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金融智庫產品春季發佈周|哪家銀行APP理財風險揭示最不到位?

南都金融智库产品春季发布周|哪家银行APP理财风险揭示最不到位?

南都金融智库产品春季发布周|哪家银行APP理财风险揭示最不到位?
南都金融智库产品春季发布周|哪家银行APP理财风险揭示最不到位?

想你所想、給你所需。南都金融研究所(NDFI)在金融消費領域的觀察、研究總能快人一步。在2月底舉行的南都金融智庫產品春季發佈週上,《2019年手機銀行理財風險報告》即將亮相。

為什麼要關注這個方向?如何做出真實可靠的調查?準備運用哪些調查研究辦法?又將拿出怎樣一份報告?對手機銀行理財有什麼幫助?對於讀者、機構最為關心的這些問題,南都記者在此一一揭秘!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二維碼進入南都app南都金融智庫產品春季發佈周專區獲取!

南都金融智库产品春季发布周|哪家银行APP理财风险揭示最不到位?南都金融智库产品春季发布周|哪家银行APP理财风险揭示最不到位?

更具專業性:多種方式採集海量數據

隨著移動技術的發展,手機銀行日益成為眾多投資者首選的業務辦理渠道,極大地減輕了銀行物理網點的壓力。同時,購買銀行理財的主陣地也逐步轉移到手機銀行。

但南都記者關注到,在手機銀行、直銷銀行等網絡渠道購買銀行理財的最大風險在於,投資人自身的理財知識匱乏,對理財一知半解,不當操作下很容易買到超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特別是在資管新規、銀行理財新規全面落地後,“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理念被強調,但當前正處於轉型陣痛期中,理財糾紛頻發也困擾著投資者、銀行和監管機構。

南都記者展開此次調研,就是希望摸底廣大投資者在手機銀行購買理財的真實行為習慣,是否明確瞭解其中風險?銀行在移動端銷售理財時風險揭示又是否充分?當前買賣雙方在手機銀行理財風險上各自存在哪些問題?

對此,南都記者將通過線上調查問卷+線下深度一對一訪談+大數據抓取等維度展開調研。其中,線上調查問卷主要針對投資者在手機銀行購買理財展開調查,逐一瞭解投資者個人畫像、購買行為習慣、購買體驗、曾出現的糾紛等情況。同時,根據投資者問卷結果,將對20家銀行駐粵機構相關負責人展開一對一深度訪談,深入調研當前銀行在手機銀行風險揭示上的工作思路和困境。

此外,南都記者還將通過大數據技術抓取網絡上的手機銀行、購買理財、糾紛、風險揭示等關鍵詞,透視當前主要熱點。並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給出銀行做風險揭示、投資者教育的更有效解決辦法,以及更好地提升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和自負其責意識的建議。

更具影響力:打造金融機構決策智庫

為了更好地向“智庫化”方向轉型,南都金融研究所在傳播渠道和方式上積極創新,充分結合新、舊媒體的優勢進行升級,從原有的“媒體導向”轉變為“智庫導向”。

2019年全面升級的“南都金融智庫產品春季發佈周”,不僅將在報紙上集中展示智庫產品成果,還將通過南都官方微博、微信號,以及南都APP、君子i財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全面呈現;並首次運用短視頻、H5等交互型傳播產品進行傳播,在擴大影響力的同時,讓讀者與智庫產品的交互性更強。

除了在春季發佈週上推出《2019年手機銀行理財風險報告》外,南都金融研究所還將舉辦銀行業專題研討會,邀請銀行業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以及數十家廣東主流商業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就手機銀行APP、銀行理財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討。屆時,還會通過南都APP的“南都經濟”號進行同步直播。

事實上,自2016年開始,南都金融研究所已經連續三年推出系列白皮書。僅銀行業就發佈了《2016年廣東省銀行業消費調查白皮書》、《2017年南都智慧銀行惠民發展水平白皮書》、《2018年銀行理財白皮書》3份白皮書,累計回收問卷高達12000份,深度訪談了近30位銀行高管及部門負責人。

經過廣泛、深入、專業調查形成的3份調查報告一經發布,就引起了業內的強勢圍觀。南都記者也注意到,這一系列調查報告之所以引發行業熱議的重要原因,在於權威和專業。南都金融研究所在推出每份調查報告的背後,都是歷經一個多月的線上線下調查,在數萬份問卷調查和行業深度訪談的基礎上製作而成,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銀行業調查,對銀行業發展極具指引價值。

南都金融研究所經過三年沉澱全新升級推出“南都金融智庫產品春季發佈周”,就是希望通過與金融監管部門、各金融行業協會及各大高校密切合作,對行業的全方位洞察和分析。同時,為監管部門、金融機構提供詳細實用的報告以及決策依據。

課題調研時間表

1月25日-2月1日:

線上線下發放5000份《2019年手機銀行理財風險調查問卷》。

2月1日-2月3日:

回收問卷。

2月12日-2月22日:

線下與銀行、協會、學會、高校以及第三方機構的30多名負責人進行一對一深度訪談。

2月12日-2月25日:

大數據抓取。

2月12日-2月25日:

南都移動端開通智庫產品春季發佈周專區。

2月22日-2月25日:

撰寫調查報告。

如何調研?

●調查問卷

逐一瞭解投資者個人畫像、購買行為習慣、購買體驗、曾出現的糾紛等。

●一對一訪談

根據調查問卷結果,擬對20家銀行駐粵機構相關負責人展開一對一深度訪談。

●大數據抓取

抓取網絡上的手機銀行、購買理財、糾紛、風險揭示等關鍵詞,透視當前主要熱點。

您在哪家手機銀行買理財因風險揭示不明而產生糾紛?

您通過手機銀行APP購買某款理財產品時風險評估未達標,您會選擇怎麼做?

據您的體驗,通過以下哪家手機銀行APP購買理財產品時風險揭示最不到位?

您在閱讀《客戶權益須知》《風險提示函》和《理財產品說明書》時有何體驗?

據您的體驗,通過以下哪家手機銀行APP購買理財產品時風險揭示最為明確?

現在長按識別二維碼,或者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跳轉參與銀行app調查!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