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電流表

帶你認識電流表

電流表簡介

電流表又稱“安培表”,是測量電路中電流大小的工具,主要採用磁電系電錶的測量機構。分流器的電阻值要使滿量程電流通過時,電流表滿偏轉,即電流表指示達到最大。對於幾安的電流,可在電流表內設置專用分流器。用於測量直流電流、交流電流的機械式指示電流表在電路圖中,電流表的符號為“圈A”,電流表是分為交流電流表和直流電流表。交流表不能測直流電流,直流表也不能測交流電流,如果搞錯,會把表燒壞。

電流表工作原理

帶你認識電流表

電流表是跟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而製成的。

電流表內部有一永磁體,在極間產生磁場,在磁場中有一個線圈,線圈兩端各有一個遊絲彈簧,彈簧各連接電流表的一個接線柱,在彈簧與線圈間由一個轉軸連接,在轉軸相對於電流表的前端,有一個指針。

當有電流通過時,電流沿彈簧、轉軸通過磁場,電流切磁感線,所以受磁場力的作用,使線圈發生偏轉,帶動轉軸、指針偏轉。

由於磁場力的大小隨電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過指針的偏轉程度來觀察電流的大小。

電流表分類

帶你認識電流表

直流電流表主要採用磁電系電錶的測量機構。一般可直接測量微安或毫安數量級的電流,為測更大的電流,電流表應有並聯電阻器(又稱分流器)。分流器的電阻值要使滿量程電流通過時,電流表滿偏轉,即電流表指示達到最大。對於幾安的電流,可在電流表內設置專用分流器。對於幾安以上的電流,則採用外附分流器。大電流分流器的電阻值很小,為避免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附加於分流器而引起誤差,分流器要製成四端形式,即有兩個電流端,兩個電壓端。例如,當用外附分流器和毫伏表來測量200A的大電流時,若採用的毫伏表標準化量程為45mV(或75mV),則分流器的電阻值為0.045/200=0.000225Ω(或0.075/200=0.000375Ω)。若利用環形(或稱梯級)分流器,可製成多量程電流表。

帶你認識電流表

交流電流表主要採用電磁系電錶、電動系電錶和整流式電錶的測量機構。電磁系測量機構的最低量程約為幾十毫安,為提高量程,要按比例減少線圈匝數,並加粗導線。用電動系測量機構構成電流表時,動圈與靜圈並聯,其最低量程約為幾十毫安。為提高量程,要減少靜圈匝數,並加粗導線,或將兩個靜圈由串聯改為並聯,則電流表的量程將增大一倍。用整流式電錶測交流電流時,僅當交流為正弦波形時,電流表讀數才正確。為擴大量程也可利用分流器。此外,也可用熱電式電錶測量機構測量高頻電流。在電力系統中使用的大量程交流電流表多是用5A或1A的電磁系電流表,並配以適當電流變比的電流互感器。

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1、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否則短路。)

2、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否則指針反轉。)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可以採用試觸的方法來看是否超過量程。)

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電流表內阻很小,相當於一根導線。若將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輕則指針打歪,重則燒壞電流表、電源、導線。)

5、看清量程

6、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A分度值為0.1A,0~0.6A為0.02A。)

7、看清錶針停留位置(一定從正面觀察)。

電流表的使用步驟

1、校零,用平口改錐調整校零按鈕。

2、選用量程(用經驗估計或採用試觸法)

歸結起來有三看和三問 先看清電流表的量程,一般在錶盤上有標記。確認最格的一個表示多少安培把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入電路後,觀察指針位置,就可以讀數了。此外還要選擇合適量程的電流表。可以先試觸一下,若指針擺動不明顯,則換小量程的表。若指針擺動大角度,則換大量程的表。一般指針在錶盤中間左右,讀數比較合適。

一看:量程。電流表的測量範圍。

二看:分度值。錶盤的一小格代表多少。

三看:指針位置。指針的位置包含了多少個分度值。

電流表的使用注意事項

1、 正確接線。測量電流時,電流表應與被測電路串聯;測量電壓時,電壓表應與被測電路並聯。測量直流電流和電壓時,必須注意儀表的極性,應使儀表的極性與被測量的極性一致。

2、 高電壓、大電流的測量。測量高電壓或大電流時,必須採用電壓互感器或電流互感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量程應與互感器二次的額定值相符。一般電壓為100V,電流為5A。

3、 量程的擴大。當電路中的被測量超過儀表的量程時,可採用外附分流器或分壓器,但應注意其準確度等級應與儀表的準確度等級相符。

4、另外,還應注意儀表的使用環境要符合要求,要遠離外磁場。

帶你認識電流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