得好几千字,且下笔能成文,因此非常高兴。

有天大儒看到许莫负又在把玩那块打娘胎里带出来的玉,于是就和她大略讲了下玉上的文王八卦图。

许莫负听得津津有味。待大儒讲完,她又补充了一些关于八卦的学问。大儒见许莫负对八卦有着很深的研究,不禁大吃一惊,深知许莫负非凡人,所以请辞而去。走前建议许望,若能拜颖川归谷山隐居的黄石公为师,许莫负前途不可量也。

许望深以为是。于是带着许莫负入归谷山访寻,但却遍寻不得,只得又回到温县老家,打算再择良师授课。

三、偶得相术秘笈。

许莫负7岁时,在家门口遇到一白发老叟。

老叟向许莫负讨水喝。她便入屋去倒茶。

待再出来时,老叟已不见踪迹,但门口却有一本书被压在石头下。

许莫负好奇,拿起来翻看了一番,发现里面记载的全是相术要诀。许莫负这才知道,老叟正是父亲带她当年寻找的黄石公,于是对着门外恭敬地跪下,拜了又拜。

许莫负悟性很高,她很快就掌握了书中精髓,她又触类旁通,很快就将所学相术和阴阳八卦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

(刘邦攻咸阳)

四、劝父归汉。

许莫负有了相术的本领,很快就算出大秦必乱的结果,为了规避祸患,她便把名字改为“许负”。

不久,秦始皇病逝于沙丘。胡亥继位后,大权旁落,赵高搞起了一言堂,凡事都由他说了算。赵高不仅继续秦始皇没有做完的工程——阿房宫,还制定了许多苛捐杂税,因此惹得天下怨怒连连。

公元209年,不堪重负的百姓在陈胜吴广的号召下,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天下自此开始大乱。

当时陈胜吴广数次联系许望,希望他能一同抗击暴秦。

许望得了秦朝的恩惠,却也对赵高等奸臣的行为愤怒不已,现在看义军四起,他也不知如何才好。

倒是许负替他排忧解难,告诉他一定要与暴秦决裂,并招兵买马,守好温县城,同时也不要过早参与义军。

不久,刘邦率军途经温县,听说了许负会相面的声名,于是便前往拜会。

不曾想许望已经率军恭迎在城门口,并献出县印,表达归顺之意。

刘邦大吃一惊,经过盘问才知道,许望如此是得许负的指点,于是连连称奇。待见了许负后,许负称他“龙行虎步,有帝王之相,必得天下”。

刘邦大喜,对许负笑称:“他日我若能如你所言,我必封你为侯。”

(薄姬剧照)

五、尊为义母。

公元202年,刘邦果然夺得天下,登基称帝。

许负虽说一介女流,却在刘邦得天下之时谋划颇多,功劳显赫,于是遵守当初的约定,刘邦把她封为鸣雌亭侯。这年,许负才19岁。

刘恒的母亲薄姬本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由于谋反被刘邦所杀,薄姬则以罪臣家属入后宫做了织工。

许负对刘邦说:“此女大贵。”刘邦便将栗姬留在宫中。

后来,薄姬生子刘恒。许负又对刘邦进言称:“以后汉室有争,为保刘恒,应该早日封他为王,养于封地之中。”刘邦欣然从之,将才8岁的刘恒封为代王,并让他去藩地生活。

刘邦去世后,把持朝政的吕雉果然将后宫嫔妃和刘氏子孙几乎杀戮怠尽,唯放过了薄姬和刘恒。

吕雉去世后,周勃、陈平等老臣铲除诸吕,拥立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感念许负对他和薄姬的恩德,于是尊她为义母,对她颇为敬重,在她50岁时,还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寿宴。

(参考史料:《史记》《汉书》)


张生全精彩历史


许负的经历相当传奇,除了史书记载,民间传说更是神乎其神。不过我觉得去掉她神秘的外衣,就不难发现,她就是政治需要的包装物!

