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材料100個金句,大白話把深奧道理通俗化

軍隊材料100個金句,大白話把深奧道理通俗化

編者按:軍隊材料的100個金句,一句比一句富有哲理。

1

把名利看重了,就會把理想看輕;把位子看重了,就會把奉獻看輕;把自己看重了,就會把別人看輕。

——《解放軍報》5月18日《保持不忘初心的清醒》,原華

2

改變自我從改變行動開始,改變行動從改變思維開始,善於運用辯證思維解難釋惑,就能迎來開闊人生。

——《解放軍報》5月18日《辯證思維讓人生開闊》,朱銳

3

加強黨性修養、加強思想改造是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不能有一絲一毫鬆懈。

——《解放軍報》5月18日《抵禦誘惑是一場思想硬仗》,劉海成

4

一種“主義”能不能佔領時代的制高點,關鍵取決於其能否始終保持科學性、先進性、實踐性,取決於其能否與時俱進。這是理論發展的規律,也是政治發展的規律。

——《解放軍報》5月17日《馬克思主義必然要成為時代的最強音》,顏旭

5

經常抬頭看看星空,能助長高;老是低頭撿便宜,將致駝背。腰間的“算盤”只會把格局算得越來越小、境界算得越來越低。

——《解放軍報》5月11日《腰裡別“算盤”,算不好得失》,凌煥新

6

正確處理義利矛盾,道理並不深奧,關鍵在於落到實踐中,在利益誘惑面前守住名節,在現實考驗面前拿出覺悟。

——《解放軍報》5月9日《培養重義輕利的君子人格》,祝運璇

7

“誰不知道生命比金錢更重要呢?但為了祖國和人民,我們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心甘情願!”

——《解放軍報》5月9日《這種“傻”,是人生大境界》,申衛紅 李生壽

8

變味的“顧全大局”,實質就是以大局為幌子的偏安狹隘、顧及一己之私的掩蓋問題。

——《解放軍報》5月9日《謹防變味的“顧全大局”》,劉坤

9

即便能夠把“可能”稱為一種主義,但它也不能成為一種奢談空論。“可能”二字,拆開就是:如要可以,必有能力。

——《解放軍報》5月9日《當“可能”成為一種主義》,鄭蜀炎

10

“等著幹”是被動的、慵懶的,以“等”為先、“幹”放一邊;“幹著等”是主動的、向上的,“幹”字當頭、“等”字靠邊。

——《解放軍報》5月8日《提倡“幹著等” 不要“等著幹”》,劉海文

11

這創造那創造,經不起實戰檢驗的都是胡編亂造。

——《解放軍報》5月5日《創新創造不能胡編亂造》,徐東波

12

大局觀念不僅是黨員幹部的基本素養,也是衡量黨員幹部政治上是否堅定的重要標誌。

——《解放軍報》5月5日《用顧全大局詮釋對黨忠誠》,要文須

13

公私分明養正氣,廉潔奉公得人心。黨員領導幹部行使手中權力,只有分清公私二字,才能不辱職責使命。

——《解放軍報》5月4日《分清公私二字,砥礪品德操守》,向迎佳

14

凡是視名節如生命者,都能在逆境之時巍然不倒,誘惑面前淡然處之。

——《解放軍報》5月4日《視名節為生命》,張丙辰 張鳳坡

15

許多“雞湯”是小聰明而非大智慧,有的甚至是庸俗的哲學,它的輕薄載不動人生的厚重,它的矯情化解不了生活的矛盾。

——《解放軍報》5月2日《“心靈雞湯”不都是美味》,侯繼超 吳文鑫

16

能夠堅守黨性的黨員幹部,必定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加強黨性修養的過程,同時也是錘鍊道德情操的過程。

——《解放軍報》5月2日《黨性是道德的標高》,張友權

17

帶兵人自身形象好,真心知兵愛兵,自然會形成特有的人格魅力,形成不令而行的威嚴,贏得官兵發自肺腑的敬佩。

——《解放軍報》4月30日《帶兵人的魅力與能力》,孫志強

18

與其求全責備抱怨嘆息,不如擼起袖子奮鬥不息。以抱負為動力,堅守信念,堅定信心,不懈追求。

——《解放軍報》4月27日《因為有抱負,所以不抱怨》,劉立強

19

家國情懷對軍人來講從來不是空洞的概念,它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和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和軍隊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

