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森報告稱大賣場仍為美妝個護最重要購買渠道

根據尼爾森最新發布的《中國大陸個人護理品和化妝品專營店購物者趨勢研究》報告顯示,過去12個月,個人護理品店購物者的滲透率為43%,美妝店購物者滲透率為29%,同時去兩種渠道的購物者滲透率為17%。大賣場/超市(36%)依然是購買個護及美妝產品滲透率最高的渠道,而網上購物平臺(16%)和化妝品專營店(15%)的增長勢頭強勁。

從傳統的大賣場/超市,個人護理品店,百貨中心專櫃,到互聯網帶來的微商、海淘等等,消費渠道越來越多元,但尼爾森研究發現傳統購物渠道仍然是消費者購物選擇的主要方式,有51%的受訪者表示在大超市和賣場購買口腔護理產品,只有6%的受訪者表示會網購此類產品。有32%的受訪者會在超市賣場購買化妝品,但僅有7%的人表示會網購和2%的人在便利店購買此類產品。與此同時,網上購物平臺和化妝品專營店呈現了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商品質量好、品種多樣和位置便利是消費者選擇個護/美妝產品購買渠道的主要選擇標準。除此之外,消費者選擇個護店更多因為其購物環境舒適,而選擇美妝店更多是因為店員提供的專業幫助。尼爾森研究發現,90後對新興渠道的接受度更高,同時也是網購的主力軍,微商佔90後消費渠道的10%,在各年齡段中比例最高。

對比前一年,過去12個月影響零售品牌價值各項因素的格局發生了較大變化,“品牌選擇多樣”取代“產品價格”成為影響門店品牌價值的第一要素,“商品質量有保證,無假貨”以及門店“方便到達”的重要性有大幅提升。高品牌價值的零售店能得到消費者之間的互相推薦,並吸引消費者支付更高的價格。

尼爾森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網購購物者的滲透率為35%。其中,18-24歲和35-45歲的購物者是網購的主力人群。相對而言,網購顧客更年輕,教育程度也更高。“省時省力”(40%)、“送貨上門”(38%)這兩方面是選擇網購的主要原因。同時,“網購習慣”、“易於搜索/找貨”以及“促銷力度大”等方面也使得網購渠道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從網購方式來看,九成以上的消費人群曾使用手機端網購。在網購個護美妝產品最經常選擇的方式中,手機端也遙遙領先。這些受訪者網購的平均頻次為每月2次以上,平均單次花費在250元左右,相比去年略有上升。

相比數次網購活動帶來的消費狂歡,海淘仍處於起步階段,僅3.4%的被訪者在過去12個月海淘過個人護理用品及美妝產品,60%的海淘族選擇以海外直郵的方式在國內網站購買。“正品保障”(42%)和“可以買到國內沒有的商品”(41%)是海淘的主要原因。同時,海淘吸引消費者的還有“高性價比”(38%)及“質量好”(34%)。可見,無論選擇何種購買方式,消費者的需求天平正逐漸從“價廉”向“物美”傾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