一、幼年许负

许负出生于公元前221年,那一年,秦始皇刚刚统一六国。许负的父亲许望是河内郡温城县令。

许负出生的时候就显得与众不同,她手握玉块,玉上有文王八卦图,出生仅百日就能讲话。

这种事发生在动乱年间,可能会被认为是妖女,但刚刚统一六国的秦始皇认为这是祥瑞,下令赏赐许望黄金百镒。为了感谢皇恩,许望给女儿起名“许莫负”,意为莫负皇恩。后来,当许莫负算到秦朝将亡后,改名许负。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只会在摇篮中啼哭或微笑的女婴,竟然能预测人的吉凶!她要是对谁笑,谁肯定会走鸿运,她要是对谁哭,这人非死即伤,非难即祸。吓得从此没人敢到她家窜门。

后来许负慢慢长大,父亲决定让她读书学《易经》,先生发现她领悟性极高,很多东西是无师自通,先生根本教不了她。

有一天,许负在自己门口玩耍,有个老头悄悄给了她一本书《心器秘旨》,旁边写着几行字:“天道暗,莫负谁?相人者,具慧眼。群雄起,天下乱。慎相之,助君贤。”许负恍然大悟,给她送书的一定是当世的大隐士黄石公。

当她缓过神来的时候,黄石公早已飘然而去。在黄石公的秘籍帮助下,许负相面的本领突飞猛进。


后来天下大乱,许负一眼就看出刘邦是未来真龙天子,鼓动父兄主动投靠刘邦,深得刘邦欢心,此后许负一家一直跟随刘邦。

二、三个令人瞠目的预言

公元前206年,15岁的许负做了一个最令人惊掉下巴的相面结论,相面的对象是魏王豹的夫人薄姬,许负断言:薄姬大贵,将来生的孩子可做天子!

魏豹此时是刘邦的盟友兼手下,当他听完许负的断言后,心思活动了。既然薄姬的孩子可以为天子,也就是说我是天子的爹,既然有这个命,干嘛还投靠刘邦啊,单干算了,于是魏豹造反了。

后来,魏豹被韩信打败,丢了性命。断章取义,胡乱给自己戴高帽子,把自己的命弄丢了。既然都请了许负,为啥不多问一句:我有太上皇的命吗?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许负被封为鸣雌亭侯,这一年许负十九岁。就在这一年,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出生了:刘恒,未来的汉文帝,刘邦和薄姬的儿子。

据说,就是许负建议刘邦招幸薄姬的。 果不其然,在许负对薄姬做出“生子当为天子”的结论后二十六年,22岁的刘恒登基继位做了皇帝。

传闻,汉文帝即位后,为感谢许负与母亲的这份情谊,拜许负为“义母”。

偶然的机会,汉文帝让许负给周亚夫和邓通相面。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周勃乃刘邦的股肱之臣。

邓通是宦官,很得汉文帝宠信。许负一见他俩,面露惊诧之色:你俩怎么会是一个命?将来都是饿死的!还明确告诉周亚夫,你三年后封侯,再八年为相,再九年饿死。


周亚夫和邓通都不信,当然不信,一个是功臣之后,一个是皇帝宠臣,既富又贵,再怎么也不会饿死。

许负告诉他们:你俩嘴边有条竖直的纹路,一直到嘴角,这就是饿死的面相!在座的包括汉文帝在内,都不信。

后来的结果是,周亚夫因逾越规制购买随葬品,被捕入狱,在狱中绝食自杀;邓通被汉景帝罢官并罚没家产,他成了流浪儿,穷困饿死。准得吓死人!

