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先生夏目漱石丨“方寸”新書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丨“方寸”新书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丨“方寸”新书

文丨唐辛子

蘇格拉底說:“結婚是絕對必要的,遇到賢妻,你能獲得幸福;遇到惡妻,你能成為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的正是自己——因為舉世聞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擁有一位舉世聞名的惡妻。大文豪夏目漱石之妻夏目鏡子,也是日本的著名“惡妻”之一,因此日本人說起夏目漱石,總會引用蘇格拉底這段話。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丨“方寸”新书

夏目漱石家族照片

鏡子比漱石小10歲。在她19歲那年,經人介紹跟29歲的漱石相親。才頭一次見面,鏡子就衝著漱石咧嘴大笑,露出一口極難看的牙齒——不僅不整齊,還是典型的“四環素牙”——黃黃的,顯得有點髒。漱石瞧了瞧那一嘴醜牙,頓時對鏡子心生滿意:一嘴醜牙也不懂得藏著點,這女孩誠實,一點也不裝,太好了!於是很快便定下了這門親事。

鏡子初見漱石時,夏目漱石還不是大文豪夏目漱石,而只是默默無聞的中學英文教師夏目金之助。金之助出生於衰敗的名主之家,父親晚年得子,並不高興這個小兒子的到來,因此金之助生下來沒多久,就被送去別人家裡做養子。雖然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金之助又回到了親生父親身邊,但始終被視為家庭中的“外人”,在尷尬的夾縫當中長大。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丨“方寸”新书

夏目鏡子肖像照

與金之助坎坷的成長經歷相反,鏡子從小生活在養尊處優的家庭環境中:鏡子的父親中根重一,是貴族院的書記官長,家裡僱著勤雜工若干、女傭若干,還有私人車伕。一家人住著兩幢樓:一幢西洋館,一幢日本館,而且都安裝有電燈,以及在明治時代還很少見的電話。從家境來看,鏡子的孃家要遠遠勝過夏目家。但鏡子才見過金之助一面,便感覺這是一位誠實可信、能夠託付終身的男人。為此自己坐船從東京前往遙遠的九州,去與當時在福岡教書的金之助草草完婚,開始兩人的新生活。

這本由鏡子夫人口述、長女婿松岡讓筆錄的夏目漱石回憶錄,是這位著名的文豪之妻,在晚年時對逝去的丈夫漱石的點滴回憶。從兩人第一次見面相親到夏目漱石因病去世,按時間順序共分為64 個章節,記錄了漱石先生與鏡子夫人婚後20 年的家庭生活。

英文教師夏目金之助,成為大文豪夏目漱石,是在與鏡子夫人結婚之後的事情。所以翻譯完這本書之後,我曾經在微信朋友圈調侃說:“欲為文豪,先娶惡妻。”因為“惡妻”鏡子,是夏目漱石的創作源泉之一。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丨“方寸”新书

此外,作為本書譯者,想對為本書翻譯提供幫助指導的各位表示感謝,才是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首先要感謝慶應義塾大學的大久保忠宗先生。至今我只與大久保老師互通過郵件,還沒有見過面。大久保先生是慶應義塾大學的歷史老師,中文也非常好,所以他常看我發表在網絡上的中文文章,有一次大久保先生髮郵件告訴我,他將我的一篇標題為《我的日本鄰居稻村》的文章翻譯成日文,作為選修課教材分發給他班級的學生們,向學子們講述人與人之間的自然交流有多重要。

這樣的郵件交流,令我對尚未謀面的大久保先生印象深刻。因此,在翻譯本書時,很自然地想到要向大久保先生求教。因為這本寫於近百年前的書裡,不僅有許多俳句、和歌,還有大量江戶方言,以及現在幾乎不再使用的“死語”,沒有一位日文功底紮實且精通日本文學的日本老師,恐怕很難正確地翻譯成中文。為此,我試探著給大久保先生寫了一封郵件,告訴他我正在做的翻譯工作,有些俳句不是很懂,問是否能獲得他的幫助。寫郵件時我想:如果大久保先生有時間指導我,我就買一本同樣的日文原版書寄給他,這樣便於他回答我的問題。但結果,大久保先生很快回信了,說:“已經買好了一本同樣的書,你隨時可以提問。”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丨“方寸”新书

夏目漱石肖像照

日本人與人交往,一是講究不給人添麻煩,二是要求要有“思いやり”,也即為別人著想的體貼之心。大久保先生的做法,就是體貼之心吧。而接下來我每次提出問題,都會及時收到大久保先生不厭其煩的詳細解答。為了便於我理解書中多次出現的那些短短的俳句,大久保先生會從夏目漱石當時的交友情況、寫下俳句時的前後經歷等,極為詳盡地寫上幾頁紙。每次收到大久保先生的回覆時,心裡總是滿滿的感動。這本中文翻譯若能受到讀者們的喜歡,大久保先生是我最為感謝的人之一。

此外還要感謝我的兩位好友:北京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者楊早老師,以及被譽為“中國通”的日本著名媒體人野島剛老師。在翻譯過程中,我也得到了這二位好友最真摯的幫助。

