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慶典少不了的京師名酒

牛欄山酒,產於燕山腳下潮白河畔。牛欄山二鍋是二鍋頭之宗,也是帶著地道北京味的二鍋頭。二鍋頭作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牛欄山地區的飲酒文化,有據可考的歷史可追溯到我國3000年以前的西周時期。歷經數百年的發展,牛欄山二鍋頭酒已成為中國白酒清香型代表,深受消費者青眯。

節日慶典少不了的京師名酒

關於牛欄山酒的名字,還有一段民間傳說。牛欄山位於北京市順義區城北10公里,東鄰潮白河,西接牛欄山鎮。很久前這裡窮山禿嶺,土地貧瘠,到處是一片荒涼。後來不知從什麼地方來了條金牛,他白天耕耘著山下的荒地,夜晚悄然無聲地安息在山上的一個洞穴裡。寒來暑往,幾易春秋,金牛辛勤的勞動,終於耕出了一片肥沃的良田。金牛的勤勞被一個富豪惡霸知道後,他企圖把這條寶牛據為己有,給自己創造財富。於是便暗暗地窺視金牛的行蹤。一次,在金牛小憩到潮白河邊飲水之際,他硬把金牛往家裡拽。金牛不從,這個惡霸氣惱地打掉了金牛頭上的一隻角,金牛一聲嘶叫,忽然間便沒了蹤影。

節日慶典少不了的京師名酒

在金牛耕耘出的這片沃土上,人們春種夏收,蓋房修路,繁衍子孫,這裡便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繁華的小鎮。人們十分懷念金牛,就把這座小山起名為牛欄山,意思是希望金牛永遠留在這裡,為百姓造福。

節日慶典少不了的京師名酒

早年間老北京市面上沒有瓶裝酒,大家請客都要到街上的酒鋪裡打散酒,俗稱“零打”,酒鋪裡有幾個大酒缸,盛著京城各路有名的燒酒,打酒用木製或竹製的酒墩子,有大有小,保準不缺斤短兩。當時街面上賣的最好的就牛欄山二鍋頭酒,因為口感地道,喝著得勁兒,格外受北京人的青睞。無論是在家小酌,還是在四合院裡、衚衕老槐樹下,人們把酒言歡時都喜歡用它。

節日慶典少不了的京師名酒

您一定好奇這麼好喝的酒為啥叫這個名字吧,二鍋頭名字的由來源於京師釀酒師蒸酒時,去第一鍋“酒頭”,棄第三鍋“酒尾”,“掐頭去尾取中段”,唯取第二鍋之貴釀。牛欄山二鍋頭,精選優質高粱和小麥等,以豌豆 、大麥等製成大麴為發酵劑,純糧釀造綠色自然。從原料粉碎到成品酒灌裝,歷經糊化 、發酵 、蒸餾等十多道關鍵工序。

節日慶典少不了的京師名酒

釀酒發酵工藝中常規的控制指標是雜質、甲醇和雜醇油。雜質是原料中多餘的成份;果殼中所含的果膠酶容易產生甲醇;原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則容易產生雜醇油。牛欄山酒廠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在進入發酵工藝之前,還要通過粉碎清蒸的工藝過程,首先把雜質和果殼去掉;然後通過確定合理的發酵溫度和發酵時間把多餘的蛋白質消耗掉,達到牛欄山釀製優質酒所要求的標準。

節日慶典少不了的京師名酒

平日三五好友聚餐,離不開二鍋頭。一瓶酒打開,將酒分倒在幾個杯子裡就開喝。有的是豪飲,幾口酒下肚,話就多了;有的是淺嘗,慢慢喝,細細聊。這種情景在北京城的小酒鋪裡觸目皆是。牛欄山二鍋頭瓶裝有著攜帶方便的優點。過去在北京城裡有不少拉三輪車的車伕,他們買上一瓶往懷裡一揣就幹活兒去了。在路上,冷了,或累了,拿出來擰開蓋喝上幾口,很解決問題。

節日慶典少不了的京師名酒

近幾年熱播的電視劇中,也經常出現牛欄山二鍋頭的身影。二鍋頭以其深入人心的親民形象,從民間走向了小熒屏、大熒幕,逐漸傳播開去,成為了大眾心中無可替代的白酒經典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