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佔》訪談|大熊老師聊泰國國際學校備考經驗

為什麼會有《阿佔》專欄?

阿佔,泰語意為“師傅”,專欄特別邀請在泰國生活多年的各個領域的“師傅”,每期通過不同的主題,以對話的形式,分享他們在泰國生活、工作、學習方面的真實情況,讓大家從不同角度瞭解真正的泰國,希望能夠給已經在泰國或者即將去泰國置業生活、海外留學、旅遊度假的朋友們多一些參考。

首位嘉賓簡介:大熊老師,京籍,生於西城,長於海淀,19歲遁離京師,漢語專業,德語北外中級,英語自學無極,04年至今居於曼谷,是最早一批義務科普泰國不騎大象上學的國際學校老師,人稱大熊老師。

接受訪談時,大熊老師戲稱“自己在曼谷生活工作了十多年,慢慢地就把這兒活成了第二個家(第一個是北京海淀),這中間的心路歷程夠一個心理醫生談上幾個月的,每次回去跟哥兒們聊天,被問得最多的就是,適應嗎?適應,是很難的,因為它消耗的是漫長的時間,適應,也挺容易,因為生活要求我必須適(fú)應(ruǎnr)!

《阿佔》訪談|大熊老師聊泰國國際學校備考經驗

和大熊老師聊著聊著,我們一起邁入了新的一年,本期我們和大熊老師深入聊一下作為國際學校的老師,他是如何選材、如何培養不同基礎不同能力的學生以及針對剛剛結束的期末考試,大熊老師有什麼值得分享的備考經驗。

阿佔Q:大熊老師,聽說你在學校不僅中文教的好,同時還兼任學校的體育老師,經常教孩子們打籃球,想問問你在素質教育和體育發展方面是如何選材的呢?

大熊老師:來,先說一下啊,一般國際學校裡不評先進啊職稱什麼的,也不以學生的成績作為教師的考核標準,所以沒有什麼優秀教師一說,大多數老師掙得應該都是“良心”的工資,就是說所謂的德行與職業標準,我拿這個工資對得起我為工作的付出嗎?我相信大多數老師都是付出遠超過收入,要不不會選擇老師這個職業,許多家長可能會問,那怎麼知道老師稱職與否,用心與否呢?恩,其實也挺簡單,你看學生喜歡不喜歡老師就知道了,家長在做school visit的時候,可以在休息和課間的時候多留意一下,如果你看到學生和老師在課堂外的互動很多,比如互相打招呼,在走廊操場邊聊天,那麼這所學校的師生氛圍很好,起碼說明老師關心孩子,孩子也喜歡老師,如果這個老師在教室裡休息時也經常有學生在,而不是老師一到休息就去辦公室,那麼這個老師一定是那種竭盡所能奉獻的老師了。

扯遠了,說回來啊,我在學校不教體育,只是兼職高中一個年齡組的男子籃球隊教練,其實素質教育和體育發展及學生興趣愛好不矛盾,因為體育方面的發展和興趣愛好本就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很多學校在實際操作執行起來,很難不把這素質教育的經念歪,課業壓力、考試成績壓力哪裡都有,國際學校一點兒不少!國際學校的考試就那麼幾個,DP, IGCSE, A-level, AP, 全球競考,也是壓力山大!就算國際學校,畢業生在統考前幾個月還沒事兒就打球玩電腦,你看校長副校長急不急?不少國際學校要求畢業的學生在最後的半年裡不能參加任何體育比賽,難道以為只有國內各重點高中裡才出尖子生嘛?那是沒見過國際學校裡的印度學生和他們家長的那個勁頭!韓日學生更不用說了,國際學校裡能出一半兒的學霸,然後東歐的孩子學習精氣神兒也不輸多少,還有白人和黑人的天才孩子,等等,真的,競爭無處不在!

那麼體育的發展到底有什麼幫助?我個人的看法是加強孩子在好勝心這方面的培養,國際學校裡,學生的成績很少做橫向評比,絕大多數都是縱向,(就是說不跟同班同年級的人比成績,只跟自己的歷史做比較)因為我們相信每個孩子的接受程度、學習方法以及最佳表達認知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因此用一個單一形式的某一次考核結果來評比是非常不公平也不科學的,國內我聽到現在很多宣傳和家長都講那麼幾個詞“狼性”“叢林法則”什麼的,就是為了鼓勵學生之間的競爭,國際學校裡的學生不互相比成績,就沒有競爭了嗎?答案就是體育運動!在一個大家都普遍接受的條件和規則下去儘可能的競爭,而且這種競爭還是最原始最粗獷的身體競技,難道不是能幫助學生體驗及培養“狼性”的活動嘛?所以你們看到電視電影裡,歐美學校、國際學校把中學級別的任何體育比賽都搞得那麼隆重,從學生到老師到家長都是那麼興奮鼓舞、沉入其中,勝利了就是英雄般的存在,失敗了也能看到不少身高健壯的運動員在更衣室痛哭流涕,是演戲嗎?不是,是入戲!

