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殺生》,讓我對黃渤的演技又多了一份敬佩!

《殺生》是12年上映,由黃渤,余男,蘇有朋,任達華主演的懸疑喜劇片,導演是管虎,讓我折服的不止黃渤的演技,還有電影情節銜接之縝密。

一部《殺生》,讓我對黃渤的演技又多了一份敬佩!


雖說是喜劇片,但是喜劇過後無處不滲透著悲劇,對當時社會的一種諷刺,也是對當時落後封閉思想的悲嘆。

一部《殺生》,讓我對黃渤的演技又多了一份敬佩!


一部《殺生》,讓我對黃渤的演技又多了一份敬佩!

《殺生》是一個驚悚喜劇片,講述的是一個村莊中有人暴斃,一開始以為是感染了傳染病,但漸漸發現,而這場殺人案是一場故意殺人案件,而兇手是村上的每一個人。

《殺生》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名叫長壽鎮的封閉小鎮,這個長壽鎮是封閉中國的隱喻,在這個國家,長命百歲是終極價值取向之一。哪怕像縮頭烏龜一樣窩囊地活著,無趣且無尊嚴地活著,也要努力長命百歲。而黃渤主演的牛結實是村裡面惹事生非的主兒,而他這種性格正是長命百歲夢的死敵,因此長壽鎮的人想要合力絞殺它。

一部《殺生》,讓我對黃渤的演技又多了一份敬佩!

而殺他的方式卻不是從現實中直接對他進行肉體上的傷害,而這種方式在當時是違法的要報官的;而蘇有朋演的醫生(這一角色在當時也是權利的象徵)提出了一個更為可怕的殺人方式: 從心裡面殺死牛結實,讓牛結實心死即可,劇情的開始就是醫生聯合全村的人開始集體對著牛結實演了一場戲:告訴牛結實他患病了,就這樣牛結實從不信到半信半疑,再從半信半疑再到慢慢開始懷疑了,心裡的摧殘讓牛結實的身體慢慢垮掉了。而最後的導火索,就是最後為了自己孩子不受到傷害,自己選擇離開村子,在離開村子之前,去每家每戶為自己犯的錯都道了個謙,然後離開這個村子,帶著自己提前做好的棺材,來到一個荒山,慢慢死去。心已死,無藥可救。

一部《殺生》,讓我對黃渤的演技又多了一份敬佩!

黃渤飾演的牛結實是死在了全村人的集體打壓下。人們不允許另類的出現,不允許超越傳統束縛的存在而又無能為力,所以當有人提出對他精神遏壓的時候會得到所有人的同意。任達華髮現牛結實時其實牛結實是活著的,只是心死了,為了救兒子在知道所有事情真相後卻又不得不服從現實。

一部《殺生》,讓我對黃渤的演技又多了一份敬佩!


余男飾演的啞女這個角色,是中國女性本能和天性的隱喻,長壽鎮裡的人曾想通過一種儀式殺死這個啞女,這是用文化壓制女性本能和天性的隱喻。這個啞女因為所謂的不守婦道,被長壽鎮的其他女人圍攻,則說明文化可以讓女性變得痛恨自己的本能和天性,進而也想用類似於自我閹割的方式,讓自己看上更正經,更有道德,更符合男權社會的期望。而余男飾演的角色被設置成是一個啞女,則是隱喻中國女性無法正常表達自己的慾望。

一部《殺生》,讓我對黃渤的演技又多了一份敬佩!

蘇有朋飾演的那個牛醫生是專制權力的隱喻,專制權力痛恨自由個性,所以專制權力設計一種文化,一種無處不在的“凝視”,進而借大眾之手完成對自由個性的閹割。

任達華飾演的那個角色則是現代科學理性的隱喻,現代科學理性會不斷“魅”,即不斷神秘化和神聖化。某種意義上,所有專制社會都喜歡利用神秘化和神聖化這兩種手段來維持自身順利運轉。而在真正意義的現代社會,沒有任何神秘的東西,也沒有任何神聖的東西。當然,現代科學理性也是雙刃劍,它有可能創造出一個貌似徹底無解的後專制社會,一個大眾看似可以擁有自由個性,看似可以盡情享受性自由,但實際上被權力很隱秘地全方位合法監管、規訓的社會。雖然這樣的後專制社會也有其恐怖之處,但相對於大玩神秘化和神聖化的那種專制社會,它應該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一部《殺生》,讓我對黃渤的演技又多了一份敬佩!


自認為現在的電影真心沒有以前的質量了,可能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利息為上,至於文化,電影內涵已經很少導演跟製片人關注了,看看以前的電影,才能認識到現在的電影是多麼地沒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