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真的必須力竭嗎?

-安小彡-


你好!

理論上是需要力竭的,但是一般情況下很難真的做到,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方法同樣也能達到刺激肌肉的效果

1、大重量,少次數


鍛鍊的重量要大,次數可以少。這是因為單次大量訓練可以使肌肉內的毛細血管增多,讓人體的耐久力提高,所以持續訓練,降低鍛鍊動作的組數,可以幫人體快速增肌,實現健美訓練的最理想效果。

2、動作要到位



在進行運動健身時,動作一定要大,比如我們在舉啞鈴、做划船動作、推舉時等等,要儘量拉低身體,讓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切記不可點到為止,因為只有肌肉得到充分的鍛鍊,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讓肌肉生長,達到增肌效果。

3、放慢動作



想增肌,最好在健身時放慢動作,這樣對肌肉的刺激會更深。尤其我們放下啞鈴時,只有控制好速度,我們的肌肉得到充分鍛鍊,才能夠刺激肌肉,如果只是為了完成健身任務,而加速練習,反而浪費了增肌的好機會。

4、適當休息



每組運動間的休息也十分重要。男士們如果急於求成,鍛鍊的間隙不進行簡單休息的話,是無法促進肌肉內的血液循環的,長此以往,肌肉血液更新變慢,很容易積壓陳舊血液,反而會不利於肌肉的生長。所以適當的休息也是增肌關鍵。

另外我再說說幾個增肌技巧,可以幫助你提升整體力量,讓肌肉變得更大!

(ps:雖然肌肉力量和肌肉體積的關係至今還是說不清道不明,但我們知道的是,你的力量越大,肌肉也會隨之變大)

1為了肌肉而深蹲



之前網絡上出現了各種深蹲萬能論,說實話深蹲並非萬能藥,你就算不練深蹲照樣能讓上下肢肌肉茁壯成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頸後深蹲這個動作動用了全身的肌肉,上下肢都參與了,而且2006年日本的一項研究確認了深蹲刺激人體分泌生長激素這一發現(刺激量有待深究),而更多的生長激素則意味著更多的肌肉生長。

2為了力量而硬拉



和深蹲很像,硬拉也需要全身肌肉的參與,但是硬拉和深蹲不一樣的是這個動作本身是先上後下,而深蹲是先下後上。

向下的動作讓身體像彈簧一樣,在肌纖維中儲存能量,這樣向上運動的時候就能夠更有力。由於硬拉是先上後下,這就不存在“彈起”這個借力過程,因此硬拉能夠揭露你力量的真面目,也能真正鍛鍊到你全身的力量。

3更少次數更大重量



每天做一樣的重量怎麼能讓力量增長?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每組次數,加大動作用的重量,很多研究表明每組2-6次對於肌肉力量的增長最為明顯,而這個次數區間也能夠最大化肌肉纖維和神經系統的改變,你就等著力量往上竄吧!


柯子培Peter


增肌,真的必須力竭嗎?就增肌而言,適時的力竭訓練是必要的,但是並不是每次訓練都要力竭。


力竭訓練的前提是熟悉訓練動作,並保證動作的規範,規範的動作是訓練效果的前提,也是避免訓練受傷的保障;初始訓練者不適合做力竭訓練,應先熟練動作;年齡偏大者,在做大肌肉群訓練時,應慎重力竭訓練。


臥推訓練胸肌、深蹲訓練肱四頭肌,適時的力竭訓練是必要的,但是此類的力竭訓練應找人保護;引體向上應儘量減少或避免力竭訓練,容易拉傷肩背;腹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等部位適合多做力竭訓練。


增肌訓練不是每次都要力竭,應充分考慮身體承受能力,並予以訓練部位足夠的休息和調整。深入而言,力竭是增肌訓練的錦上添花,應適時適量,在保證身體相應部位不受損傷的情況下去做。


滄海人間


當我們選擇增肌的時候,除了需要營養的搭配補充。更需要關注動作的標準、選擇重量和合適的次數。

想要最大化的刺激我們的肌肉增長,最佳的次數控制在8-12次,選擇這個重量的次數可以最大化的破壞我們的肌肉纖維,達到肌肉的破壞。

所以最後幾次的力竭很有必要,可以充分刺激我們的肌肉。

一般情況下,我們很難做到100%的力竭。這需要訓練者,長期對神經的調動,重量的控制。

加油吧,儘量的突破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