——《解放軍報》4月25日《軍人當有家國情懷》,文章

20

以正心正道正派抵禦私心私慾私念,使心中正道清風潤澤,真正成為事業發展的壓艙石。

——《解放軍報》4月25日《守住心中正道》,周燕虎

21

素質過硬、踏實能幹,哪個單位都需要;不學無術還想濫竽充數,到哪兒都難。

——《解放軍報》4月25日《患得患失不如靜心蓄能》,趙世鵬

22

選擇之難並不在於路的稀少和狹窄,而在於站立路口時左思右想的取捨。

——《解放軍報》4月25日《人生的中場》,鄭蜀炎

23

離開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個人的“獲得感”是渺小的。

——《解放軍報》4月13日《追求高境界的“獲得感”》,楊歡

24

管理慾望,關鍵是把慾望始終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不要聽任慾望的驅使。

——《解放軍報》4月13日《讓慾望止於規矩》,邱建卿

25

對黨員幹部而言,高境界是人品人格、黨性覺悟的反映;對一支部隊來講,是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要求。

——《解放軍報》4月13日《境界決定標準》,李光輝

26

人生處處有青山。無論在哪裡,缺的不是工作崗位,而是過硬能力素質。

——《解放軍報》4月13日《拋卻等與怨,紮實學與幹》,許洪昌

27

對共產黨員而言,應該是無話不對黨說,這也是一名黨員對黨絕對忠誠的體現。

——《解放軍報》4月11日《黨內應該“打開天窗說亮話”》,劉師苑

28

能不能講真話、道實情,對於共產黨員而言,是檢驗是否對黨忠誠的重要方面。

——《解放軍報》4月11日《有一種忠誠叫坦誠》,趙建雄

29

一位哲人說:“‘小’字兩點恰如一對翅膀,若能奮力一躍,亦能振翅高飛。”年輕的戰友們,不妨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成功的奧妙就在其中。

——《解放軍報》4月11日《小目標支撐大志向》,何東平

30

解決問題好比過河,找到了“橋和船”,問題便迎刃而解。面對紛繁複雜的難題,善於做分解,或許能找到突破口。

——《解放軍報》4月10日《善於分解也是“橋和船”》,王昕霖 李超斌

31

只要各級把“公”字做好、做到位,讓官兵消解顧慮、輕裝疾進,改革的諸多困難就難不倒我們,強軍的光明彼岸就能快速抵達。

——《解放軍報》4月10日《一個“公”字消解幾多顧慮》,鄧佑標

32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第一責任人,落實“兩學一做”應標準更高,要求更嚴,以走在前列的姿態,為廣大黨員立起樣板、做出表率。

——《解放軍報》4月6日《把實做篤行的標準立起來》,鄧豔平

33

要習慣在“探照燈”下成長成才,勇於在“玻璃房”中乾淨幹事,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務求遵規百分百、守紀實打實。

——《解放軍報》4月6日《有樣先有禁,有為先有戒》,黃天信

34

越是“轉彎處”,越是重整行裝、化“危”為“機”、壯大實力的關鍵節點。

——《解放軍報》4月6日《機遇常在“轉彎處”》,閆述軍

35

幫助領導糾正錯誤,既是對領導的一種關心幫助,更是對領導負責任的體現。

——《解放軍報》4月5日《敢給領導指問題》,朱永傑

36

光聽表揚肯定的好話,不喜歡聽那些批評的意見建議,是犯了主觀片面的毛病。

——《解放軍報》4月5日《聽取意見要帶“兩個耳朵”》,吳銘

37

個人名利得失放下了,覺悟境界提升了,才會敢作敢當、敢闖敢試、敢於負責,多一分坦蕩,多一分底氣,多一分幹事創業的緊迫感。

——《解放軍報》3月30日《捫心自問,不敢擔當為什麼》,楊廣雨

38

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深入推進,軍隊發展需要培塑“精準”文化,要求官兵堅決不當“差不多先生”。

——《解放軍報》3月30日《“差不多就行”絕對不行》,韓志強

39

為公去私”好比群蜂築巢,“損公肥私”便如蟻穴潰堤。

——《解放軍報》3月30日《時時不忘砥礪初心》,高亦全

40

不斷汲取教訓,總結經驗,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就能如一句諺語所說:“如果一直朝那個方向走,你真有可能走到那個地方!”

