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叡生了3個兒子,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養子曹芳?

悟空八卦歷史


魏明帝曹叡把皇位傳給了養子曹芳的原因很簡單,曹叡雖然生了三個兒子,但是全都早夭,所以才會收養曹芳,之後也再未得子,曹叡臨死前沒有自己的骨肉可選。

曹叡的長子名叫曹囧……好把,這名字很有現代特色。曹囧在曹叡繼位的當年就去世,此時曹叡自己不過22歲,曹囧估計最多也就7、8歲的樣子,算是早夭了。曹叡的次子叫曹穆,曹穆也就比曹囧晚死三年,年紀自然也不大。曹叡的三子叫曹殷,生於太和五年,可以想象此時曹叡有多開心,可惜的是,曹殷比他兩個哥哥還短命,次年就去世了。

此時曹叡已經28歲,在現代連大齡青年都不是,不過在古代已經屬於年紀比較大了,要知道,東漢時的人均壽命不過22歲,雖然皇家的生活條件好,比平常人活的時間要長,但是也好的有限,曹叡的父親曹丕,死的時候就只有39歲,曹丕的弟弟曹衝12歲更是就去世。

在連續三個孩子早夭以後,曹叡這個時候已經不得不考慮身後之事,所以曹殷死後不久,他收養了兩個兒子,一個叫曹詢,一個叫曹芳。兩個孩子生父生母是誰沒有記載,《魏氏春秋》說曹芳“或雲任城王楷子”,那麼就是曹彰的孫子,雖然只是據說,不過在經歷了三個孩子早夭以後,曹叡選擇養子的標準肯定是身體健康第一,曹彰是曹操幾個兒子裡最勇武的一個,那肯定也是身體強壯,選他的孫子也是可能的。

曹叡此後再未得子,臨死前最後選了曹芳,考慮到曹詢13歲就死了,也屬於早夭,這個選擇不能算錯,不過曹芳能力有限,司馬懿高陵之變後總攬朝政,曹芳淪為傀儡皇帝,後來被司馬師所廢,最終司馬家篡奪了曹魏天下,這個就不是曹叡所能想到的。


不沉的經遠


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是曹丕之子,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在軍事、文化和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政績。後來曹叡去世,廟號烈祖,諡號明帝。魏明帝有三個兒子為曹冏、曹穆、曹殷。還有養子曹詢、曹芳。

那魏明帝曹叡生了三個兒子,為什麼把皇位傳給養子曹芳呢?

因為曹叡的三個親生兒子都死的早,屬於早爻夭,所以曹叡就收養了曹詢和曹芳為養子,後來,曹詢被封為秦王,曹芳被封為齊王。

曹叡的三個親生兒子已經死了,在後來曹叡病重,為了穩曹魏的根基,於是立曹芳為太子,魏明帝曹叡死後,曹芳繼位,尊魏明帝的皇后為皇太后,並且是曹爽和司馬懿為輔政大臣。

後來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誅殺了曹爽,曹魏大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司馬懿去世後,其子司馬師接著掌權。

後司馬師就聯合大臣上奏太后,說曹芳年沉迷女色、廢講學、棄儒士、淫亂作樂等名義,請廢曹芳,這個上奏得到允可,於是司馬師就廢去曹芳的帝位為齊王。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魏明帝曹叡在文學方面的名氣雖然謙遜於曹操、曹丕、曹植,但是曹叡也是能詩文的一個人。自來皇帝能傳位親生兒子的,又怎麼會傳給養子呢,雖然是為同姓一族,但養子終不是親子。

魏明帝傳位給養子曹芳,也是沒有辦法,因為他的三個兒子夭折了。如此作為養子的曹芳才得以繼位。


中孚鑑


魏明帝曹叡是魏繼曹丕後第二任皇帝,公元239年初,年僅36歲的曹叡病逝,年僅8歲的養子齊王曹芳繼位。曹叡為什麼後宮佳麗三千,又有三個親生兒子卻傳位養子曹芳呢?

原因很簡單,他的三個親生兒子都已經夭折了,只能從兩個養子曹詢和曹芳之中選一個了。

曹叡字元仲,是曹丕的長子,原是袁紹兒媳的美女甄宓所生。自幼聰穎,深受曹操喜愛。在周易裡講“元貞利亨”,元就是第一,首先的意思,輩分排行裡講“伯仲叔季”仲就是第二,曹叡這字本是希望其出類拔萃,但是諧音“袁種”的流言讓曹丕並不待見曹叡,尤其是甄宓失寵被賜死之後,曹叡的童年可謂如履薄冰。



曹叡繼位後也算是英明決斷,朝政穩定,經濟繁盛,這樣的政局如果不費一番心思,只靠聰明是做不到的。諸葛亮死了,司馬懿也一向隱忍不發,感覺高枕無憂了,就開始沉迷女色,大興土木。老臣高柔曾建議他減少後宮數量,以“育精養神”。按照高柔的說法是有生理學合理性的,更何況後宮爭寵最直接的災難就是孩子養大太不容易。

曹叡生了三個兒子:226年,大兒子清河王曹冏夭折;229年,二兒子繁陽王曹穆夭折;兩年後,三子曹殷出生,曹叡為此大赦天下,但是不到一年也夭折了,追為安平哀王。痛定思痛之餘,收養了兩個兒子曹詢和曹芳。所以幼年不幸,壯年勞累,連失三子的曹叡最終英年早逝!



只是曹叡最終託孤司馬懿和曹爽,從曹操麾下一路隱忍並強大起來的司馬懿249年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殺了曹爽,獨攬大權。富不過三代,強臣弱主,沒有地方權勢支撐的曹魏走向沒落。254年,被司馬師聯合群臣廢掉的曹芳改立曹叡侄子曹髦,266年晉建立,廢帝曹芳被封邵陵縣公,274年逝世,年僅4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