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人情冷暖,經歷過才會懂

文/雪山農村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人情冷暖,經歷過才會懂在農村,很多人都聽老人們講過人情冷暖。這句話一直以來都有著很深的含義,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就好比在村中因為某家的牛踩踏了誰家的莊稼,兩家人發生了爭吵。面對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一言不發,抱著不想摻和的態度,這並不是因為人心冷漠,而是就算自己努力去勸說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等那些比較有威嚴的人來,才能平息這場爭吵。

農村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人情冷暖,經歷過才會懂

這樣的話說出來可能讓人比較失落,但再失落這也是事實。農村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或許就是對以上這個場景最為真實的寫照了。這句俗語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就是說,如果你不是一個特別有錢的人,那在大眾場合還是少說話比較好。遇到別人產生糾紛時,你若不是一個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最好不好隨便去勸。這句話可能與我們平時所學的樂於助人相違背,但是你若細細地品味這句話你就會理解其中的大智慧。

農村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人情冷暖,經歷過才會懂

在農村,說一句很實在的話,窮是要被別人欺負的。我來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小編的村裡有這樣一家子,因為存款不夠多,於是隔壁家人平時就隨便把垃圾堆到人家門口,甚至隔壁這家人的糞便都往這家的空地上倒。這戶人家因為比較貧窮,便不敢提意見。今天這戶貧窮人家蓋起了新房子,隔壁家立馬就轉變了態度,很是客氣。

農村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人情冷暖,經歷過才會懂

村子裡有一些人是比較貧窮的,所以在很多的場合大家都不會特別在意這家人說的話,有些話說出來都還以為在吹牛。因為大家都認為以他的身份,是不會懂那些東西的,所以一些言論總是會被村裡比較有錢的、地位比較高的人反駁。但是一些生活在城市裡面的人,偶爾回了鄉下,是很受尊重的,似乎有一些位高權重的感覺,所以人情冷暖,經歷過才會懂。

農村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人情冷暖,經歷過才會懂

在村幹部選舉時,我們都知道像那些大學生村官,當下就能說出自己的見解,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們所說的話。因為在他們眼裡,大學生村官是比較年輕的,很多的事情都沒有親身經歷過,無非是隨口說說,畢竟沒有經驗。所以現在在農村有很多村幹部的競選都是那些有家庭背景的人去競選的。村中對那些很對威望的人是很敬仰的,幾乎有了大事小事都會去找他們商量,事事都以他們的話為基點。

農村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人情冷暖,經歷過才會懂

總的來講,在農村似乎老百姓們都更加看重有錢人。直到現在,有不少的年輕人都還堅信著這一點,甚至還想一些辦法去和這些有錢人接觸,比如自己買一些奢侈品,買轎車買房子,讓別人以為自己也是很富有的。實際上他們並不是很有錢,可能負擔還不小,那這到底圖個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