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比上涨3.67%,燕郊房价触底回升还是临时反弹?

环比上涨3.67%,燕郊房价触底回升还是临时反弹?

据住房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2月,廊坊(燕郊)房价环比上涨3.67%。这一涨速也是2017年4月当地房价阶段性见顶以来的最高单月涨幅。

2015年下半年以来,受北京市政府东迁消息及2016年北京房价大涨的叠加影响,燕郊房价抚摇直上,一度出现全国人民炒燕郊的奇观。2017年4月,燕郊房价达到一个阶段性最高点。与2015年4月相比,2年间房价涨幅达到206%。

受京津冀同步严控房地产投机炒作的影响,2017年5月以来,燕郊房价急转直下。到2018年11月,燕郊房价跌幅达到46%。由于这一跌幅已经超过一般的首付比例,这意味着部分购房者已经变成了资产“负翁”。这也为狂热的住房投机者上了一场生动的房地产风险教育课。

目前外地户籍者在当地购房需要三年以上的社保纳税证明,而燕郊作为著名的北京睡城,70万居民中的多数均在北京就业谋生,难以满足上述购房要求。虽然不少开发商都违规私签合同,将住房卖给不符合资格条件的购房者,但银行无法给不具资格的购房者提供贷款,全款或全款分期使多数购房意向者却步。

环比上涨3.67%,燕郊房价触底回升还是临时反弹?

燕郊房地产一条街

2018年的最后一月,受北京市政府东迁挂牌在即及超跌回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燕郊房价涨幅达3.67%。这一动态是否能够持续,还要取决于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特别是北京房价的走势。另外,燕郊限购政策是否松绑,也受当地购房者的高度关注。事实上,在2018年1-2月,燕郊房价连续2月止跌回涨,且环比涨幅均在2.5%以上。但随后,当地房价又继续下跌。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认为,燕郊作为北京卫星城,虽然从规划上看具有一定的“脏、乱、差”特性,但它为“北漂”提供了低成本住房,对于降低城市化成本、促进北京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由于区域分割与地方利益保护,燕郊的住房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住房空置率很高。未来,通过京津冀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燕郊将和北京副中心深度融合发展。届时,住房市场的走势也将和北京趋于一致。

大数据房价指数(BHPI)由住房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根据千万级的存量住房价格数据,利用最新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国际通行的重复交易指数模型计算。通过新技术的应用,BHPI力求更为贴近居民家庭对房价涨跌的真实感受。BHPI为月度存量房价格指数,指数样本目前覆盖了约142个主要城市和数十个重点城市的主要城区。根据重复交易指数模型的技术特性,BHPI仅监测存量住房价格变动,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变动不计入BHPI。BHPI为大数据挖掘研究前沿成果,数据仅作为市场研究参考,住房市场评价以政府统计部门数据为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