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等藝術家走進草原,與烏蘭牧騎隊員一決高下,結果讓人意外


第十五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暨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舉辦,讓兩大文化節相約內蒙古,蒙滬藝術家齊聚大草原,用歌聲唱響友誼,用行動踐行“烏蘭牧騎精神”,共同譜寫文化惠民新篇章。

惠民演出在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表演的開場舞《讚歌》中正式上演,切實顯現烏蘭牧騎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的服務精神。

活動第二天,一行人深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體驗生活基地,感受草原風情,並上演惠民演出。

舞蹈《乳香飄》、《崗根扎魯》和二胡演奏《奔馳在千里草原》展示了濃郁的蒙古民族文化元素,在場觀眾爭相拍照錄制。

二重唱《莫尼山》、男聲獨唱《紅旗飄飄》、女聲獨唱《淡藍色的雲》一首首動聽的歌曲在草原上回響,藝術家們不時地與牧民握手互動或合作演唱,這一場活躍在草原農舍和蒙古包之間的文藝演出,真正實現了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惠民情懷。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帶來的歌曲掀起了演出的高潮,他席地而坐在牧民中間,親切且使現場更加溫馨,牧民們用心享受著視覺聽覺盛宴。



來自周邊嘎查的農牧民們聽說上海文藝代表團來到牧區,紛紛趕來,大家席地而坐,與藝術家們促膝交談,更期待這藝術家們精彩的演出。

此次上海文藝代表團走進蘇尼特右旗在加強兩地文藝交流的同時,實現了雙方文化資源共享、文化優勢互補,最大程度地實現文化惠民的共同目標。



演出結束後,藝術家們驅車約70公里,上海文藝代表團一行一路歡歌,來到該旗的桑寶拉格蘇木巴彥淖爾嘎查的牧民生活體驗點—烏寧巴圖的家裡。

藝術家們感受著近年來牧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現代化的農牧區生活讓代表團的成員們感嘆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