我要感謝mii 同學。這本在百年前使用口述體記錄下來的書,整本書都是長長的日文女性敬語,而且還通常在沒有主語的前提下,對第三者進行口語式描述。即使是以日文為母語的日本人,如果沒有一定的日本文學修養、沒有閱讀過夏目漱石的作品,恐怕都會很難分清楚書中的一些話應該是誰說的、出自何處,mii 同學在這方面幫了我的大忙。我遇到任何有疑問的、模稜兩可的日文句子,都要向mii 同學請教。這位熱愛文學、閱讀過大部分夏目漱石作品的高中女生,是我最好的日文老師。

謝謝mii 同學。順便說,mii 同學是我的女兒,我在十多年前生下了她,但現在每天晚上我們都面對面地坐在客廳裡的白色餐桌前,各自忙自己的功課。mii 同學已經成長得就像我的室友一樣。

最後,感謝負責這本書的編輯們,以及閱讀這本書的每一位讀者,希望您會喜歡這本書。

謝謝。

漱石之妻鏡子口述回憶

一代文豪婚姻與生活的真實呈現

暢銷日本數十年

NHK熱播劇《夏目漱石の妻》據此改編

旅日作家、芥川獎獲獎作品譯者唐辛子譯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丨“方寸”新书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

〔日〕夏目鏡子 口述

〔日〕松岡讓 整理

唐辛子 譯

2019年1月/ 69.0 元

這是一部妻子關於丈夫的深情回憶,一部日本“國民大作家”的婚姻生活史,溫情,細膩,坦率,生動。講述者夏目鏡子,20歲嫁給當時還是普通英文教師的夏目漱石,至漱石去世,二人一同走過20年波瀾起伏的生活。

鏡子見證了漱石成為一代文豪的全過程,瞭解他的性格好惡、社會交往,以及文學創作背景,漱石作品中的貓與人,在鏡子的講述中都能找到原型。鏡子與漱石一起經歷了生活中的種種艱辛與安適,心酸與釋然,愛與恨,樂與痛。她是很多日本人眼中的“惡妻”,卻始終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面對漱石的精神疾病,以及由此引發的粗暴行為,甚至離婚危機,理智且隱忍,一直陪伴在漱石身邊。“我一生中遇到很多男人,最愛的還是夏目金之助。”

鏡子夫人依照時間順序,從相親開始,至葬禮結束,回憶了與漱石有關的64篇生活故事,事無鉅細,毫不隱瞞,發表之後,在日本引起轟動和廣泛討論,讓日本近代文學第一人夏目漱石的形象更加立體和鮮活起來,是理解漱石其人其文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簡體中文譯本首次面世。

口述者夏目鏡子,夏目漱石的妻子。原名中根鏡子。19世紀70年代末出生於福山藩(約為今廣島縣東部),為中根重一家的長女。1896年與夏目漱石結婚,至1916年夏目漱石去世,兩人共同度過20年的婚姻生活。

整理者松岡讓(1891-1969),原名松岡善讓,小說家。夏目漱石的學生,也是夏目漱石的長女夏目筆子的丈夫。

譯者簡介

唐辛子,旅日華人作家,“日本華文文學筆會”理事,“京都漱石會”會員,朝日新聞中文網、“騰訊·大家”、《新週刊》等媒體專欄作家。著有隨筆集《唐辛子IN日本》《日本式中毒》《日本女人的愛情武士道》《漫畫腦》。譯有芥川獎獲獎小說《異類婚姻譚》。

目錄

一 松山行

二 相親

三 婚禮

四 新家庭

五 父親去世

六 回東京

七 做養子

八 《草枕》的素材

九 學生們

十 長女誕生

十一 姐姐

十二 關於狗

十三 留洋

十四 筆子日記

十五 留守中的生活

十六 白紙報告書

十七 回國

十八 黑板的肖像

十九 分居

二十 雕蟲小技

二十一 一封休書

二十二 小愈

二十三 “貓”的家

二十四 “貓”的事

二十五 難得的小偷

二十六 關於《我是貓》的出版

二十七 生與死

二十八 週四會

二十九 朝日入社

三十 長男誕生

三十一 最後的遷居

三十二 礦工

三十三 練習謠曲

三十四 所謂“煤煙”事件

三十五 貓之墓

三十六 滿韓旅行

三十七 修善寺大患

三十八 病床日記

三十九 經過

四十 歸京入院

四十二 拒絕博士學位

四十三 良寬的字

四十四 善光寺之行

四十五 兩樁婚事

四十六 朝日演講

四十七 破障子

四十八 雛子之死

四十九 我的迷信

五十 悠閒旅行

五十一 第二次危機

五十二 醉漢和女客

五十三 自費出版

五十四 戲劇和相撲

五十五 京都行

五十六 孩子的教育

五十七 糖尿病

五十八 晚年的書畫

五十九 兩位雲水僧

六十 病榻之上

六十一 臨終

六十二 解剖

六十三 葬禮前後

六十四 後來的事

漱石年譜

編錄者的話

譯者的話

識別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