许负五十岁之后,告别京城,开始隐居著书的生活。《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都是她所著,后世还有很多假托她的名字留下来的相书。


三、真真假假

公元前137年,84岁的许负寿终正寝。 关于她的神奇传说一直存在争议,有的是正史记载,有的存在于个人笔记,真假难辨。被认为最严肃最可信的《史记》记载了以下几点史料:

  • 许负给薄姬相面,断言薄姬的儿子会当天子;
  • 许负给周亚夫相面,断言周亚夫会饿死;
  • 许负有个外孙叫郭解,当世有名的豪侠;

司马迁未说明许负是否被封侯,更没提及汉文帝拜许负为“义母”,甚至有人怀疑许负的性别是否真的是女性。

关于许负封侯的事,出自陆贾的笔记《楚汉春秋》。陆贾是刘邦的幕僚,他的记载可信度较高,基本可以确信许负封侯的事。


不过关于许负给薄姬相面的断言,以及后来许负劝刘邦招幸薄姬,劝刘邦分封刘恒以防朝争伤害到他。虽然见于《史记》,笔者认为很不靠谱。

如果许负真的有此断言,刘邦为何一直对刘恒母子很冷淡,刘邦生前也没有半点把刘恒当嗣子的迹象。如果许负有此断言,恐怕心狠手辣的吕后不可能放过刘恒,怎么会放他母子去代国就番?这里面漏洞太多,不可信。

如果说真的有预言,顶多就是许负跟薄姬的私房话,根本不可能外传,一旦外传,这话相当于是在要薄姬的命! 相面算卦这东西,相师不大可能说出百分之百确信的话,从意识形态来讲,它顶多属于“模糊科学”,不可能精确。

所以相师的话肯定是模棱两可的东西,看你怎么理解。比如说,她给薄姬的相辞可能是:命尊贵,福泽子孙。这样的话,弹性空间很大,上不封顶。


之所以后世越传越神,难道不是后人附会?难道不是得利者有意夸大或编造,以示天命神授?

还有一问:倘若世上真有如此神算的人,您觉得她还能活在帝王身边吗?

四、还原真相

如此,大致可以看清许负神话的真相了。

许负就是当时有名的相师,因为投靠了刘邦,通过相术鼓吹刘邦天命神授,刘邦称帝后,为感谢她的功绩封她为侯。等到汉文帝即位后,许负又编造给薄姬相面的事,以鼓吹刘恒继位登基也是天命神授,由此获得汉文帝的欢心。

说白了,许负恰好在那个特殊时期,以她的特长,满足了刘邦刘恒父子俩的政治神话需求,他们父子俩为了佐证许负作为“神”的代表,又不断“神话”许负,于是两方形成共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不朽神话诞生了!


寻根拜祖


关于中国古代第一女神相许负的故事,史上记载都很零乱,但最早见于太史公的宏篇巨著《史记》,后《汉书》、《全唐文》、《宋书》、《三国志》、《论衡》等史籍中都《史记

》没有专门为许负立传,只是在整部《史记》中,确定出场三次,疑似出场一次。

许负第一次出场是薄姬看相,称其当生天子。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 

楚汉之争如火如荼之际,许负给魏王豹一个名叫薄姬的

宠姬相面,称薄姬有生天子的命,魏王豹听信预言,以为是好兆头,立刻背汉联楚,带着薄姬自立为王,结果被韩信击溃,丢了小命。薄姬也被俘,充实到刘邦的后宫,成了宫中的一名织女。一个偶然机会,容貌过人的薄姬被刘邦偶然撞见,春风一度,竟然生下了一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高祖刘邦因此,封许负为鸣雌亭侯,至于许负当时多少岁,没有记载。

许负第二次出场是为周亚夫看相,预言其“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见于《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一文。

周亚夫是绛候周勃的小儿子,按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周勃死后,其候位由周勃的大儿子,也就是周亚夫的哥哥继承,按正常逻辑,根本没有周亚夫什么事。不承想,三年后,周亚夫的哥哥犯重罪被免职,这样,刘邦就让周亚夫承袭了绛候。

后来刘邦,十分器重周亚夫,为制衡吕后,托付军权给周亚夫。刘帮去世后,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铲除了吕氐外戚,扶佐汉文帝刘恒上位,被拜为相位,权倾一时,可惜九年后,因为他的儿子私藏违禁物资,周亚夫被牵连,绝食而亡。