——《解放軍報》3月30日《智而能恆方能勝》,宮春科

41

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抓落實,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真正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把戰鬥力建設抓出實效。

——《解放軍報》3月28日《“實”字當頭蓄力能打勝仗》,朱威明

42

敬畏之心就是流經我們思想之渠的源頭活水,滌盪著不時落下的貪慾、邪念的泥垢。

——《解放軍報》3月28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萬剛

43

俗話說,好種出好苗,好樹結好桃。一粒樹種、一棵樹苗能否長成參天大樹,其品質的優劣至關重要。

——《解放軍報》3月28日《種德如樹》,向迎佳

44

越是關鍵時刻,領導幹部越要保持清醒頭腦,對照標準要求,一筆一劃畫好“自畫像”。

——《解放軍報》3月23日《畫好改革中的“自畫像”》,勞正忠

45

拋棄私利,不抱成見,出以公心,敢提不同意見,是一種對事業的真正負責和勇敢擔當。

——《解放軍報》3月23日《提不同意見也是責任擔當》,李棟傑

46

“羨慕嫉妒”不能轉化為“恨”,努力克服嫉妒心理,尤其不要把它變為貶低、排斥、敵視的心理狀態。

——《解放軍報》3月23日《由子都之死說胸襟》,陳魯民

47

格局大,則眼光遠、心胸寬、定力強,有利於更好地在改革中找準自己的座標,交出合格答卷。

——《解放軍報》3月21日《心有大格局,自生大境界》,高衛東

48

敢喊“看我的”,拿出“跟我上”的行動,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幹,該負的責,拋開名利也要擔。

——《解放軍報》3月21日《人生溝坎處不忘初心》,賈全林

49

既要竭力剋制慾念,又要主動依靠紀律制度、外界監督等無形繩索把自己緊緊地“綁在桅杆上”。

——《解放軍報》3月21日《面對誘惑當有“綁得更緊”的決絕》,韓申國

50

領導幹部肩上也挑著一根無形的“扁擔”,若能掌握好“平衡點”,工作起來就會既輕鬆又富有成效。

——《解放軍報》3月16日《掌握“挑扁擔”的“平衡點”》,王正冠 門建新

51

越是文明進步,越要崇尚節省,越要儉樸成習。

——《解放軍報》3月16日《“儉則智榮,奢則愚恥”》,劉師苑

52

當前最緊迫的就是練好本領增長才幹,使自己能夠更好地適應改革、適應戰場、適應未來。

——《解放軍報》3月16日《少想“會怎麼改”,多思“我怎麼幹”》,馬甲一

53

拋開物質談精神是不現實、不客觀,甚至是虛偽的,但只有物質沒有精神的生活則是空虛、膚淺、卑微的。

——《解放軍報》3月16日《莫讓物質消磨掉精神》,梁大偉

54

問問自己:當改革真的來臨,你的思想認識跟上了麼?你的初心諾言銘記著麼?你的能力素質達到了麼?

——《解放軍報》3月11日《當改革真的來臨,你準備好了嗎》,林官亮

55

欲得其力,必先得其心。只有黨員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與官兵同甘共苦,才能上下同心、和衷共濟。

——《解放軍報》3月11日《“五同”貴在“同心”》,唐飛

56

“大事難事”是考察黨員領導幹部擔當精神的一塊試金石。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唯有迎難而上才能破繭而出,唯有百折不撓才能撥雲見日,唯有攻堅克難才能成就大業。

——《解放軍報》3月9日《迎難而上才能破繭而出》,原華

57

正因為需要超越平凡,守護內心澎湃的激情和保持對未知世界無盡的驚訝,才變得更加重要。

——《解放軍報》3月9日《來自心底的驚訝》,鄭蜀炎

58

疑,就是要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既是積累知識的過程,又是破解問題的發端,是學習的方法鑰匙,也是為學者的能力素質。

