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泰伯》學習之五十一

《論語·泰伯》學習之五十一

子曰:“巍巍乎,舜1、禹2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譯:孔子說:“多麼崇高啊,舜、禹得到天下,而不自己享用。”

注:1.舜:虞舜,姚姓名重華,媯(guī音規)氏,字都君,諡曰“舜”。部落聯盟首領,建立虞國,治都蒲阪(pú bǎn音鋪板,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

2.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號禹,後世尊稱大禹,夏后氏首領,傳說為帝顓頊的曾孫,黃帝軒轅氏第六代玄孫。

議:舜、禹崇高在什麼地方?有天下不自己享用,不敢自己享用。那是代管天下人的天下,當然需天下人共享、共監,猶如獨樂樂與眾樂樂。

子曰:“大哉,堯1之為君也!巍巍2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3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譯:孔子說:“真偉大,堯這樣的君主!多麼崇高啊,唯有天最大,唯堯效法。多麼廣大啊,百姓找不到頌名。多麼崇高啊,他的事業。多麼光明啊,頌他的文章。”

注:1.堯:祁姓名放勳,陶唐氏,起初被封於陶,後遷徙到唐(今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所以又稱唐堯,《史記·五帝本紀》“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勳。娶娵訾(gū zī音居資)氏女,生摯。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zhì音志)立,不善,而弟放勳立,是為帝堯。”2.巍巍:高大之貌。3.蕩蕩:廣遠之貌。

議:這裡就是在贊人文之始的《尚書·虞書·堯典》為什麼?

那《尚書·虞書·堯典》開篇記述帝堯禪讓帝位,百官公議事務,認識世界用東、南、西、北四方與春、夏、秋、冬四時相配合的認識過程。是中華用人制度(上至帝位下至百官)、事務公議、天文地理、農耕文明的奠基石。

其氣勢宏大,對天、地、萬物、人情的認知和作為,從此領著華夏踏上了慢慢五千年文明之長途。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1。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1。”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譯:舜有五臣能治天下。武王說:“我有十臣治理國家。”孔子說:“人才難得,不就是這樣嗎?唐堯、虞舜之間,武王時期人才最盛,十臣有一婦人,九人而已。三分天下佔其二時,仍然事奉商朝,周朝的德,可以說是至德了。”

注:1.臣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2.亂臣十人:《尚書·周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周公旦、召公奭(shì音示)、太公望、畢公(姬姓名高文王十五庶子)、榮公、太顛、閎夭(hóng ǎo音弘襖)、散宜生、南宮适、邑姜(周武王的王后)。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1,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譯:孔子說:“禹,我無非議呀!他對已飲食薄而盡力孝敬鬼神,他平時衣服簡而祭祀時穿華服,他住的宮室卑陋而致力於水道溝渠。禹,我無非議呀!”

注:1.黼冕:(fǔ miǎn音斧勉)繪黑白斧形(天子十二章花紋)的禮服和禮帽。有的書寫成黻(fú音弗)冕。

議:禹自奉薄,事民勤,宗廟朝廷之禮飾華。真是有天下而不與。

本篇小結:本篇主線孔子首贊:泰伯“三以天下讓”。後述普通人用“宗聖”孝子曾子做實例,最後帝王是用盛讚堯、舜、禹三代傑出領袖及周朝在“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這給至德作說明。

這是《論語·泰伯》的重點,曾經有君王是這樣在做的,也是孔子被尊為帝王師的原由,朝代的前行與否,決定權完全在於領路人的仁德與領導團體智慧的結晶,家、團體也是如此。

《論語•泰伯》學習之五十一

《堯帝公園》照片有頭條提供,敬謝!

《論語•泰伯》學習之五十一

《中國華門》照片有頭條提供,敬謝!

《論語•泰伯》學習之五十一

《堯廟》照片有頭條提供,敬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