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史上關於服用興奮劑的大事件

小編在昨天給大家說了說興奮劑的事,相信大家對於興奮劑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本意是提高成績,為退役有一個好的結果做準備!但1968年反興奮劑運動的開始,使一些運動員利用國際反興奮劑組織的漏洞,服用一些還沒被列入黑名單的藥物,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興奮劑藥物的研製和反興奮劑的檢測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有人用,必然會有查到的可能。用的時間越久,從概率學上講,可能越大。讓我們來看一看世界反興奮劑中心的成果,那些影響深遠的興奮劑醜聞!

體育史上關於服用興奮劑的大事件

一,環法自行車大賽興奮劑醜聞

2004年,1998年環法自行車賽冠軍潘塔尼猝死,而在1999年的一次例行藥檢上,血檢不合格,疑似服用興奮劑。2005年,環法自行車賽七冠王阿姆斯特朗被爆從1999年就開始服用禁藥,雖然事後國際自聯的調查報告否認其服用興奮劑一說,但可信度不高(有網友認為這是在袒護他們唯一的一個世界級巨星)。2006年環法自行車賽即將開賽前,竟出現了大面積使用興奮劑的現象,令人髮指!

二,奧運史上最大的興奮劑醜聞“約翰遜事件”

加拿大短跑運動員約翰遜在1987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獲得100米冠軍,並以9秒83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舉世震驚,成為世界第一飛人。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再次奪得100米冠軍,並以9秒79再次打破世界紀錄。在人們的欽佩聲中,國際奧委會召開新聞發佈會:約翰遜藥檢不合格,收回金牌,取消記錄。後被證實,其服用禁藥好多年,世錦賽上所創世界紀錄被取消,終身禁賽!

體育史上關於服用興奮劑的大事件

三,美國體育服用興奮劑醜聞

2006年美國著名運動員瓊斯和加特林先後承認藥檢不合格。此事一經發酵,被媒體爆出1988年—2000年期間,美國有上百名運動員服用興奮劑,但都被美國體育界掩蓋起來,其中就有著名田徑運動員卡爾劉易斯。但這事,後來也不了了之。

四,保加利亞舉重隊服用禁藥醜聞

2000年悉尼奧運會,保加利亞有三名選手被查出服用興奮劑,國際舉重聯合會認為他們影響了舉重項目的聲譽,被集體驅逐,並禁賽一年。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國際舉聯宣佈由於其舉重隊內11名正在備戰奧運會的運動員興奮劑檢測不合格,因此決定取消其參加奧運會的資格,集體禁賽!

五,中國興奮劑醜聞

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夕,中國進行了內部興奮劑檢查,結果蜚聲體壇的“馬家軍”因多人檢查不合格被取消了參加奧運會的資格。2005年十運會上,中國女子中長跑名將孫英傑在女子10000米賽後尿檢不合格,被禁賽兩年。不過在其前一天的馬拉松比賽賽後尿檢合格,事後其隊友于海稱是自己將禁藥放到了隊友的食物裡,這一說法令人難以置信!

唉,小編希望國際反興奮劑機構能夠加大檢測力度和準確性,讓運動員不敢用,連這些想法都沒有:一則破壞了奧運精神—公平;二則本身也對身體有極大的危害。最後弱弱的問一句網友,你們說那些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在賽前的頭一晚上,能不能睡著覺呢?我是感覺睡不著,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