第三次出场是“打酱油”。《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侠客郭解系“善相人许负外孙也”。至于许负是郭解的外公,还是外婆,也就是许负此人是男是女,《史记》从没有文字交待。只是到了唐初,司马贞在《史记索隐》时,引用了东汉应劭的话:“负,河内温人,老妪也。”这是表明许负为女性的最早记录。

当然,在《史记》里,还有一次疑似许负的出场。《史记·佞幸列转》记载,邓通曾被预言“当穷饿死“。但司马迁没有交待这个"善相者"的姓名。后世有记载称就是许负。

邓通是汉文帝的男宠,官至上大夫。据说汉文帝听到这个预言后,很不相信,故意将一座铜山赏赐给邓通,赋予邓通铸钱的特权,于是邓通很快就发达了,成为富可敌国的代名词。可惜好景不长,文帝去世后,邓通被抄家,成为乞丐流落街头终饿死。

以太史公严谨治学的作风,既然在《史记 》中多次露面,薄姬、周亚夫、邓通等都是历史上实实在在的人物,加上司马迁与许负的时代相隔不远,以上记述的许负其人其事,应该有很高的可信度。但如果许负真有如此预知未来的神技,用当今我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怎么去解释呢?

至于以后的《怀庆府志》及其它古籍的许多记载,称许负是秦县令许望与赵氏所生之女,出生手中就有奇玉,上面有八卦图,得到黄石公的真传,能预知凶吉,非常灵验,被秦始皇重点保护,预知刘邦能成大事,让其父亲投奔,汉文帝认许负为干妈,等等。由于这些史籍记载离许负那个时代已经很久远了,是真是假,只能凭各位看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许负在西汉的知名度之高,大概相当于后世的袁天罡之类的。但19岁封侯,汉文帝认干妈之类的那到没听说过,而且时间也不太对得上。她是一个女人,大概是女相师之类的,既会相面,也会看风水。她的真名叫什么,或者到底有没有名字,恐怕都是不太清楚的。这个负字应该不是她的名字,而多半是那个时代对年龄比较大女人的称呼(譬如汉高祖时代的武负)。

关于他相法神乎其神的两件事儿,都是与汉武帝有关的。

据说,汉武帝他妈王志(加女字旁)已经嫁人,还生了个女儿。汉武帝的外祖母更是个神人(多半人会认为她几乎是个神经病),让许负为她两个女儿看相。许负说王志和她妹妹都有大贵之相。汉武帝外祖母于是神经病发作,逼着王志离婚,后来居然想办法王志两姐妹送到了还在当太子的汉景帝的宫中,于是才有了以后的故事。后来,两姐妹居然真的得宠,王志生下了汉武帝,而他妹妹也生下后来几个王爷。

第二件事儿,大概是许负又为汉武帝看过风水之类的(大概是,记不太清了,好像看的还是他外祖母家的风水),说这家的后代会出帝王。结果,后来的汉武帝大家知道了的。

因为这两件事儿,逐渐长大的汉武帝对许负很是迷信,大概给他封了君(不是封侯哈,女人一般是封君),又向她请教了许多预测未来事儿。不知道是否请教过攻打匈奴的事儿。

汉武帝还是比较相信这些的,他就认为李广“数奇”,就是命数不好的意思。因此,不能让他当初领军立功,所以才有李广一辈不得封侯的事儿。卫青也是被人看过相的,还在当奴隶时就被人认为会大贵(这个相师是谁记不住了)。反正吧,那时候的许负就是西汉的第一相师。

这些故事,史记、汉书都是有记载的,是不是真的还是有疑问的,也可能有统治者自己的目的。朋友们善自判断,不要迷信。


星火辰


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也曾被封侯,文帝也曾认她做义母,著名的游侠郭解就是她的外孙,但是未必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因为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她最神奇的地方都跟文帝有关,这就有很大的人为操作空间了。下面也只是我的一点推论,姑妄言之 姑妄听之。


