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修建陵墓為何不移開孫權墓?


明孝陵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馬氏諡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明孝陵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直接影響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佈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明孝陵正南300米前有座土丘,是三國時吳大帝孫權的葬地,史稱蔣陵,又名吳王墳,也稱孫陵崗,孫權是葬於南京的第一位帝王,同時也是葬於鐘山的第一位帝王,他開啟了此後歷代定都南京的帝王或政治家傾情鐘山作為陵址的先河。

主持建陵工程的中軍都督府金事李新,曾想慶孫權墓移開,朱元璋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就讓他給我守門吧”。這樣在建孝陵時,孫權墓沒有被破壞,僅將孫權墓前的一對石麒麟遷移,遷往何處無考。而明孝陵的神道只好繞過孫陵崗,這就是明孝陵的神道為什麼不是筆直的原因。

古代帝王都非常迷信風水,在登基不久就會命風水師為自已選擇墓地,建造陵寢,比如武則天百年之後的吉地就是著名的星象學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共同選取的,朱元璋自然也不會脫俗,他不敢貿然移動孫權墓,也是怕風水會影響朱家千秋大業。


美麗青春您真痘


南京的紫金山南麓沉眠著歷史上的兩大帝王,一個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個就是建立起了石頭城的孫權大帝。明孝陵和梅花山緊緊相連,就是到了現在你買一張明孝陵的票,順便就參觀了東吳大帝紀念館。那麼為什麼當初朱元璋在建立明孝陵的時候,單單保留了孫權的大墓,而不把它遷到另一個地方,讓自己獨佔一方風水呢?



朱元璋陵寢所在的地方叫做獨龍阜,是南京最具汽運的風水寶地,這個地方原來就是一個直徑約為300~400多米,高達70多米的一個臺平臺,十分適合修築帝王的陵墓。但是這裡原來本來就有一個墓穴,是南北朝時期寶誌和尚的陵墓。寶誌和尚就是南北朝時候濟公和尚的原型,據說他當時有許多預言都一一實現。受到了當時梁朝皇帝的尊敬,她死後梁朝皇帝就親自給她建立寺廟,將他的陵墓安在了獨龍阜。從這個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得出,這個地方只能建一個陵墓,見多了就會影響風水,由盛轉衰。


所以當時朱元璋就決定將寶誌和尚的陵墓遷到他處。據說當時在搬家的時候,寶誌和尚的靈魂壓著寺廟院裡大缸,士兵們搬都搬不動。後來還是朱元璋親自謝罪,並決定厚葬寶誌和尚,這樣才安安穩穩的遷走了寶誌和尚的墓給自己的明孝陵騰地方。當時就有人建議把相距不遠的東吳大帝的陵墓也給牽走,生怕另一位帝王的氣運也影響了明朝的風水。

朱元璋聽取了這位大臣的建議以後,思量片刻說了“孫權也是個好漢,就留著他為我們看門吧。”朱元璋的一句話保下了現在東吳大帝紀念堂。朱元璋是明朝的一代帝王,他作為農民起義的領袖,從貧苦出生最後打敗了一個個的競爭對手,登上了帝位。紫發碧眼的孫權在父親孫堅哥哥孫策的基業上面努力富強江東,最後建立了能夠與曹操,劉備分權的東吳政權。後人更是有言,“生子子當如孫仲謀。”兩人可以說都是我國封建歷史上的大帝王,有大氣魄者。




紅雨說歷史


可以說再沒有哪座帝王陵如朱元璋的明孝陵那般了,一個地方兩位帝王百年之後屈居,按照正常來說朱元璋在為自己營建陵墓時發現之前還有一位帝王在此埋葬過,正確的做法要麼是再選新址要麼是將之前的帝王墳墓移走,可惜這兩種選擇朱元璋都沒有選取,他是如何選擇的呢?



朱元璋在得知孫權墓出現在了他中意的位置時,大度的說了一句:孫權也是一條好漢,就讓他給我守門吧。就這樣朱元璋的陵墓與孫權的陵墓成了鄰居。

其實從深層次來說朱元璋不移孫權墓,不僅僅是他大度,而是這裡面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風水,帝王陵不是說定就定的,帝王選擇自己的陵墓之前,必定有風水大師為他尋找百年吉地,比如武則天百年之後的吉地就是著名的星象學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共同選取的。



朱元璋的陵墓之地也必是如此,既然是大吉之地,一旦選取必不能隨意更改,現如今出現孫權墓這種帝王陵,若是貿然移動,風水會受影響,朱元璋為了不影響他們老朱家的運勢,只能大度的不移開孫權墓了。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朱元璋表揚說孫權也是一條漢子。揀個好漢守陵門,是天作之美。吳大帝孫權死後也有用,千年後應聘為朱明皇陵作了守陵君王。也不愧是"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讚歎。由此也應了只要是黃金,在哪裡哪朝都會閃閃發光。


劉一千五


明孝陵我去過,步道由全國貢獻石板鋪就,其中就有幾塊雲南麗江的五色石板,在梅山(內有孫權墓)拐了一個大彎讓開,這是惺惺相惜吧?也是對歷史偉人的尊重!沒有博大的胸懷?怎能贏得天下?由此也可看出朱元璋偉大的人品,決不是被滿清編篡的明史抹黑的朱元璋。


西南三生15198736948


劉權並沒有成就大業偏安一隅,對朱皇上來說只能算個地方豪強,今天蔣陵也叫孫權墓,老朱為張顯自己的功績叫孫權給丫的看大門,也算個話題,但正宗一統的國家那有挖人家墓的道理。


無知者無畏1


老朱說孫權也是個好漢,讓他替自己守墓。


啊頁彥


老朱說孫權也是個好漢,讓他替自己守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