——《解放軍報》3月9日《讀書有疑方有進》,王民

59

一個具有專注品質的人,往往最懂得珍惜時間,總能專心致志幹事業,花更少時間創造更大成績。

——《解放軍報》3月9日《專注是對時間最大的節約》,蘇傑

60

一個單位,成員凡事多讓少爭,必定風清氣正,士氣高昂,人人呈現出謙虛禮讓、大局為重的嘉德懿行,彼此保持相互理解、相互友愛的融洽關係。

——《解放軍報》3月7日《由“大樹將軍”不爭功說起》,胡建忠

61

對共產黨人而言,盡孝道是尊親不辱、忠順不違,更是親親而博愛、尊親而愛民。

——《解放軍報》3月7日《尊親不辱,大孝奉公》,文章

62

在命運掀開所有底牌之前,是把握機會還是接受宿命,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解放軍報》3月2日《失敗成功,或許只隔一個轉身》,鄭蜀炎

63

在實幹中形成共識,在實幹中破解難題,在實幹中實現願景

——《解放軍報》3月2日《重實幹,莫清談》,黃柄翔

64

高標準、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任務的落實,確保政令軍令暢通,這是當前形勢下黨員領導幹部把看齊追隨落於實際行動必須強化的擔當。

——《解放軍報》2月28日《保持“一條心”,聚成“一股勁”》,劉華亭

65

真正成熟的人不靠偽飾和機巧處世,而是始終恪守誠實這一做人的基本準則。

——《解放軍報》2月28日《誠實才是真成熟》,周蕾

66

靠勤奮工作打下堅實能力素質基礎,就是等待機遇的最好準備,是創造機遇的最佳方法

——《解放軍報》2月28日《工作是最好的機遇》,閻能利

67

避免急功近利,消極守成,把握好火候,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事情。

——《解放軍報》2月28日《“啐”“啄”相時方成功》,宮春科

68

探究“思想霧霾”產生的根子,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了扭曲,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出了問題。

——《解放軍報》2月28日《重視清除“思想霧霾”》,施博

69

光環往往是職位帶來的,不是自己產生的,幹出成績是職責所在,屬分內之事。

——《解放軍報》2月23日《莫把平臺當資本》,趙世鵬

70

不幹事雖然不會犯錯誤,但是也不會成事。

——《解放軍報》2月23日《不“做主”也是不作為》,王志松

71

只有人人把責任扛在肩上、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中,才能消除責任盲區,形成“上下同欲齊心幹”的生動局面。

——《解放軍報》2月22日《知責更應盡責》,許加越

72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化解心理失衡,保持心理平衡,不是一日之功,不會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磨礪慢慢養成。