许负最有名的预言主要有,预言刘邦能成大事,预言魏王的宠姬薄姬为未来天子之母,预言周亚夫将会被封侯,但最终会被饿死,预言邓通也会被饿死。这几个预言没有一个落空,那么我们只能得出两种推论,要么她真有预测未来的能力,要么她是一个高超的骗子。

如果你相信前者,那便罢了。如果你相信后者,我们可以从一个谎言作为故事的开端,来引出一连串的惊天大阴谋。话说始皇帝二十六年,王翦之子王贲灭燕,亡齐,六王毕,四海一。这么大的喜事,肯定要有祥瑞啊,以彰显始皇帝的功德,以表明上天对始皇帝的认可,这样方可以说是君权神授。于是,始皇帝下令各地进献祥瑞。果然皇帝一下令,祥瑞就一股脑地来了,什么杂七杂八奇形怪状的东西都成了祥瑞。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首先,故事的开端往往是一个伟人的诞生,必定伴随着天生异象,要么是要么是天光大振,五彩祥云要么是雷雨大作,风雨交加。只有像贾宝玉那样生活在脂粉堆里的人才会口含宝玉,不巧如果这个出生的恰恰是个女孩,那么只好怀瑾握瑜了。于是这一天,温县县令的女儿降生了,而且手握一枚玉玦,玉上还有文王八卦图,百日能言,始皇帝也认为很神奇,然后就赐金嘉奖,以为祥瑞。

后,天下大乱,刘邦先入关中。这个时候需要造势啊,造势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当然是谶语预言了。于是许负这个曾经的祥瑞又被推出来了。别管是主动还是暗中被迫,反正是许家主动来投。并说刘邦有帝王之相,身边的几个将领都有位极人臣的之表。看看,这一句话即奉承了刘邦,又照顾到了刘邦的左膀右臂。

再后来,魏王跟随刘邦攻打项羽,魏王请许负给薄姬算命,许负认为,薄姬命贵,其子可能为天子。这一段真实性不好说,不过我觉得许负即便有预言能力,以当时魏王作为汉王下属的身份,许负敢说,魏王还不敢听呢,何况许负她还真敢说?


后来,汉王称帝,许负以年仅十九岁的年龄被封为鸣雌亭侯。在平定诸吕之乱后,刘恒被立为皇帝。对于一个被迎立的皇帝,最重要的就是名正言顺。那也少不得要造势,这一次许负当然也是当仁不让的被推出来了。然后自然有人编造当年这一段,薄姬命贵的话。话说如果这一段当年真有的话,吕后怎能容忍下薄姬。以吕后的能力连韩信都能整死,以吕后的性格,连孤儿寡母的戚姬都不放过。如果有一段对话,薄姬能活下来还真是奇迹。

然后就是一次饮宴,汉文帝请她为自己的宠臣周亚夫和邓通看相。许负认为他们都有大富大贵之相,周亚夫还能被封侯,但最后都会被饿死。邓通就不必说了,只会阿谀奉承,敛财无数,求死之道,文帝死后,景帝必定会秋后算账,这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的。而周亚夫的死只能说是许负有识人之才,至于为什么都应验是被饿死的,那就更简单了。执行人是谁啊?景帝啊,文帝的儿子。做个顺水人情,以全文帝之名,有什么不好。

所以,我个人认为许负并非有预言之能,而是有造势之能,识人之才。也许她不是出色预言家,但一定拥有出色的随机应变能力。


渔耕樵读


许负,西汉初年的女相士,河内郡温县人,县令许望与赵氏所生之女。

许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记载“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就提到许负是游侠郭解的外婆。另外在司马贞《史记索隐》中记载“负,河内温人,老妪也。”提到许负是河内郡温县人,是一位老妇人。

