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北部戰區陸軍所屬的邊防連隊分佈在上萬裡的邊防線上,點多線長,通信保障十分困難。為保障通信暢通,20世紀70年代開始陸續在大漠戈壁、茫茫草原和原始森林深處建起了幾十個通信維護哨。這樣的通信維護哨就相當於一個小家庭,夫妻倆分工合作,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戰士們給這樣的哨所起了個美麗的名字——“夫妻哨”。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西烏珠爾維護哨就是這樣一個“夫妻哨”,駐守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的茫茫草原上。西烏珠爾,蒙語譯為西邊末端,這裡人跡罕至,北與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相望,冬季異常嚴寒,最低溫度可達零下50℃,夏季蚊蟲肆虐。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夫妻哨

2014年7月,值守通信維護哨的接力棒傳到了指揮通信連班長張增信手中。為了支持丈夫工作,妻子粱茹茹抱著襁褓中的女兒不遠千里來到了西烏珠爾維護哨。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巡線維修線路

相愛,我陪你一起到白頭

哨所冬季取暖是個大問題,在丈夫巡線檢查設備時,梁茹茹獨自承擔起生爐子、敲煤塊、裝鍋爐、掏爐灰的任務,手上腳上總是長出凍瘡……這樣的生活,一位20多歲愛美的女人要付出多大的勇氣和犧牲,難以想象。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梁茹茹和女兒

哨所裝備有很多通信設備,臥室的上方就是機房,嗡鳴聲不絕於耳,很難入睡。

張增信開玩笑說:“這裡這麼多設備,輻射大,容易變老,待久了有白頭髮。”

梁茹茹卻笑著反問:“你怕嗎?”

“怕輻射就不是通信兵!”

“那我陪你一起到白頭。”

這大概是最美的“情話”了。愛,不僅愛他偉岸的身軀,也愛他堅守的位置。

相隨,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梁茹茹陪著丈夫堅守了1500多個日夜,從未抱怨過一句,當被問及是否真能捨棄繁華的城市生活時,她很淡然地說:習慣就好。張增信也曾經問過妻子後悔來這裡嗎?梁茹茹的回答很堅定,只要你在的地方就是家,陪在你身邊再苦都不怕,就是苦了女兒。感動得張增信掉眼淚,她又安慰說:“誰讓我是軍嫂,女兒是軍人的後代呢!”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維護設備

相伴,我成了你的“兵”

“第一次在哨所過年時,有點冷清,看不到高樓大廈,漫天華彩,還真有點不太習慣。”梁茹茹說,但是有點當兵的感覺了,能體會到軍人家國邊關的思鄉之情。四年多的時間裡,梁茹茹與丈夫張增信一起巡線3000多公里,磨破20多雙鞋子,學會了邊防勤務技能、維修線路、檢查設備、發北斗定位……一起與丈夫戰風斗雪守邊關,鐫刻忠誠作界樁,多次受到上級表彰。臨走時,梁茹茹跟丈夫開玩笑說:四年多來,我這個“編外兵”也算履職盡責,問心無愧,你的軍功章我做好了我該做的那一半……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老一輩夫妻哨兵一把冰雪就饃饃當午餐,以苦為樂

生活不只眼前的瀟灑,也有家國邊關。大漠戈壁、茫茫林海永遠不會忘記“夫妻哨”在雪夜風沙中焦急的等待、堅定的駐守和艱難的生活。軍嫂的偉大在於用理解、包容和支持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軍嫂的愛印在國防建設的風雨征程中,強軍功成必定有她們。

致敬所有的軍嫂——嫁給軍人,你就成了半個兵,心中也有了家國情懷;一副柔肩,遮擋了無邊風雨;一句理解,溫暖了亙古邊關。因為有你們,我們奮鬥,我們幸福!

老一輩夫妻哨兵戍邊生活影集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原西烏珠爾夫妻哨第五任哨長張坤紅一家人來到當年戰鬥的哨所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騎馬巡線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苦中作樂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夫妻哨:丈夫巡線執勤,妻子守哨、接聽電話

▲長大我也要成為“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