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審批?大額?信用卡邀請碼的真實作用

隨著信用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在使用信用卡,不少人還持有多張。年關將至,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張大額的信用卡,方便旅遊購物等,日常也能應對不時之需。申請信用卡是否能通過審核,額度多少,主要和工作、收入、徵信等有關,提交資料後,銀行會根據綜合評分系統,審核申請人的資料,確定是否批卡和額度多少。不少人聲稱:通過邀請碼申請信用卡,不僅可以得到優先審核,甚至會“秒批”,還能獲得高額度,還會補充說如果個人徵信記錄不好或者綜合評分較低,即使有邀請碼也不能保證下卡。類似的話可信嗎?什麼渠道的邀請碼才會有幫助呢?

優先審批?大額?信用卡邀請碼的真實作用

邀請碼一般是持卡人在銀行的預留手機號碼,也有其他呈現方式,是邀請親友辦理信用卡的憑證,申請是否成功與額度多少,完全根據申請人的個人資質而定,跟邀請人的信譽度和用卡情況沒有任何關係,更不能實現“秒批”和下大額信用卡,也不會優先審核。相對的優先審核,只跟申請渠道有關,比如,通過大數據辦卡,是可以實現“秒批”的,去銀行網點櫃檯申請,要走流程,審批會慢一點。信用卡是免費申請的,親朋或者購買的邀請碼並不能給申請帶來任何幫助,還可能會洩露個人資料,存在風險。銀行會建議申請人,使用真實親友的邀請碼,由於和申請結果無關,購買或者網上搜來的邀請碼一旦產生風險,需要申請人自己承擔損失。

優先審批?大額?信用卡邀請碼的真實作用

為什麼會有邀請碼呢?持卡人會經常收到銀行這樣的信息,內容主要是銀行最近有邀請辦卡活動,邀請多少人成功辦卡,會有什麼獎品或獎勵。推薦了親友辦卡,達到了要求,這些獎勵銀行會給你,但要注意,使用邀請碼辦理了信用卡,日後申請人用卡出現問題,邀請人是有責任協助銀行和有關部門處理的。為了拿到獎勵,一些人會在網上公開發布邀請碼,起碼個人手機號公開了,萬一出了問題,會得不償失。邀請碼的存在,主要是銀行為了搶佔市場份額,激勵持卡人邀請親朋好友辦卡,只是一個營銷行為。

優先審批?大額?信用卡邀請碼的真實作用

某些邀請碼對申請信用卡是有幫助的,比如銀行網點的行長和銀行高管,肯給你推薦,有助於下卡,大額。但他們不會隨便推薦辦卡,雖然是業績,一旦出了問題是要問責的。如果是銀行主動聯繫,邀請辦卡,也有幫助。但銀行一般只會邀請國企、外企高管,社會知名人士等辦卡。我們也會經常收到銀行短信邀請辦卡,很多是詐騙短信,也有是銀行群發的,對辦卡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會上當受騙,還會白白增加徵信報告被查詢次數。網上找的或買的邀請碼,已經被很多人使用過,邀請人有什麼樣的用卡行為?邀請人是什麼人?這些,都不得而知。一些到處散發自己邀請碼的持卡人,邀請碼使用頻次過高,會引起銀行的風控,使用了這樣的邀請碼,反而會被銀行懷疑申請人的動機。邀請碼是選填項,有靠譜的就填,沒有也不要刻意去找,關鍵還是增強自己的綜合資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