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鍛鍊寶寶爬行?

Pinkyo


從孩子出生那天起就要經歷“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週會走”這些過程,家長必須根據不同的階段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

孩子爬行的階段

1、向後倒著爬;

2、原地打轉,只爬不前進;

3、匍匐向前。

孩子在6~10個月之間學會爬行。

這個時候你的孩子可能就是腹部貼地手腳亂蹬。到了七八個月,孩子就會爬啦。爬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既能鍛鍊肌肉的協調能力,又能增強前庭平衡感,孩子一生需要爬行800小時,所以各位家長不要阻住孩子的爬行,讓孩子爬個夠吧。

寶寶爬行的好處

1、增加和父母互動的方式

孩子會爬的時候,你呼喊他的名字,讓他向你爬來。增加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增加感情。

2、判斷距離遠近

孩子在爬的時候,如果他想要的東西比較遠,孩子就形成了距離遠近的認知。

3、刺激觀察能力

當孩子會爬行之後,孩子就會去尋找自己喜歡感興趣的東西,他就會在他所感興趣的東西旁邊觀察,這樣可以激發孩子的觀察能力。

5、增加專注能力

爬行的過程中,孩子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需要花費時間和不同的專注力,因此懂得爬行的孩子能更好的鍛鍊專注度。

9、促進身體協調

孩子在爬的時候可以增加孩子的膝、臂動作的協調與四肢關節的靈活度。

10、利於左右腦協調

孩子爬的時候是四肢交替的行為,促進大腦左右兩半球協調指揮和加強溝通。





菲利熊育兒


寶寶會爬是一件好事,那寶寶不會爬就一定是壞事了嗎?

這可不一定。

但我們可以對寶寶進行爬行能力的訓練!

①和寶寶一起爬

媽媽在前握著寶寶兩隻手,前後交替向前移動,爸爸在後握住寶寶兩腳,與媽媽同步向前推。注意,不要讓寶寶順向爬,右手伸出時,要推左腳,左手伸出推右腳。

如果嬰兒不會把肚子離開床面,不會用四肢支撐身體,父母可把手放在寶寶胸腹部,輕輕用力向上抬起,也可用長毛巾兜起,讓嬰兒用四肢支撐,再幫助向前移動。

②爬向媽媽

媽媽在前面引導嬰兒向前爬,一邊拍手一邊說:“寶寶快快爬到媽媽這裡來。”當寶寶要向前爬時,媽媽張開手臂迎接嬰兒,做出擁抱孩子的動作,嘴裡不斷說:“寶寶爬過來,讓媽媽抱抱。”

③爬向玩具

在嬰兒前面放上會動會響的玩具,嬰兒會努力向前爬,當嬰兒就要夠到時,媽媽要不斷鼓勵嬰兒。

嬰兒靠自己的努力夠到了玩具時,媽媽把孩子抱起來,親親孩子,表示讚許,讓嬰兒體會到勝利的喜悅。

④從坐到趴再到向前爬

鍛鍊嬰兒從坐位到趴著並向前爬,媽媽在嬰兒前邊放置一個嬰兒喜歡的物體或食物,嬰兒坐著伸手是拿不到的,就會俯下身去,爬著夠到他想要的東西。這一連串的動作,既可鍛鍊嬰兒視覺、距離感及手眼協調能力,又可鍛鍊孩子的精神品質——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另外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啦,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或者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件,你可以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完全無Shou費這項就非常的良心。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幼兒教育


寶寶爬行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匍匐爬【7個月左右】。在寶寶5到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讓寶寶多趴著鍛鍊寶寶脖子

後背的大肌肉力量,為寶寶匍匐爬行做準備。

第二階段;手膝爬【8到9個月左右】。

第三階段:手腳爬【10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