许负的故事很离奇,真真假假,充满了传说。话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令各地上报祥瑞。这年在河内郡温城县令许望之妻赵氏生一女,手握玉块,玉上有文王八卦图隐约可见。于是将这件事作为祥瑞上报给秦始皇,始皇帝非常高兴,赏赐黄金百镒于许望,令其善养此女。许望就给自己的女儿取名“莫负”,意为莫负皇恩。

从此,许家门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争相观看这位奇异的女孩。渐渐人们发现,许负凡对之哭者,必然是招灾罹祸之人;而对之笑者,则为吉星高照之人。人们这次明白许负拥有为人相面的特异功能。

后来,随着许负逐渐长大,越来越聪明,对“易经”“八卦”都有很深的看法,黄石公上门偷偷给她留本《心器秘旨》。许负便潜心研读,很快就对书中内容了如指掌,并能触类旁通,又将相人术与阴阳八卦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面相八卦、手相八卦。许负知道秦朝必定灭亡,就将自己的名字由“莫负”改为“负”。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大乱,许负就劝自己父亲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直到见到刘邦后,许负就劝自己父亲投奔刘邦。刘邦登基称帝后,封时年19岁的许负为鸣雌亭侯,是古代少数的女列侯之一。

楚汉相争时,魏王豹纳了魏国宗室女魏媪之女薄姬为侧室,许负就预言薄姬是天子之母。魏王豹大喜,认为自己一定能夺取天下,联合项羽,背叛刘邦,结果魏王豹被汉将曹参灭国,刘邦信其言,将薄姬收为妾,生下刘恒。许负进言,朝廷将来必起纷争,为保刘恒安全,宜早外放封地,刘邦从之,在带兵平定代地陈豨的叛乱后立8岁的刘恒为代王,都于晋阳,因此在吕后之乱中得以保全。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封薄妃为太后,感念许负拯救自己和母亲的恩典,将其称之为义母,又将裴钺称为义父,又封裴钺为洛商侯,秩两千石。

在汉文帝登基九年,许负五十大寿文帝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贺仪式。在庆典仪式上,赐封其子裴洛为郎中令。庆典之后,许负请求致仕。文帝刚开始不答应,许负请求更加坚定,说道:“臣已年迈,难以供圣上驱使。而且,臣志在相人之学,虽颠簸连年,却无甚建树。现年已迈,意欲静下心来,潜心著述,或许能为后人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万望陛下恩准。”于是,汉文帝见其言词恳切,也不希望她的相人之术失传,就答应了许负的请求。

许负离开京城后,隐居于夫家商洛山中,在潜心著述之余,以相夫教子为乐,直至去世,享年八十有四。根据《怀庆府志》记载,著有在《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中提到的《许负相耳法》,明代周履靖的《许负相法十六篇》就是借许负之名所做。


安定郡潜夫


《史记》中提到过许负。薄姬母亲是魏王室宗家女,将薄姬置于魏宫,请许负看相,许负说薄姬以后生天子。当时刘邦与项羽相距荥阳,局势未定,魏王豹本归属刘邦,听到许负的预言,便背叛了汉王,处于中立,并联合楚,刘邦派曹参击败魏王,豹亡。薄姬被纳入汉后宫,一次偶然得幸,生刘恒,初封为代王,后为汉文帝。


橘子7954


真的,许负当年就算出薄姬,就是后来的薄太后会生下天子,当时的薄姬还是魏王豹的妃子,魏王豹听到这个消息后,觉得老婆能生下天子,自己也是皇帝命啊,于是造反,没想到兵败被杀!几经辗转,薄姬成了刘邦的妃子,生下了刘恒,后来刘恒从代王成为天子,是为汉文帝!


江湖好比一道门


史书记载许负有其人,被封侯。但是有些事是史实还是传说需要判断


秋水浣纱


大概就是如今的通神、通阴、鬼附体等一类有异能的人,借看相言事。

只不过其看的都是帝王权贵,故而历史上留有大名。而一般的相者只有机会为平民看相言事,不为史书记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