——《解放軍報》2月21日《失衡易失足,警惕再警惕》,畢永軍

73

“折騰”就是磨鍊,是提高軍人戰鬥力的關鍵環節。

——《解放軍報》2月21日《錘鍊戰鬥力就要不怕“折騰”》,廉清

74

齊則有力,齊則生威。一個成功的團隊、一支強大的軍隊、一個先進的政黨,必須追求“群力誰能御,齊心石可穿”的境界和局面。

——《解放軍報》2月21日《重在解決“不大整齊”的問題》,鄧豔平

75

抵禦誘惑,關鍵是要心神寧靜,錘鍊“利誘拉不動、邪風吹不動、威逼嚇不動、哄騙移不動”的過硬自控力。

——《解放軍報》2月21日《有眼力更要有定力》,王笛

76

好家風就像陽光雨露,沐浴潤澤黨員幹部修身立業之心志;而家風敗壞則如同瘴氣毒藥,會侵蝕扼殺信仰信念和奮鬥初心。

——《解放軍報》2月16日《用好家風促進幹事創業》,馬洪才

77

“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

——《解放軍報》2月16日《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氣決心》,郭建斌

78

做人做事坦坦蕩蕩,就會自覺遠離“幫派”“山頭”,與人相處以志相交、以心相契、以誠相待。

——《解放軍報》2月16日《坦坦蕩蕩才能清清爽爽》,李朝德

79

對提醒一定要欣然聽之,加以善待,方能使自己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斷向上向善。

——《解放軍報》2月14日《善待提醒 保持清醒》,裴軼珉

80

如今,交通工具雖然越來越發達,傳播手段雖然越來越先進,但做好工作仍離不開“泥腿調研”。

——《解放軍報》2月14日《“泥腿調研”見精神》,賢文

81

如果不堅持,到哪裡都是放棄;因為不想放棄,所以一直在堅持。既然如此,就讓堅持成為一種習慣吧。

——《解放軍報》2月14日《今天,你堅持了嗎》,王慶厚

82

知足常樂者比不知滿足者更容易獲得幸福生活。

——《解放軍報》2月9日《人不知足最“撓心”》,畢喜華 郭盛

83

領導幹部帶頭做老實人,既是樹立自身良好形象的“個體需求”,也是影響帶動部屬的“集體需求”,還是加強風氣建設、促進部隊發展的“事業需求”。

——《解放軍報》2月9日《領導幹部要帶頭做老實人》,王國明

84

微信“紅包”不點開,逾時“過期”就會自動退回。肩負風氣建設責任的每一名同志,在收到微信“紅包”時應提醒自己不去點上面那個“開”字,想想組織紀律,想想廉潔準則,讓待領“紅包”過期退回吧。

——《解放軍報》2月9日《讓待領“紅包”過期退回》,姚立

85

用人格力量感召人,做到言行一致,放低姿態,注重融入,想官兵之所想,幫官兵之所需。

——《解放軍報》2月9日《思想政治工作,少點“套路”多點真誠》,魏銀建

86

團結要用事業來凝聚,用品德來感召,用感情來維繫。

——《解放軍報》2月7日《靠什麼搞好團結》,黃柄翔

87

學習是人們最重要的精神需求。對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來說,學習不僅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精神上最好的待遇。

——《解放軍報》2月7日《學習是最好的待遇》,王守倫

88

身體沒病,才會精力充沛;心理沒病,才會心無旁騖;思想沒病,才會全心踐行黨的宗旨。

——《解放軍報》2月7日《健健康康為黨工作》,許洪昌

89

不管面對怎樣的浮躁與媚俗,都該在心裡給自己留塊“清供”之地。

——《解放軍報》1月31日《“耳赤一手”說到“清供”》,鄭蜀炎

90

讓按規矩辦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需要,讓規矩滲透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解放軍報》1月31日《不守規矩終吃大虧》,劉玉昂

91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承載著先進思想,體現著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他們身上可以吸取豐富精神營養,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解放軍報》1月26日《有榜樣的人生能出彩》,甄雲卉

92

職位越高,越要不忘初心;權力越大,越要一塵不染;使命越重,越要夙興夜寐。

——《解放軍報》1月26日《強化監督重在築牢防線》,錢高祥

93

忠誠不是空洞的口號、高調的表態,而是要體現在具體工作崗位上,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解放軍報》1月26日《忠誠關鍵看行動》,王領

94

純正“朋友圈”,慎入“微信群”,淨化“微語言”,健康“微生活”。

——《解放軍報》1月26日《軍人應當重“微德”》,王永彬

95

網絡思維形不成,網絡素養跟不上,就會陷入信息化時代的“本領恐慌”,就難過“時代關”。

——《解放軍報》1月24日《善用網也是重要領導能力》,寧曉娟

96

低姿態體現為人做事的態度,體現有容乃大的境界,體現高風亮節的品行。

——《解放軍報》1月24日《低姿態者高境界》,張曉輝 楊奇

97

離開了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目標,宏大的理想、高遠的目標不過是空中樓閣。

——《解放軍報》1月12日《小目標,成長路上堅實的腳印》,施金東

98

不必急著出成績,不妨先治一治思想頑疾,為新體制、新機制構建求真務實的幹事創業環境。

——《解放軍報》1月17日《警惕“鞭打快牛”打出負效應》,葉偉

99

跳過職責一味逐利,終將無利可逐。

——《解放軍報》1月3日《講利益更要講職責》,錢炎林 崔俊崗

100

廣大黨員必須站在堅強黨性的高度認識“曖昧”問題,堅定不移地與其劃清界限,做到黨內不容“曖昧”,共同維護清清爽爽的同志關係。

——《解放軍報》1月3日《黨內不容“態度曖昧”》,徐興林

金句來源年份均為201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