相比之下,我不得不說,現在國內的不少新一代的小孩兒或者說他們的家長有點顛倒了,網上那麼多小學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故事和事故,不用我多說,本來應該是非常有耐心有愛心的,每年假期回北京我們都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體育運動的訓練班,孩子訓練我就喜歡坐在場邊觀看,體育運動,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孩子小,摔了碰了疼了就哭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你再看家長或者教練的反應,“哎呦,寶貝兒,怎麼了?!”然後一把就抱在懷裡,揉啊親啊疼啊安慰啊。。。那孩子哭起來還能有完?孩子自己什麼心理活動?“好不容易逮著機會跟爸媽這兒撒嬌,那得變著花樣兒來全套,反正一會兒訓練完了,回家一做作業你又跟不是我親媽親爸、我又跟你撿來得似的,” 嗯,真的,我覺得整反了!

《阿佔》訪談|大熊老師聊泰國國際學校備考經驗

阿佔Q:我們知道大熊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不僅是師生關係,更是好朋友、好哥們,剛才大熊老師談了這麼多選材的細節,我們也想了解一下不同能力的孩子你是怎麼進行培養,怎樣讓他們獲得更多的自信和取得更好的成績的?是如何使得學生對學習更加有興趣?

大熊老師:這個問題談起來就成了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了,簡單說說吧,我們老師說到學習興趣最常掛嘴邊的就是motivation這個詞了,一個意思,動力,主觀能動性,我覺得學生的動力起始於感興趣,現在國際學校裡非常流行的且國內許多學校也提倡的啟發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就是鼓勵學生去從感興趣開始,展開探尋、深入學習、加深理解,最後行動實踐、反思,再重複這個步驟,最後達到真正的理解並掌握技能。我也聽過家長問“我們家的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怎麼辦?” 嗯,你真正的瞭解孩子和學生嗎?是讓孩子把學習當成感興趣主動去做,還是被逼著不得不做,家長和老師都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和嘗試,家長的苦衷,道不盡,淚兩行,而老師作為一個職業,拿到手的也都是良心工資。

《阿佔》訪談|大熊老師聊泰國國際學校備考經驗

阿佔Q:我們知道因為備戰期末考試去年12月份大熊老師非常的忙碌,想趁熱打鐵,讓大熊老師給我們分享一下老師和學生是如何備考的,哪些學科是需要花更多精力去準備的?如何給學生減壓讓他們更加輕鬆應考?

大熊老師:其實每年兩個期末的考試只是對老師而言比較忙,出題、考試、判卷、給成績、寫報告,事情趕到一起就比較累,對學生來說畢業考試是最最重要的,也最難熬。如何備考,我覺得跟高考差不多,身心健康、身心健康、身心健康!重要的說三遍,就國際學校而言,學生最後一年絕對不輕鬆,甚至可以說是”煎熬“,國際學校的學生因為申請大學的範圍是全球的,因此過程也很繁瑣冗贅:大學申請一般都是從10月就開始了,因為國家不同能延續到第二年的夏季,這段時間,學生要準備大學申請材料,準備進行面試,一些學校還會要求考試成績以及準備自己的考試,比如DP(5月和11月),這期間,有的學生可能12月就會收到大學的offer,也有的可能2、3月就拿到了offer,DP考生如果報考英國大學則要等到7月成績出來後才知道能上哪所大學,再堅強自信的學生也難免會躊躇迷失方向,(我們成年人可以參考上一次你找工作的經歷,然後想一下把這個過程延伸到6個月,你同時還要準備考研或者考證!恩,學生就是這麼些壓力)我一般都在考前幾個月會給我的畢業生做心理建設,有些我覺得快熬到”油盡燈枯“的學生我會找學校的輔導員幫忙,也會知會家長一起,幫學生達到儘量健康安全的狀態,我認為這個時候的孩子,不需要家長再叮囑什麼了,因為在學校已經聽得足夠足夠多了!(真的,不是吹,論口頭兒表現力,家長說得過老師!我們吃這碗飯的好吧!)

帶孩子週末去吃一頓好的,看一場電影或者球賽,做一個Spa,給孩子一個鼓勵、信任、支持的眼神,拍拍肩,擁抱一下吧!

《阿佔》訪談|大熊老師聊泰國國際學校備考經驗

(未完待續)

關於所涉內容及觀點:之所見所聞,愈多愈雜,卻難以點概面,彼之茶餘談資,清濁自辨,易在予取予求。

下一期內容:

轉眼快過年了,大熊老師在接下來的幾期訪談中會跟我們分享一下在泰國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奇葩、有趣的事情,包括泰國節假日的風俗和慶祝方式,供大家瞭解,讓大家對泰國有另外一個層面的深入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