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從商品的閃崩看未來市場定位

者在2018年只寫過兩篇宏觀策略型文章,一篇是元宵節前夕2月28號完稿的《工業品:2018年一季度的布空機會,請不要錯過》(3月6號發表),另外一篇是在8月15號完成的《商品:海拔高,涼意濃,謹滑坡》(18號發表),兩篇文章發表後不久,商品都出現了系統性暴跌,前者以黑色鏈封板為代表,工業品系統出現了12%的跌幅,後者以石化殺停為標誌,商品出現了9%的殺跌(當前仍在進行中)。為了恰如其分的強調觀點,筆者用了閃崩一詞,閃崩意味著時間短且力度強,並不代表就真的徹底崩盤,而是“物及必反”,系統迴歸。如果說第一次閃崩是對持續性上漲的第一次糾正的話(類似獲利盤首次離場),此次第二次閃崩,則更有別樣的味道。

一、兩次閃崩由頭:B’閃擊

B’閃擊是筆者的第二經典理論中的內容(有興趣可回看過往內容),是整個系統中做空的最佳介入時間點。回顧近3年的行情,總共出現過4次,2017年出現過兩次B’,一次時間點在2017年3份前後,跨越一個季度結束,另外一次在207年9月份閃現,結束於2017年12月份;2018年亦有兩次B’,一次出現在2018年2月,結束於4月,一次是2018年10月開啟(詳細看圖),四次B’出現都給我們提供了多頭避險和空頭入場的絕佳機會,B’的價值能量巨大。

圖1:四次B’閃現

期貨市場:從商品的閃崩看未來市場定位

二、兩次閃崩異同

兩次閃崩的共同點都對應著經濟增速的滑坡和庫存的累積,第一次閃崩(注意,閃崩一詞筆者只用在2018年,2017年不能用)的矛盾累積期約為一個季度(12月—2月),閃崩僅僅為2個月,時間跨度都較短,是名符其實的閃崩;第二次閃崩的矛盾累積期從2018年5月開啟,至今耗用了長達6個月的時間,庫存累積再度回到2018年2月份的高位,但經濟水平卻遠遠不及2月份的7.2,至10月份持續下滑至6.4的水平。因而,在庫存等同水平的情況下,需求的下滑,本次閃崩的空間力度和時間力度至少要大於第一次(第一次為總體為8%,其中工業品為11.9%)。此外,第一輪閃崩以供給側改革政策支撐下的持續強勢的黑色板塊為代表,本次閃崩,應以強勢原油帶動下的石化鏈條為核心。

圖2:兩次閃崩主角不一

期貨市場:從商品的閃崩看未來市場定位

三、如何定性本輪閃崩?

1、遠期定位

先來看兩組數據,這是筆者持續跟蹤的核心變量,從貨幣角度看,M1和M2從2016年10月以來持續下滑,二者剪刀差從2018年2月份起連續9個月為負,且處在持續擴大進程,此說明,我國經濟的內生擴張動能正在真實的流動性收縮進程中逐步消退(逐月經濟數據已經印證,連續降準本身就說明了);另一方面,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從2017年4月份到達頂峰27.7以來,正處在下滑進程中,當月利潤指標至10月份僅為4.1,已經逐步向零靠攏。如果從歷史對比經驗看,上述如此數據只在2012年、2014年出現過,這兩年當時的市場環境,大家有目共睹,商品走勢也歷歷在目,若如此,可見我國經濟正在步入一個劇烈的收縮期,商品市場轉勢信號明顯。因此,如果說首次閃崩是市場給予我們一場驚嚇的話,那麼二次閃崩將為後期行情做了真實預警和鋪墊,一定要引起重視。

圖:M1和M2持續收縮

期貨市場:從商品的閃崩看未來市場定位

圖:利潤持續下滑向零靠攏

期貨市場:從商品的閃崩看未來市場定位

2、階段性定位

從當前階段性角度看,經過第二輪閃崩至今,商品市場已經出現大約9%的跌幅,此時開始出現大量的巨大基差現象,近月和遠月合約價差過大,尤其在1901合約交割前不久出現,此可能宣告二次閃崩趨於結束(注意筆者開篇對閃崩的定性),基差修復行情將要開啟。不過,筆者鄭重強調,此一時彼一時,當下基差修復將以期貨和現貨共同進行的方式來完成,並非2016-2017年的現貨穩如泰山而期貨主動向其靠攏的姿態來進行(望產業有所重視),這也是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這對老冤家的力量天平將再次開始輪迴,金融資本被連續收割3年後,力量或將再度增強。

期貨市場:從商品的閃崩看未來市場定位

2018年,兩次一樣的閃崩行情,但存在不同的味道。你準備好了嗎?

免責條款

本報告基於安糧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公開信息和資料,但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可隨時更改報告中的內容、意見和預測,且並不承諾任何有關變更的通知。 本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對所述內容的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來判斷是否使用報告所載之內容和信息,獨立做出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